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对周恩来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作者认为,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工作中的方针、政策和策略问题是周恩来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突出表现。周恩来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实践的辩证法,贯穿在他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论著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在解决中国革命道路、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问题时体现了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周恩来在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问题时同样体现了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作者认为,研究周恩来实践的辩证法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更直接的指导作用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是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在全面抗战期间对新四军政治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坚持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统一部队思想,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从组织上保证党对新四军的绝对领导;弘扬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发挥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正确处理军政军民关系,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是直接参加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共重要领导人,他关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方面的统战实践和精辟论述,组成和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统一战线科学理论体系。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驰骋华中敌后大江南北、与华北八路军齐名的中共抗日武装。本文侧重于新四军的几个主要历史关节,对周恩来在第二次国共合作过程中的统战实践作一考察,缅怀其在这一历史阶段的丰功伟绩,并藉此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6,(12)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领导了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开展,在理论上作了全面、深入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的观点。他提出,要消除滋生腐败的思想温床;加强对党和政府的监督和制约;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明确惩治贪污腐败分子的方针和原则;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不能影响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运行。他的这些重要思想,有效指导了当时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实践的开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周恩来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所作的理论探索,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意义深远,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春秀 《前线》2014,(6):35-37
<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深谙此哲理的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前就非常重视组织和领导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文化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亦全面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国之初,他即指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好像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相辅相成。"周恩来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既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化对外交有着重要影响,传统文化对周恩来外交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这表现在: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基本原则受到了传统文化中"和"的精神的影响;其外交礼仪思想吸收了传统礼仪文化的因素;其外交谋略受到了传统谋略思想的启迪;其外交艺术、外交教育思想吸收了传统文化的营养。  相似文献   

7.
在与叶挺的关系等问题上, 受到周恩来的严肃批评 周恩来为了保证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制定的战略方针在新四军中真正得到贯彻执行,他在军部及其所属机关、部队中,进行了周密的调查研究。 2月24日,他在叶挺的陪同下,全天听取了项英、周子昆、袁国平等新四军领导人关于新四军一年来对日作战、军政建设的汇报,晚上参加了欢迎晚会。项英请叶挺致欢迎词,周恩来很高兴。  相似文献   

8.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以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采取以军事进攻为主转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的策略;随之,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因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被囿于皖南一隅的新四军处境险恶。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南方局书记周恩来,1939年2月,肩负中共中央的重托,离开重庆,经桂林等地前往安徽省云岭新四军军部,视察指导新四军工作。在新四军中,周恩来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决策,积极宣传贯彻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分析形势,总结经验,加强思想教育,处理矛盾,为新四军的团结和发展确立了科学的战略方针,制定了重大战略措施。周恩来这风风雨雨的云岭之行,对新四军的迅速发展,对抗战大业的胜利推进,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纪念周恩来100周年华诞之际,本刊特节选刊登反映这一重大事件的四集电视连续剧剧本《风雨云岭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今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为了缅怀周恩来同志,进一步推进新四军历史研究,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3月28日在上海联合主办"周恩来与新四军"学术研讨会。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尹弘,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燕爽,解放军原总政治部副  相似文献   

10.
新四军组建后,军长叶挺和副军长项英之间逐渐出现了矛盾。叶、项是新四军主帅,主帅不和就会影响部队的稳定和发展。鉴于此,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前往调解叶、项矛盾,周恩来为此作出了一系列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不解之缘,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接触较早,理解较深.中国传统文化对周恩来革命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周恩来独特的人格总是闪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这种人格魅力也是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卓越功勋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2.
一幅珍贵的照片,讲述着周恩来的故事 1939年春,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确定新四军战略方针,促进全民抗战工作,受党中央、毛主席的委派,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从重庆出发,辗转来到安徽歙县岩寺--原新四军军部.周恩来在岩寺活动一天后,由新四军军长叶挺陪同,来到黄山.在黄山期间,周恩来看望了在疗养所养伤的新四军战士.当他途经小补桥时,叶挺军长为周恩来摄下了一幅珍贵的照片.  相似文献   

13.
1939年3月,何士德到新四军军部工作,负责组建新四军教导总队文化队并担任队长。何士德到军部时,正赶上参加欢迎周恩来副主席的晚会,他唱了一支《歌八百壮士》,陈毅也即兴唱了《马赛曲》。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陈毅感慨地对周副主席说:"我们新四军应当有支军歌!"周恩来说:"好呀!你是诗人,你就写个歌词吧!"陈毅慨然应允,并商定由何士德谱曲。1939年7月1日,军部文化队请军部首长听唱、审定军歌。大约中午时分,项英副军  相似文献   

14.
在周恩来的一生中,1939年春的皖南新四军军部之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时值国民党政策的重点从对外转向对内,实行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转变时刻;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的历史关头;新四军的发展遇到严重阻碍。周恩来此行,代表党中央,确定了新四军的战略方针,初步改善了新四军主要领导人项英与叶挺之间的关系,加强了新四军领导层的团结。在此后一年多里,新四军从2万多人迅速发展到9万多人,为坚持大江南北的游击战争、巩固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刘金菊  陈莲 《求实》2006,(Z2):37-38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60多年前的抗日战争时期,他自始至终与毛泽东和党中央协同配合,为新四军的成功组建倾注心力,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1939年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书记,周恩来肩负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重托,不辞劳苦,亲赴皖南新四军军部  相似文献   

16.
徐光春 《党建》2005,(10):8-9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对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理论阐述和决策部署,为我们加强文化建设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河南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必须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加强文化建设,努力建设成为文化强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历史进程。一、充分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文化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地位极其重要。1.加强文化建设,是…  相似文献   

17.
论周恩来对党的思想建设的理论贡献□左仁宁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卓越领导人之一。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周恩来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工作,对毛泽东党的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党的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党的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精神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思想宝库。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周恩来精神的研究,从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历程,到内涵的界定与实质的归纳,再到历史的定位与价值的揭示,不断深化。这些研究不仅对提升周恩来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更为当前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供了鲜活范例。这座以周恩来同志坚定信仰、优良作风和崇高品德铸就的不朽精神丰碑,是党和国家的宝贵遗产,值得进一步铭记、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19.
全面抗战时期,刘少奇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根据"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则,着力加强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强化党对军事斗争和政权建设的领导,为夺取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的德治思想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德治思想的扬弃,是在辨证地继承和发展古代德治观念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由勤政思想、廉政思想和自律精神组成的系统理论。周恩来德治思想对指导我国建国初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对中国当代德治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