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管辖“认为需要自己直接受理的其他案件”。如何理解这一规定的含义呢?在经济检察中,哪些经济犯罪案件属于“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自己直接受理的其他案件”呢? 笔者认为,无论是现行刑法典中规定的犯罪,还是其他立法中补充规定的犯罪,只要管辖这些案件与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职能相一致,检察机关就可以“认为需要自己直接受理”。就经济检察中的案件而论,有以下四类。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法官每日在做什么?“判决案件”,所有的法官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法官如何判决案件?“依法判决”,有的法官会若有所思地回答。抽象的法律何以能适用于具体的案件?“法律解释”,学者型的法官会迟疑之后再回答。什么是法律解释?“探寻立法者的原意”,专家型的法官会很诚恳地告诉我们。探寻立法者的原意是可能的吗?“当然”,所有的法官会再次毫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当今各行各业都在追求“效益最大化”,那么,人大个案监督怎样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换句话说,由于人大受人力物力所限根本不可能对所有案件实施监督,那么,人大究竟应选择什么样的案件入手进行监督才能取得个案监督的最佳社会效果?显然,只有选择那些热点、难点、带有一定典型性的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入手,才能达到“监督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这或许就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包二奶”案件中,谁是受害者?妻子?“二奶”?在运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时,谁在要求损害赔偿?妻子?“二奶”?然而最终,法律的天平倾向于谁?妻子的遭遇?“二奶”的不幸?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直接证据?有四种意见:(一)“直接证据就是能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二)“凡是能够单独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称为直接证据。”(三)直接证据即“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四)“直接证据就是能直接指出所调查事实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瘦肉精”——这个10年屡禁不绝的餐桌“毒瘤”,到底从何而来?其地下链条怎样秘密生成?随着河南公安机关侦破“瘦肉精”案件,生产、销售“瘦肉精”的主要嫌疑人陆续归案,一条完整的“瘦肉精”地下产业链条浮出水面,源头之谜逐步解开。  相似文献   

7.
《法学杂志》第二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对法院院长、庭长审批案件制度的探讨》(以下简称《探讨》)的文章,并加了“编者按”,提出了“人民法院的院长、庭长是否有审批案件的权力?”等问题,希望展开讨论。《探讨》认为,人民法院院长、庭长审批案件的“制度”有“不合理性和非法性”,因而主张取消。我不同意《探讨》的观点和主张,主要意见如下: 一、我们认为,《探讨》反对院、庭长审批案件的理由没有一条是根据充足、站得住脚的。《探讨》的第一个理由是,院、庭长审批案件的“制  相似文献   

8.
《法学》1986,(8)
刑事诉讼法第127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这是自诉案件在审判程序上的特点之一。那么,在二审中,这一特点应如何体现?二审法院能否对自诉案件进行调解?自诉人在二审过程  相似文献   

9.
“叫行”是胶东地区流行的一种竞价形式,类似拍卖中的报价。而“叫行”如何运用于离婚案件的审理之中?福山区人民法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叫行”的操作方法“叫行”主要用于离婚案件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其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列出均无争议的夫妻共同财产的清单,然后逐项(件)由双方当事人“叫行”(竞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机密或者个人阴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这里所说的“阴私”和我们通常所说的“隐私”意义相近,但也不完全相同。何谓“隐私”?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不愿告人或者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按照这个解释,隐私案件就并不专指奸情案件。  相似文献   

11.
2002 年10 月,美国华盛顿地区先后发生了十几起枪击案,造成多人死亡,美国联邦调查局将这一系列案件定性为连环枪击案。但是,司法人员根据什么判定它们是一人所为呢?他们的科学依据是什么?此外,我们经常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警方最终确定某某案件当事人死于自杀,某某案件当事人死于他杀,某某案件当事人是因枪走火犯下过失杀人罪,司法人员到底是如何进行判别的?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一种被称为“法庭弹道学”的科学得到解答,本期要介绍的就是应用于司法案件中的法庭弹道学。  相似文献   

12.
人民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按性质可分为公诉案件与自诉案件。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审判期限法律则没有明文规定。那末,我国自诉刑事案件究竟有无审判期限?如果有,审判期限是多少?如果没有,法律为何不作规定?明确这一问题,无论是在理论上或是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剑 《检察纵横》2003,(1):34-35
什么是案件的“事实”?法官无法亲眼目睹发生在过去的事实,那么法官通过已知证据所认定的案件事实是否能等同于客观存在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要离婚,商量办,千万别去找法院”,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到法院离婚为什么会成为当事人生畏的事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离婚已不再是“掉价”的事了,人民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正逐年上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起诉到法院的离婚案件多出现“一推、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中国基层法院正在面临“民告官”案件大幅增长的诉讼压力,行政案件呈现持续上升态势。有的省市基层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就比上年翻了一番,有的基层法院甚至增长了200%。而自从1989年我国颁布了行政诉讼法至今,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已经超过了100多万件。其中原告人数上千的大规模群体性行政诉讼越来越普遍,有的甚至占到一些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20%以上,这已成为当前“民告官”案件的新趋势。如何看待“民告官”案件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它是好事还是坏事?国家和社会应当如何应对?笔者的看法是:首先,这一现象毫不奇怪,这是由人治转…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侦查“抢点”?“抢点”就是抢时间、迅速占领点位,就是指侦查员在侦查活动中,所具有的一种捕捉破案机遇,突破案件的意识。它要求侦查员对案件的实质把握要准,对破案的机遇判断要正确,要有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快速、灵活的反映能力,从而在案件复杂多变的因素中,抢点到位,发现、创造和捕捉机遇,侦破案件。  相似文献   

17.
现行法律把再审案件的立案标准表述为“确有错误”。这个表述存在着逻辑上的“背反”,因为没有再审,如何认定“确有错误”?即使说有错误也只是一种可能性。再审立案标准如果以“确有错误”来表述界  相似文献   

18.
一男子误将同性恋者当成抢劫作案的对象,结果劫财未成先被对方“劫色”。事情闹到公安机关后,两人都声称自己是“爱害者”。面对这一离奇的案件,法律有什么说法?  相似文献   

19.
石埠街道办事处地处南宁市的西部,距市中心15公里,辖11个村委会,总人口逾4万。东临相思湖,南接南昆铁路金鸡段,西靠江西镇,北至金沙湖风景旅游区,有一江(邕江)、一湖 (金沙湖)、一岛(太阳岛)的自然环境优势,素有“美丽南方”之称。与此美丽相得益章的是石埠街道办事处及其前身石埠镇先后获得自治区、南宁市“五个好”乡镇党委,南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生育、先进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等先进集体、先进单位称号。一个基层党委、政府取得那么多荣誉,奥秘何在?石埠的干部群众说,这得益于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党工委书记庞小飞,并且石埠有一套好班子,有一个好思路,有一个好机制。  相似文献   

20.
原告怀揣着对自己有利的,且案件惟一的证据——“租赁协议”来到法庭,但法官却判决被告胜诉,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