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在九届全国人大期间的一次省级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座谈会上,有一个省的人大常委会主任提出,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负责人称"委员长",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负责人称"主任",而在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设"主席"。为什么作这样的区别,不大好理解,是否可以把这三个名称统一起来?这里提出一个问题:这三个不同的名称是怎么来的?我们先说"委员长"这个名称。  相似文献   

2.
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代会上,少奇同志被选为委员长。有一次,秘书杨俊去向他汇报工作,喊了声“委员长”,少奇同志根本不理。当叫第三声时,少奇同志才不高兴地反问:“你怎么突然叫这个,不感到别扭吗?”别的工作人员也遇到过这种场面:叫他官衔时,往往连叫几声他都没反应,但一改称“少奇同志”,他马上就答应了。所以,在少奇同志那里,官衔职务一直叫不起来。  相似文献   

3.
任铭 《中国人大》2012,(21):7-7
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最近传出计划集体打包"申遗"的消息引发各方关注。名楼集体打包"申遗",本是一件好事。尽管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保护专业委员会负责人称目前还没有达到完全统一的意见,还在协调中,但消息传出却引起社会广泛的微词。  相似文献   

4.
钟兰 《当代广西》2007,(20):39-39
“书记”成为党中央最高领导的称谓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人员少,事务少,所以中央只设由3人组成的中央局,负责人称为书记。中共二大、三大,虽然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机构仍是中央局,负责人称委员长,到四大时改称总书记。  相似文献   

5.
有一位伟大的母亲,谆谆告诫自己的子女,一生都要做到"绝不手背朝下"。陈毅同志也曾写过《手莫伸》的著名诗篇。诗中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睽睽难逃脱"。并且指出:为人"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但是,面对"权"、"爱"、"颂",每一个人都必须"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不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第四想到虽有功,岂不过失应惭怍"。这是陈毅同志1954年仲春"以勉晚节"之作。陈毅同志的一生,正是如此。他的这首诗,同那位伟大母亲的话"绝不手背朝下",可谓异曲同工,讲的都是做人的道理,都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谓之"三个一切",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当前,在加快国企改革、做好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的工作时,怎样才能做到"三个一切"呢?江泽民总书记1998年4月17日在重庆考察工作时指出了具体做法:"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深入下岗职工家庭。"做到这"三个深入",一是做群众的学生,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其智慧和力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力量;二是做群众的仆人,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像孔繁森那样,"每当看到藏族  相似文献   

7.
"小张先"大名张成桂,江苏沐阳人。"小张先"实为"小张先生"的方言口语,因其父张汉是沭阳名医,乡人尊为"老张先",子承父业时,他才18岁,自然是"小张先",这一喊就是30余年,如今两鬓斑白做爷爷了,人们还这么叫他。"小张先"是淮阴市第二届、三届人大代表。他当代表那股认真劲,真让人佩服,大家都说他"象个代表的样子"。这儿,不妨将他的几段事说说。"咱是人大代表,要对祖国负责,要对人民负责,辱没国格的事决不干!"1996年4月22日,美国洛杉矶,威斯汀波娜梵秋豪华大酒店。第四届国际名医药成果交  相似文献   

8.
<正>修改后的立法法,写上"主动审查",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若有人披着合法的外衣损害百姓利益,就应该有制度去纠正它。实践与发展备案审查制度是伴随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别是立法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而逐步发展建立起来的,这项制度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违宪违法监督制度初建。从1954年宪法到1979年地方组织法制定前,宪法规定了对违宪违法的决议、命令的改变、撤销权。  相似文献   

9.
罗开革 《当代广西》2013,(18):50-51
连续8年荣膺全区"平安县",3次获得"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县",连续3年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排全区前5名……这是凤山县向全县21万各族人民提交的一份平安答卷。平安从何而来?作为平安建设的主力军,凤山县公安机关搭建"治安防控、严打整治、调处纠纷"三个平台,撑起和谐平安一片天。搭建"治安防控"平台,"四道防线"筑平安为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各种违法犯罪发生,凤山县公安机关创新治安管理模式,构建了以屯为点、  相似文献   

