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法院判决] 买卖双方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具体条款未达成一致意见,导致房屋买卖合同无法签订,双方均无过错。法院判决:出卖人于判决书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返还买受人定金5万元。  相似文献   

2.
张某以自己是房屋的承租人,买受人丁某与出卖人黄某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侵害其优先购买权为由,将丁某与黄某二人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撤销二被告黄某与丁某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并判令黄某履行与原告后来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办理产权过户手续。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发展和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由于近几年银行存款利率降低,群众手中的钱投向何处又成了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一些精明之人看中了房地产交易,因而房屋买卖也陡然走俏。但是房屋买卖应如何进行,法律意识淡薄的人对此仍是一片茫然,导致纠纷迭起。故在此对房屋买卖问题作一简要的分析。房屋买卖是房地产转让的主要方式,是当事人一方将自己所有的房屋交付给他方,他方接受房屋并支付与房屋价值相当的价款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交出房屋,得到价款的一方称为房屋出卖人,得到房屋并支付价款的一方称为房屋买受人。房屋买卖的形式有现货出售和期货预售。房屋买卖必须履行一定的手续,即双方必须持有产权和身份等有关证明文件,向房屋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管理机关申请登记,经审核批准,签订书面合同,按规定缴纳契税及有关费用并由该机关办理产权转移手续。对双方签订的书面合同,即房屋买卖合同,具有如下特征:1、出卖人将所出  相似文献   

4.
论房屋二重买卖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屋二重买卖中前后两个合同都有效力,其中履行登记手续方所取得的房屋所有权受法律保护。第一买受人可以追究卖方的违约责任和第二买受人的债权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5.
对于商品房买卖预约合同强制履行的问题,理论界在争议过程中基本形成了"强制缔结本约-强制履行本约"的通说。但是该通说无法避免自身的缺陷,而且司法实务中肯定或否定商品房买卖预约合同强制履行的裁判立场并存,该争议并无真正的定论。通过选取样本,统计分析商品房买卖预约合同实务案例中体现出的违约方、违约原因、卖方和卖方的违约比例等,根据利益平衡和保护购房者一方的理念,应仅支持商品房买受人关于商品房买卖预约合同强制履行的主张,而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出卖人的情形,不支持其关于强制履行的请求。  相似文献   

6.
徐亮 《民主与法制》2014,(13):66-66
金国庆读者:事实上,单某与李某签订的《房屋买卖定金协议》即为双方达成的房屋买卖合同,在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情况下,应属有效协议,双方均应按照约定履行合同项下条款。现在李某希望单某继续履行协议将房屋过户,但是该房屋上存在司法查封,因司法查封是当事人借助公权力对债权的一种保全手段,具有法定的公示和对抗效力,并构成该房屋过户的履行障碍。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去年购买了一套房屋,过户时才发现该房屋已被法院查封。请问。我与对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读者:陈昌林 陈昌林同志:《物权法》第15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  相似文献   

8.
陈伟光 《时代主人》2006,(11):26-27
近几年来,寻乌县人大常委会立足法律,服务百姓,敢于监督,讲求实效,走出了一条在新形势下履行监督职能的新路子。破解执行难题 法院执行难的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难题。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能否执行到位,直接影响到法律的尊严和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对此群众十分关注。据调查,近几年来寻乌县已生效未执结的案件有1100多件,当事人要求法院强制执行的呼声相当高,来人大常委会上访申诉的人也接连不断。  相似文献   

9.
法院的执行工作,就其性质而言,具有强制性。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时,法院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强制其履行义务。由于法律的强制性和负有义务一方当事人之间的对抗性发生在同一矛盾体中,在执行中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僵持,甚至发生冲突。而发生这种"矛盾撞  相似文献   

10.
《民主与法制》2013,(11):64-65
编辑同志: 女儿陆某伪造母亲乔某去世、其为唯一继承人的公证书,到房管局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房管局未细致审查就将该房屋过户到陆某名下,后陆某将房屋卖给赵某,赵某支付了合理对价。乔某发现后,认为赵某不符合善意取得的规定,因此,其认为房屋买卖合同应认定为无效。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我公司诉乙公司的一起拖欠货款纠纷案件,已由法院作出判决,确定由乙公司向我公司偿付货款35万元。该判决生效后,因乙公司未能自动履行,我公司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受理该执行案件后,经过初步了解,认为乙公司即被执行人确元财产可供执行,即裁定中止执行。最近,我公司人发现乙公司享有的一项专  相似文献   

