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例举法、结构式内容分析法和归纳法分析了恐怖主义的定义,认为恐惧性或心理战、暴力性或破坏性、政治性或社会性、宣传性或宣扬性、违法性或刑事犯罪性是恐怖主义的基本内涵。对恐怖主义的定义虽有分歧,但仍存在一些基本的共识,国际社会(包括各有关国家的法律和国际法)的恐怖主义定义的共同点几乎都是指一种带有政治或社会目的的暴力行为,而不能望文生义地将其理解为一种思潮、思想的所谓“主义”。  相似文献   

2.
3.
网络恐怖主义与“一带一路”网络安全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晓风 《国际展望》2016,(4):116-132
网络恐怖主义是网络空间与经济社会运行融合和国际恐怖主义演变两大趋势互动的结果,当前网络恐怖主义主要表现为宣扬恐怖理念、招募组织成员、发布恐怖信息、传授恐袭技能等网络支恐活动。对"一带一路"合作而言,网络恐怖主义意味着助推地区恐怖主义势力发展,阻碍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干扰"一带一路"合作社会基础等不利影响。推动反恐和网络安全合作,可以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共同安全方面的吸引力,保障"一带一路"合作项目顺利实施,预防恐怖主义在网络空间滋生和蔓延。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国,中国可以通过区域反恐合作和网络安全合作,建立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共识,促进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的政策协调和机制合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暴力为核心,对不同类型的行为体的暴力,分别分析了其限制性、威胁度、道德合法性与打击难度等。在这些不同的暴力中,根据其限制性、威胁度、道德合法性与打击难度等,有些应被纳入恐怖主义概念之内,有些则应被排除在恐怖主义范畴之外。以此为基础,提出本文对恐怖主义的界定。  相似文献   

5.
9·11恐怖袭击,迄今已整整十年,中国学术界对恐怖主义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大体集中于这十年间。自2004年以来,随着更多领域的学者特别是法学专家的积极加入,中国反恐研究成果丰硕,但尚未出现突破性进展。中国学术界有关恐怖主义概念的界定、历史渊源、国家恐怖主义等问题的争论,以及与之相关的族际冲突、宗教极端主义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等热点议题的讨论,反映出中国学术界关于恐怖主义研究的动态及前沿。  相似文献   

6.
刘海娟 《法制博览》2013,(3):134+133
恐怖主义犯罪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刑事犯罪之一,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打击恐怖主义犯罪需要完善的国内立法和广泛的国际协作。审视我国当前刑事立法现状,有关恐怖主义犯罪的内容尚不完善,仍需进一步健全,以利于更有力地打击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恐怖分子提供了新的活动工具与平台,恐怖主义活动正由物理空间延伸到信息空间,信息恐怖主义在这种背景下逐渐形成,信息领域反恐成为世界各国人民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信息恐怖主义的定义为逻辑起点,对信息恐怖主义的出现及前提条件、活动特征及表现、发展趋势以及各国应对措施作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韩冰 《法制博览》2015,(4):56-57
恐怖主义犯罪最近的几年发生频率逐步上升,而在我国的刑法中却有很多恐怖主义犯罪的缺陷需要完善。恐怖主义犯罪概念内涵外延的确定,在刑法中地位和犯罪性质的确定,其法定刑的完善,对随着科技发展新出现犯罪手段的增加立法规制等,这些都是亟需在立法中进行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正涛 《当代世界》2010,(7):46-48
最近,巴基斯坦接连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与以往相比,恐怖袭击的方式和性质体现出一些新特点、新动向,显示出巴恐怖主义的本地化进程不断加速、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从词汇学、定义的内涵与外延、恐怖主义概念的想源及司法实践的角度,就当前学术界对恐怖主义的定义中存在的误区和缺失等问题进行了归类分析的探讨。作者认为,恐怖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或思潮,而不是行为或手段;恐怖主义定义中不应当限定“有政治目的”和“有预谋”;不能把恐怖主义与恐怖主义犯罪、恐怖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混为一谈;并就我国如何界定恐怖主义定义提出了新的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11.
严帅 《当代世界》2013,(6):52-54
近年来,非洲恐怖袭击和人质绑架大案频发,引发国际社会广泛担忧。2012年9月11日,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馆遭恐怖袭击,导致包括美国大使史蒂文森在内的四名馆员死亡;2013年1月16日,阿尔及利亚  相似文献   

