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2014,(3):1-1
<正>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2.
季勇 《群众》2023,(5):59-5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这既是“人民至上”的直接体现,更是“健康中国”建设最直观的成效。事实上,无论是“看病难、看病贵”等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还是新冠疫情防治过程中坚持“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防控理念。  相似文献   

3.
声音     
“中国有能力有条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2011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4.
陈杰 《人民论坛》2024,(5):28-31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完整准确全面认识住房的多种属性,确保住房的居住功能优先,在住房相关制度政策设计中把握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界定好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并发挥好各自优势,努力实现住房民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住房民生建设取得的重要经验。当前,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不断向更为优质、形式更为多元、保障更加坚实、更高质量发展,“住”的品质持续提升,“有”的形式更加丰富,“所”的保障更为有力和多元,“居”的内涵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旗帜鲜明地明确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战略部署和价值取向。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既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具体、实际和直接利益问题,又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6.
“弱有所扶”是民生与社会保障的重点议题。当前,各界对如何实现“弱有所扶”高质量发展还未形成统一的认知,在架构认知、体系评价与路径识别上存在分歧。文章构建基于风险、功能整合视角的“弱有所扶”分析框架,厘清“弱有所扶”目标群体及政策轮廓,科学评价“弱有所扶”政策体系发展历程和运行现状。研究发现,我国“弱有所扶”政策体系以自然、经济和社会弱势群体为政策对象,由保护政策和预防政策构成,从架构设计、管理治理、政策执行维度上看,“弱有所扶”政策体系承担了重要的兜底保障功能,但仍面临政策交叉缺漏、主体定位不清、保障不足不公等难点。文章认为“弱有所扶”政策体系应锚定建设目标,完善一体化政策体系,建立多元共治的长效工作机制,提升弱势群体保障水平和福利公平。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所作的报告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民生“五有”——坡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8.
王立 《天津人大》2011,(6):14-15
本届以来,河北区人大常委会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民生思想,将民生作为人大监督的主旋律,书写了人大工作惠民利民浓墨重彩的一页,为全区人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大代表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关注民生责无旁贷。近年来,市人常委会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教育、就业、就医、社保、养老、住房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问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执法检查和监督调研,推动加快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贫有所济、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人大代表参与其中,重责在身之感常常难以释怀。  相似文献   

10.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相似文献   

11.
经过四年建设,目前福建省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的养老院——涵江夕阳红老人公寓首期日前正式投入使用。为进一步落实“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民生工程,莆田市涵江区积极从广东引进项目,投资近7000万元,在口芦镇双亭村兴建夕阳红老人公寓。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  相似文献   

13.
吴亦明 《群众》2013,(12):I0052-I0052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是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今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于浩 《中国人大》2013,(7):40-4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我认为,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一个‘难有所助’。"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市长陈越良为社会服务提出的新思路,可以说是补齐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服务中的最后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政》2014,(5):F0002-F0002
<正>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是龙门村党委的奋斗目标,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龙门村人"五个所有"的美好梦想已基本实现。劳有所得人人都是上班族,家家都有可观的工资收入。学有所教建成高标准小学和初中教学楼,实行免费教育,每年为教师和考入大中专学生发放奖学金。住有所居建成32栋高标准住宅楼,村民全部入住八通住宅楼。  相似文献   

16.
谭衷 《半月谈》2022,(3):12-13
近期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系统谋划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军服务保障和文体服务保障9个领域基本和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设计了诸多指标。  相似文献   

17.
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反映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标尺与准绳。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地方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大工作与关注民生、维护民利、体现民意结合起来,更加充分地发挥职能作用,推进吉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齐夫 《今日浙江》2007,(20):62-62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所作的报告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民生"五有"--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个社会建设目标,再一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20.
樊建国 《世纪行》2008,(7):10-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社会建设,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人民政协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和包容性,同各方面群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