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46年,蒋介石为了笼络军心,让部下为其卖命,派出一个“慰问团”来到贾汪地区(今属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给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部队打气,并向徐外绥署第三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张克侠等授予“中正剑”。然而,蒋介石怎么也没想到,张克侠已经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卧底国民党军营17年了,更让他想不到的是,两年之后这位“佩剑将军”率部阵前起义,加入了人民军队。  相似文献   

2.
蒋介石国民党在独裁内战的道路上愈行愈远 占领张家口,宣布召开"国民大会" 全面内战仅进行了三个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就已经大量歼灭国民党军队,这些军队大多数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如整编第3师和整编第1旅.中国共产党已经看出蒋介石国民党不仅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而且在军事上也因为主力部队不断被歼灭以及需要担任守备,存在着兵力不足与战线太长之间的尖锐矛盾.因而到了1946年9月,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已经看到了战争胜利的曙光,不仅不惧怕,反而决定通过战争消灭蒋介石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湘潮》1990,(6)
蒋介石千方百计想把这支花大本培植起来的嫡系部队带列台湾去,可“中——102”登陆舰载着这支部队在驶向台湾的途中,突然来了个180度转弯,掉头北上,开赴解放区。历史给蒋介石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一、蒋介石单独召见刘农畯封官许愿1979年初,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举进攻下,国民党军队已如秋风扫落叶,一败涂地。蒋介石面对难以收拾的残局,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3月的一天,他从溪口秘密窜到上海复兴岛,神色惊慌地在船上召见伞兵司令张绪滋和伞兵一、二、  相似文献   

4.
1946年5月23日,盘踞在山东省东明县城的国民党军第17总队中将司令杜淑,在人民解放军军事进攻与政治瓦解的压力之下,率所部5000余人宣布起义,并通电全国。但是,在蒋介石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时,杜淑又叛逃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心存顾虑被迫起义1945年10月,国民党军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8军军长高树勋将军,率其所属新8军和l个纵队共2万余人在河北省磁县马头镇起义后,中共中央决定开展“高树勋运动”,号召国民党军队中的官兵,学习高树勋部队的榜样,拒绝进攻解放区,在内战战场上举行起义,站到人民方面来。冀鲁豫区党委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7纵队,…  相似文献   

5.
1931年12月14日,宁都县城一声霹雳震撼全国———驻该县城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17000余人,在该部中共地下特支和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等领导下,毅然宣布起义,全体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由宁都起义部队编成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迅速成为人民军队的一支劲旅。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宁都起义的健儿们,为了保卫苏维埃,为了拯救中华民族,为了全国人民大众的翻身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包括起义领导人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刘振亚及黄中岳、李青云等重要将领,都先后为革命…  相似文献   

6.
1948年11月27日,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国民党第八十五军一一○师,在淮海战场的双堆集附近起义.领导起义的主官叫廖运周,是黄埔军校第五期的学生,少将师长.  相似文献   

7.
正1949年4月15日,国民党空军伞兵第三团全体官兵2500余人,在中共中央上海局策反工作委员会的直接策动和组织下,于南撤台湾途中成功举行海上起义,胜利开赴连云港。国民党伞兵三团起义创造了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空军一次起义人数最多、建制最完整的记录,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蒋介石嫡系部队成建制的起义,极大地动摇了国民党军的士气和军心,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毛泽东主席  相似文献   

8.
迟宪平 《党史文苑》2012,(17):43-46
1927年8月1日,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与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等领导起义部队在南昌打响了中国共产党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人民军队,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新时期。南昌起义的成功,使国民党反共势力大为惊恐。蒋介石、汪精卫急忙调兵遣将对南昌起义军进行讨伐。起义军当时又处在朱培德、张发奎部队的四面包围中,故不宜在南昌久留。面对如此不利形势,前敌委员会决定:起义军立即按中央原定计划撤出南昌,南下广东,实行土地革命,重建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在谈起南吕起义时曾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便是在这次起义中诞生的。”南昌八一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也从此诞生。由于人民军队在名称上几经变化,对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不尽了解的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防空部队是在国民党反动派对刚刚解放的上海地区进行轰炸破坏的紧急形势下组建的。这支部队一诞生,就肩负起粉碎国民党军对大上海的轰炸,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这个伟大的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南昌,因此成为人民军队的摇篮,赢得了"英雄城"的美誉。南昌起义的决策酝酿1927年春夏,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反动派相继调转枪口,屠杀曾经是革命战友的共产党人和革命  相似文献   