12.
谢玲 《国际展望》2021,(3):135-151,157,158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恐怖主义活动方式变得更为隐秘。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空间从表网的在线社区与视频分享平台转向暗网黑市交易和暗网论坛。针对暗网节点通信和交易信息高度匿名等特点,相应的反恐工作需要采取新的技术手段,以深度切入恐怖分子用于扩大影响的暗网空间。为此,可以设计和优化专门适用于暗网的聚焦爬虫工具,挖掘恐怖主义活动信息;可以搭建涉恐事件数据模型,分析恐怖组织可能的线下攻击手段;可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超链接分析方法,定位暗网内恐怖主义隐蔽社区和危险用户集群。通过准确把握暗网中的匿名恐怖主义活动规律,抓住安全监控与防范的重点、难点,综合施策,以及适时制定和精准实施反恐网络安全策略,能够最大限度遏制暗网恐怖主义的危害,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  相似文献   

13.
14.
2004年西班牙马德里爆炸案、2005年英国伦敦地铁爆炸案、2010年和2011年俄罗斯莫斯科地铁机场连环爆炸案以及2011年挪威奥斯陆爆炸枪击案等清楚地表明,当代欧洲已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重灾区。当代欧洲恐怖主义具有伊斯兰主义、种族民族主义和民族分离主义的重要特征。尽管欧洲国家采取系列反恐措施,当代欧洲恐怖主义遭受沉重打击,但由于欧洲恐怖主义根基未除,恐怖主义袭击依然存在,而且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欧洲各国要彻底解决恐怖主义袭击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正>非洲萨赫勒地带[1]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之一,也是民族和宗教矛盾的结合带与冲突带,[2]其北部的西亚北非地区是恐怖主义泛滥的重灾区。由于全球反恐斗争的发展,国际恐怖主义及"基地"组织借助地缘上的便利不断向萨赫勒地带扩散。这为该地带本土恐怖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的联合提供了契机,同时也给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构成了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16.
索马里海盗的"恐怖主义化"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亚丁湾局势呈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索马里海盗的“恐怖主义化”有发展成为区域性安全核心问题的趋势,严重干扰着国际海上运输秩序的稳定与各国的海上安全利益,并有加剧中东地区局势动荡的可能。如何应对索马里海盗带来的安全挑战,考验着国际社会的智慧。  相似文献   

17.
世界瞩目的首届核安全峰会,历时两天,于2010年4月13日在美国华盛顿闭幕。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47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欧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出席了这次会议。与会各国代表签署了《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公报》和《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工作计划》,不仅就全球范围内加强核安全和应对核恐怖主义威胁达成了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18.
19.
一、关于三股恶势力的概念 帕西是帕米尔以西地区的简称,指的是帕米尔高原的西部地区及其以西的接邻地区,属中亚、西亚、南亚以及东亚4区之间的接合部,涉及中亚五国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其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均与中国接壤。帕西北部与俄罗斯,南部与印度,西部与西北亚和西南亚各国为邻。在过去一个时期的中,本地区是被分别划入中亚、西亚和南亚等地区而进行单独考察的。这同冷战结束以前本地区的政治形势有很大关系。苏联解体、冷战结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巴以和平进程步履维艰,耶路撒冷问题、边界问题长期不能解决,双方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宗教势力都有很大发展,导致冲突不断升级。这与美国长期推行偏袒以色列,压制阿拉伯的政策是分不开的。以本·拉登为代表的伊斯兰恐怖主义反映出一些人绝望情绪和铤而走险的恐怖精神,而实际上是美国自身种下的仇恨种子所结出的恶果。 “9·11”事件发生后,中东地区的形势更加复杂和严峻。许多阿拉伯国家处于两难境地。美国的中东政策也面临困难的抉择。一方面为反恐怖需要,它必须联合阿拉伯国家,而要取得阿拉伯国家的支持,就要公正、合理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另一方面,美国却又很难改变偏袒以色列的政策,还要积极支持沙龙政府以反恐为名打击阿拉伯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