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2020,(2)
英雄文化关乎国运民气,至关重要。中国古典英雄观念的内涵在于智勇双全、文武相兼,西方英雄观念的内涵在于天授神性,二者的碰撞形成了中国近现代英雄文化的混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1940年代提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并将其上升为"人民英雄"观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观与英雄文化一度面临消解、诋毁英雄的不良社会思潮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弘扬英雄文化,习近平关于英雄文化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英雄谱系和英雄内涵,提出了忠诚、执着、朴实的新时代英雄鲜明品格。  相似文献   

2.
李旭阳  颜建国 《求是》2014,(6):36-38
<正>英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其英雄共同的历史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是孕育英雄、激发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民族感情与国家意志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土壤与内生力量。没有英雄的国家和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缺少英雄文化的国度和民族是诞生不了英雄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英雄文化的强弱兴衰,对人民信仰、精神面貌以至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都有重要影响。英雄文化的衰微绝不是好事情。中华民族历史上灾难深重,命运多舛,在  相似文献   

3.
代金平  卢成观 《探索》2020,(2):183-19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就英雄及英雄精神作高屋建瓴的讲话,多次强调英雄精神的重要性,为我们捍卫和传承英雄精神提出要求并指明方向。新时代英雄精神具有中华传统文化英雄观、经典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深厚文化底蕴,产生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的伟大实践、五四运动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实践。新时代英雄精神彰显着独特而深厚的理论价值,从本质论上看,新时代英雄精神具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质;从功能论上看,新时代英雄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前行的强大力量;从整体论上看,新时代英雄精神蕴含历史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称赞"武汉是一座英雄城市""湖北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也以"英雄的湖北"作为对外传播的核心话语.我们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战略性历史机遇,聚焦"英雄湖北"这一新概念新定位,讲好"英雄湖北"故事,加快推动湖北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正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在时光更迭中,仍然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吟唱。以此为基础的传承和研究,不仅成为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重要元素,更成为繁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重要探索。2018年12月17日晚,贵阳大剧院音乐厅座无虚席,首部苗族英雄史诗合唱剧《亚鲁王》在此举行首场演出。这是根据同名苗族英雄史诗改编而成的、贵  相似文献   

6.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和时代的先锋。习近平英雄观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民族英雄观与人民英雄观,其生成传承于马克思主义英雄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英雄文化,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与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积淀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英雄实践。习近平英雄观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有利于弘扬英雄模范精神,增强政治认同;有助于发挥英雄榜样作用,提升公民道德修养;有助于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引领社会意识形态和增强新时代"伟大斗争"的精神动能。  相似文献   

7.
英雄人物是理想的道德人格、品性操守的形象表达,是价值观念传承的重要载体。一段时间以来,英雄人物面临着被消费、质疑甚至诋毁的困境,造成了英雄形象和英雄价值的虚无化。这种虚无化背后有着利己主义伦理观的推动和支持。英雄价值的消解会给民族认同、文化传承、中国梦等国家战略带来诸多现实挑战。新时代新征程,需要直面消解,捍卫英雄,在人民史观和集体主义的指导下,进一步厘清英雄价值观的主题、内涵,提升英雄价值的宣传策略和叙事技巧,形塑新时代的英雄人物、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8.
英雄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略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渊源、价值追求和思想特性上高度契合。将英雄精神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丰富教育内容、拓宽教育渠道、凝聚教育力量。在新时代下,弘扬英雄精神来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还需从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构建育人合力等上下功夫,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同志既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最受人民爱戴的民族英雄,又是充满英烈情怀的人民领袖,在敬畏人民、敬重英雄,传承革命先烈精神方面为后人树立了光辉典范。他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相结合,形成了深厚的人民英雄观。  相似文献   

10.
正为贯彻落实《英雄烈士保护法》,传承和弘扬英烈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凸显红色文化在上海四大品牌建设中的标识度,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经上海市民政局决定,于2018年9月在上海举办"英雄烈士褒扬宣传工作"学术研讨会。一、会议主题初心·使命——英雄烈士褒扬宣传工作研讨会二、主办与承办单位主办单位:上海市民政局承办单位: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的时空定位,必须跳出传统"小文化"的圈子,坚持"文化立区", 强化社区"人本文化"意识,展示南昌社区"特色文化",全方位整合南昌社区文化新形象。  相似文献   

12.
正如何把五千年的经典传统、民间传统和革命文化、时代文化熔为一炉,通过乡愁深加工,变为一种浑然天成的电视版的"新传统",是《记住乡愁》创作团队的不懈追求。4年来,我们在遵守电视规律的前提下把新闻思维转化为哲学、史学、文学、人学思维,把"风物传说""英雄传奇""新英雄传奇"思维改变为具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文化表达和人格展示,在认知方式上更加整体化,在价值观上更加核心化,在采编理念上更加生活化,在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13.
社会要素与社会整体之间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可国 《理论学刊》2001,1(5):58-61
社会是由人、文化和狭义社会三要素有机组成的。社会三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规定、相互决定的 ,应坚决反对片面的社会决定论、英雄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 ,消除社会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机械对抗  相似文献   

14.
练性乾 《当代贵州》2014,(29):56-56
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摘录:我经常告诉同学们,英雄与圣贤的分别:“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但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人是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希望每个人能完成圣贤的责任,才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15.
乌云巴图 《实践》2006,(1):43-44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基本精神,并且对该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情感、信仰、思维等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草原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英雄精神、自由精神、务实精神、开拓精神和顽强精神表现出来的。这些精神是草原传统文化发展演进的内  相似文献   

16.
贾廷秀  周从标 《学习月刊》2010,(11):21-21,30
10·24英雄群体的事迹深深感动了亿万中国人.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先进文化的舆论导向必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10·24英雄群体.是一座道德的灯塔.有了它的提醒和指引,更利于国人步迈上道德的阶梯,提升道德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湖北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目标,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荆楚贡献。塑造本土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是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1],为武汉塑造“英雄城市”形象指明了方向。一、武汉塑造“英雄城市”形象的浓厚底色武汉这座城市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英雄底色,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8.
于丹 《当代贵州》2014,(12):65-65
正许多人小时候有英雄情怀,但长大后放弃了,有的甚至嘲笑自己当年的英雄情怀。每个人出生时都是原装的,长大后有的变成盗版的,有的甚至成了"山寨版"。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我们的传统文化,需要通过读书、学习来寻找我们安身立命的居所。只有读书,才能让我们走过千山万水,抵达自己心灵的彼岸。  相似文献   

19.
赫章气度     
喻丹 《当代贵州》2014,(18):11-13
行走赫章,深感山川壮美、历史渊深、精神昂扬、文化多彩,在天高地阔间、在英雄传奇中,自有一种气度,或可称为“赫章气度。  相似文献   

20.
王庆 《当代贵州》2008,(10):I0001-I0001
支嘎阿鲁是彝族神话中的英雄,支嘎阿鲁湖是融彝族文化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高原圣水。支嘎阿鲁湖是黔西北旅游的中心枢纽,是连接织金洞、九洞天、百里杜鹃、大方奢香墓、黔西观单洞等大牌旅游文化景区的项链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