10.
人们把起落无定、繁华缭乱的市场经济,称作"大潮"。这名称,生动形象,词义贴切。既为大潮,就有浪起波涌,与计划经济的死水一潭相比,搏击于其中的人,会感受到许多刺激和乐趣。因此,只要是想凭本事吃饭的人,无不为这一大潮的到来叫好。然而,有乐趣就有苦恼。又有谁不曾有过"人在潮中、身不由己"之感?以职业而论,有条件的,今天想干这个,明天想干那个,忙到头来却是一场空;没条件的,看到别人发了财,活得似乎更滋润些,他也"人在曹营心在汉",当了和尚懒得撞钟,结果发财谈不上,倒丢了手中的饭碗。至于说面对金钱、女色等,又有几个人不曾为之心动?又有多少人懵懵懂懂堕  相似文献   

11.
正又是一年"三月三"。每年壮乡"三月三",历来都是歌的海洋、舞的世界。是到武鸣赶歌圩?到三江抢花炮?还是到贺州畅游古镇唱山歌……今年是我区正式实施"壮族三月三"全体公民放假两天的第一年。趁着假日,人们对"三月三"畅游做起多项选择,两天的假期可以到各地参加"三月三"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火热壮乡共享饕餮风情盛宴面对"三月三"出行的多条火爆线路,广西民族大学的大一学生黄璇和她的同学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主席在《人民日报》六十华诞之际,做客"强国论坛",直接与网民交流,人称"现代微服私访",博得广大网民和中外媒体热宠。我称胡锦涛同志"主席",因我是党外人士,称"总书记"不妥。我作为一普通国民,称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3.
近来,中共中央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中共河南省委提出"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都在强调"改"和"转"的重要性。人大应如何改、如何转?笔者认为,人大应从三个方面加快转变——  相似文献   

14.
<正>有的人往往会因一个"澳"字,把澳门与澳大利亚并列联想,无形中扩大了澳门的"领域"。但澳大利亚是全球五大洲之一,是为"澳洲",因其地处太平洋之中,人称"大洋洲";而澳门只是一介"弹丸之地",小到人们口头惯称其为"澳门街",极  相似文献   

15.
1954年9月27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刘少奇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那天夜里,他的秘书走进他的办公室,三呼“委员长”不得其应。事后刘少奇郑重地告诫身边工作人员:“在我们党内,只有三个人:一个是毛主席,一个是周总理,一个是朱总司令,大家称他们是主席、总理、总司令,都习惯了,不必改。其他人,应该一律称同志。”刘少奇虽然不让称其委员长,但他牢记委员长的职责,他经常说“:人民信任你,你就决不能辜负人民的信任”,“人民给你多大的权力,你就负多大的责任”。当时刘少奇在党中央担负着繁重的工作,特别是八大后主持中…  相似文献   

16.
2009年3月6日,重庆市代表团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的概念,建议国家将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西安的关中经济圈联合起来,形成"西三角经济圈",并明确为全国第  相似文献   

17.
正生活经历和感触的增加也给了她更多创作灵感,宋黛霆开始尝试写关于自由和爱情的曲子。如今,经过两年的"野蛮生长",宋黛霆已经在音乐上小有名气。这位"90后"在音乐创业之路上用热爱支撑着自己的信念与坚持。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这看似带有强烈哲学意味的问题实则与每个人的人生选择息息相关。可是,真正想明白这两个问题并肯为之努力奋斗的人却为数寥寥。或是外在的压力使然,或是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历史上,朱德是担任委员长的届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位。然而,我们对他在人大工作时的事迹知之甚少,研究得也不够,只知道这个时期的人大工作很不景气。究竟具体情况如何呢?让我们追寻朱德委员长的足迹,看看他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又留下了些什么遗憾与教训。连续三届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54年9月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在1958年1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他不再做下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会议接受毛泽东…  相似文献   

19.
张弛 《群众》2019,(15)
<正>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履新以来,连续在全国开展了大气、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去年,栗战书委员长在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时指出,人大执法检查就是"法律巡视",是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保证法律得到有效实施的一把"利剑"。今年栗战书委员长在江苏省检查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时强调,要让法律制度的"牙齿咬合"。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法治、遵守  相似文献   

20.
<正>民政部的前身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设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1954年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这是沿袭了自中央苏区开始设立的中央一级民政机构的名称。但内务部的成立日期,据笔者查证,目前有6种说法,包括:9月27日、10月19日、10月21日、10月29日、11月1日和11月7日。新中国的内务部到底成立于哪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