12.
正原告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被告的房产,并进行了装修,但第三人有法院生效文书确定其与被告的合同有效。房子究竟属于谁?●案情回放2011年11月13日,陈善泽授权胡代平通过房屋中介与李光亮签订《房屋买卖协议》,陈善泽将位于重庆铜梁巴川镇"锦绣江南"的一套住房以408000元卖给李光亮。11月15日,李光亮支付陈善泽全部房款,陈善泽将房屋及产权证交付李光亮。接房后,李光亮对房屋进行了装修。之后,李光亮得知,陈善泽于2010年3月30日就将该房卖给了第三人胡秀英,并经铜梁法  相似文献   

13.
周万玲 《人权》2004,(4):39-41
2003年7月9日,海淀区人民法院对北京橡胶一厂破产清算组诉职工王某工伤、养老保险争议案做出判决,王某胜诉。到2003年7月24日,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判决生效。2004年1月15日,判决执行完毕,王某领到厂方给付的自谋职业安置费、一次性  相似文献   

14.
买卖合同是指出卖人转移标的物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是一种双务合同,是人们最为常用的一种合同。《合同法》关于买卖合同内容的规范大多属于任意性规范,并不强制当事人必须遵循。甚至合同的约定可以改变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所以,在签订买卖合同时应尽量按照双方的协商详细约定,为了达到双方的目的,也可以改变《合同法》的一些任意性规范。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签订买卖合同时常见的漏洞有:1、标的物约定不明确;2、质量约定不明确;3、履行地点不明确;4、付款期限、方式不明确;5、违约责任不明确;6、履行方式不明确;7、计量方法不明确;8、检验标准、方式不明确等。任何一条不明确都有可能导致合同履行的障碍,同时在一方违约时难于确定其违约责任,最终导致一方受到损失。不过,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当某些条款欠缺或约定不明确时,并不必然影响买卖合同的效力。  相似文献   

15.
强制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属性。没有强制权,国家将无法维持秩序,实现其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国家通过立法,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要求全社会遵守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国家意志,通过司法强制实施有效的司法裁决以解决争端,通过行政强制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者不履行生效的行政决定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权利予以限制或者处分,直接执行或者迫使当事人履行由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法律上的义务,以实现其对社会的管理。因为国家管理大量的表现为行政管理,所以行政强制是国家强制权中的重要部分。一、行政强制法的基本理论与原则行政…  相似文献   

16.
正【案情简要】2006年10月,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某市中院)作出民事判决书,判决某实验学校偿还农业银行某支行借款及利息。判决生效后,某实验学校未按期履行还款义务,农业银行某支行向某市中院申请执行。2011年4月,某市民政局在当地报纸上刊登了某市民政局行政处罚决定公告(第5号)。公告中载明:决定对某实验学校予以撤销登记。从即日起,证书、公章废止(2011年4月14日)。  相似文献   

17.
依法搜查、媒体曝光、公开拍卖、公开兑现、强制拆迁、强制腾房……首都人比法院在1999“执行年”里,风风火火用足了各种执行手段,统一部署,集中行动,大范围、大规模、大力度地开展了执行会战,使“赖帐者”一一尝试了法律的尊严……首都法院打了一场漂亮仗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生效的法律判决难以执行,导致了上百亿元的涉案资金不能兑现,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影响了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一时间,  相似文献   

18.
当事人可以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解除权人行使了合同约定解除权后,双方的合同关系终止,合同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淮南市半圩镇政府,从1988年至1998年底在附近的一家酒店安排吃喝,累计共欠餐费43.4万元。酒家无奈之余将镇政府告上法庭。法院判决平圩镇应付酒家吃喝款连本带息41.5万元,判决生效后10日内一次付清。平圩镇政府未能履行。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于去年12月扣押了镇政府综合办公楼的10间房屋作抵押,并再次限10日内交付欠款。平圩镇政府又未能履行。1999年11月,淮南  相似文献   

20.
女作家与其儿、儿媳及两个孙子的财产所有权纠纷案,法院判决被告儿子一家迁出位于本市奉贤区西渡镇闸园新村别墅79幢。被告不服,上诉,法院判决维持。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由于被告拒不履行判决义务,法院对其儿子采取了司法强制措施等手段,报纸、电台等有关媒体作过大量的报道。整个执行过程历时近一年,最终被告自动履行生效判决,她终于住回了自己的别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