12.
“八一”南昌起义队伍里有一支30人的女兵队伍,她们是人民军队里的第一批女兵.这支女兵队伍大部分是武汉军校的学生,少数是何香凝办的妇女  相似文献   

13.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诞生了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南昌起义在我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九江,这座历史名城,在这次起义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南昌起义最早是由在九江的同志提议的.起义的组织策划和起义部队的调遣也都是在九江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诞生了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南昌起义在我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九江,这座历史名城,在这次起义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南昌起义最早是由在九江的同志提议的,起义的组织策划和起义部队的调遣也都是在九江进行的。  相似文献   

15.
晓农 《党史博览》2000,(7):33-38
引子 作为首都,国民党对南京的统治严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全市96万人口中,党政军完人员占了11万,其中军统、中统的职业特务和警察9700人。然而,在这样一座称为“铁桶城市”的名副其实的虎穴里,战斗着一支以沙文威为首的中共谍工队伍。这支队伍在沙的指挥下,施展无孔不入高明至极的手段,在窃取最高军事机密、策动敌方陆海空起义等方面成绩斐然。中共情报工作领导人李克农啧啧称奇,盛赞“沙文威厉害!”沙氏系中共在华东区域最为倚重的谍坛枭将。 国民党联勤总部的少将署长,将绝密军情源源不断地送到沙文威手里 1946年的8月,国内局势骤然恶化,内战的乌云加速聚汇。是月10日,马歇尔公开宣布“调处”失败,等于发出了放手让蒋介石发动内战的信号。果不其  相似文献   

16.
1961年1月17日凌晨,位于泰国、缅甸、老挝交界处的“金三角”,云雾镣绕,一片宁静。突然,枪声大作,炮声隆隆。中国人民解放军犹如神兵天降,与缅甸军队联合向盘踞在此的国民党军残部发起攻击。这里哪来的国民党军残部?话得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说起。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破竹之势横扫整个战场,国民党军队一触即清,或是被歼灭,或是起义,或是缴械投降,剩下的残敌四处逃窜。国民党政权大厦彻底崩塌,蒋介石逃往台湾,李宗仁跑到美国……逃窜到云南边境的国民党陆军上将李弥原先所部一股残敌8000余人审入“金三角”。“金三角”是…  相似文献   

17.
正1949年4月15日,国民党空军伞兵第三团全体官兵2500余人,在中共中央上海局策反工作委员会的直接策动和组织下,于南撤台湾途中成功举行海上起义,胜利开赴连云港。国民党伞兵三团起义,创造了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空军一次起义人数最多、建制最完整的记录,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蒋介石嫡系部队成建制起义,极大地动摇了国民党军的士气和军心,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毛主席、朱总司令亲自复电慰勉起义官兵。1950年9月,伞兵三团部分起义官兵经过整训后,  相似文献   

18.
1948年10月17日,长春国民党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全军起义.在失去60军的情况下,又迫于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郑洞国便和新7军军长李鸿于10月19日率兵团直属部队放下武器,向解放军投诚.北国名城长春解放的消息,如一声惊雷,震撼得蒋介石如热锅上的蚂蚁.当日他就电召卫立煌、杜聿明(东北“剿总”副司令)飞往北平,会商东北国民党军队尔后行动方针.蒋介石一生最忌部下投降,早在他当黄埔军校校长时,就曾煞费苦心赠给毕业学生每人一把“中正剑”,指令“不成功,便成仁”.可如今手下的司令、将军,竟纷纷投降共产党,这叫蒋委员长的脸往哪里放!于是指示他的宣传机器发出了一篇篇歪曲事实的报道:“长春国军战至最后一弹,郑洞国壮烈殉职”.(《益世报》)“郑洞国将军成仁,三百余名官兵同时殉职”.(《华北日报》)  相似文献   

19.
高戈里 《党的建设》2012,(11):62-62
1942年,未满14岁的林家保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后随部队起义。起义部队于1947年初在北满根据地开展了以“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军队”为核心内容的政治整训。伴随控诉运动进入高潮,起义部队发展了第一批秘密的中共党员,林家保成为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20.
论解放战争的第三条战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中国现代史论者均认为解放战争时期存在两条战线。第一条战线是“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第二条战线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笔者认为,解放战争时期除这两条战线外,还存在一条战线,就是国民党将领率部起义。他们宣布脱离国民党蒋介石,宣布脱离其反动军队,站到人民一边,站到人民解放战争一边,从而成为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股特殊的革命力量。这既包括国民党军事将领率部举行的战场起义,也包括国民党地方军政首脑率部起义后和平解放了一批省、市、地区。这些起义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和对战局与时局所起的特殊作用,是中国革命史上前所未有的。研究这第三条战线,对揭示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