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前575年,楚、晋两国的大军在鄢陵决战,楚军首战失败。楚军的统帅芈(音mǐ)侧坐在军营中,苦苦地想退敌之策。可是,还没等他想出来,酒瘾却上来了。但是,走前楚王有令,谁也不许喝酒,所以在军中是找不到一点酒的。这时,他的一个亲信谷阳来了,聪明的谷阳一眼看出了芈侧的心事。于是,谷阳把私下里藏的一瓶酒拿来,给芈侧倒了一杯。芈侧不经意地喝了一口,马上感到味不对,就对谷阳说:“这怎么好像是酒呢?”谷阳马上解释说:“这不是酒,这是冷茶。”芈侧一听笑了,故意问谷阳:“你还有‘冷茶’吗?”谷阳忙说:“有。”于…  相似文献   

2.
律师幽默     
请律师出庭两个冤家路窄的人在大吵大闹。一个说:“我要到法院去告你!”另一个说:“奉陪!”“我要把你告到最高法院!”“奉陪!”“我到地狱都要告你!”“这个……到时我会请律师出庭的!”从善如流柯孔德希:“律师先生,如果我在开庭前进一只肥鹅给法官,并附上我的名片,您认为会怎样?”律师:“您发疯了?您立刻会因为贿赂法官而输掉这场官司的!”开庭的结果是柯雅德希赢了这场官司。第二天,他得意地告诉律师,“我没听你的劝告,还是把鹅给了法官!”律师怀疑地说:“这不可能!”“可能的”!他解释过:“只是我把对手的名片…  相似文献   

3.
管住自己     
小说《镜花缘》中描写了一个“自诛阵”,此阵不置兵卒,而以“才贝、巴刀、水酉”(即财、色、酒)布之。凡入阵之人,若无清醒头脑,见财而贪,见色而淫,见酒而醉,便在尽情的欢乐中死亡。“自诛阵”出自何地何人之手,无须查考,但其昭示明显:人,要管住自己。40多年前,陈毅作为上海市第一任市长率员接管上海,一个部队干部闯了红灯,打了态度生硬的旧警察。陈老总把这个干部叫到自己的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一通。他说:“军管军管,一是管制敌人,二是管理老百姓,三就是管住我们的丘八老爷。前两条都好办,最难管的就是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4.
“钱──钱乡长!”李老师出了一头汗,心想:差点叫出“钱旺根”这三个字来。十年前,他站在讲台上,常常提这三个字。“李老师,您请坐!”年轻的钱乡长从沙发上站起来,热情地握住了他的手,“我来咱们乡工作已经一年多了,一直想去看看您,可工作太忙,实在走不开呀!”秘书小赵一边递给李老师一只烟,一边说:“钱乡长老是惦记着老师们,可他实在是大忙了,总是抽不出时间来。”李老师惶惶然,一边落座一边说:“一个班四十几个人就忙得不可开交,全乡的工作那自然是很忙。”他望着自己当年的爱徒,几位老师的话语响在耳边:“老李啊,…  相似文献   

5.
卖茶壶     
龙泉镇小学教师许峰酷爱写诗,最近接到“诗歌月报”社通知,邀请他去景德镇参加“新诗笔会”。许峰接到通知后喜忧参半:因车费自理,学校难以报销;妻子一人在家耕种责任田,收成总比别人差些,哪儿有多余的钱呢?老校长善解人意,对许峰提示道:“你可以找找姚镇长,只要他表态,完全可以解决车费问题。”傍晚,不会吸烟的许峰咬咬牙买盒“红塔山”,找到了正在酒后品茶的姚镇长,小心翼翼地递上“通知”。没想到姚镇长看后竟爽快地答复道:“这是一件大好事嘛!我表态:不但车费报销,开会回来还要按有特殊贡献发给1000元奖金!”“…  相似文献   

6.
酒啊!酒──中国当代“酒文化”透视浩渐,冰客众里寻酒千百度,华夏“酒文化”发达惊人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李白斗酒诗百篇”,“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醉诗人”中他算一举夺魁了。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其间“酒中多少诗,酒中多少...  相似文献   

7.
据报载,在湖南省长宁市换届选举工作会议上,市委一位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把两个干部送给他的“买官钱”公开曝光,当场转交给市廉政办。并在大会上理直气壮地说:“你买官,我不卖!卖官,我的良心不容,我的人格不容,党纪国法不容!”这一行动,显示了共产党人的凛然正气,说出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所以值得叫好和称赞:一赞他“你买官,我不卖”的硬气。这是决定性的一着,因为社会上有官迷心窍、利欲熏心的人,所以有买官者,也就不足为奇,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卖”的一方,只要无人卖,这种“买卖”也就做不成了。所以面对重金买…  相似文献   

8.
《伊索寓言》里有一则故事:一只青蛙从洼地里潮湿的家蹦了出来,大声对所有的野兽宣称:“我是一个医术高明、能治百病、博学多才的医生!”一只狐狸问他:“你连自己的跛足和起皱的皮都不能治,怎么能给别人治病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病人”给人治“病”,别人是不会接受的。同时,“病人”也根本不可能给人治好“病”。然而现实中却不乏类似“青蛙”这样的人,他们本身是“病人”,却处处以“医生”自居,要给别人治“病”。原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有一句最为人称道的廉政格言。他说,“钱”是什么?“钱”就是两个持“戈”的士兵守…  相似文献   

9.
叫人想家的孔府家酒偏偏忘了一个家——为其题字的书法家“孔府家酒,叫人想家。”广告上朦胧的画面,温馨的话语,怎不唤起人浓浓的乡清……打开那古朴的小酒坛,顿时,一股醇美的酒香弥漫四周,浸入肺腑,不由得你举杯自邀,斟上几杯,细细享用。好酒,好酒!酒一入口,温热酣醇,满口生香,喝到淋漓尽至时,淡淡的醉意便悄悄袭来……若是有雅兴,不妨拿赶古色古香的酒坛把玩一番,其实也别有后致。你瞧,陶制的酒坛敏做实实,既带着风办乡囵自然的氛患,又自喜一种兰警、悠远的密麻,说不定林面会会间起一声‘亭酒干!“巴代英雄好汉的自…  相似文献   

10.
凡接触过陈林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这人实在。司法所的同事讲:“他为人诚实,工作扎实。”埠河镇的一位领导感慨地说:“他的执着和追求,体现了对事业的热爱、对群众的真爱。”“他是一个秤砣,镇得住,摆得平!”1992年,刚脱下军装的陈林来到了埠河司法所,这一干就是9年。9年来,他从1个普通工作人员干到司法所长,从1个“门外汉”干到对业务工作驾轻就熟。虽然有同行抱怨司法助理员地位低、职能弱、琐事多,但他说:“没有哪项工作能像这样直接为群众办事”。这句话道出了他所追求的全部内涵。2001年11月22日上午…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的一天中午,常德市鼎城区武陵镇的一家餐馆门口。一位瘦高个干部模样的中年人,正双手捧着满满的一大钵熟水鱼要求餐馆老板买下。旁边还有一老一少两个人,像走马灯似的围着他前后打转,一会儿挥手阻拦,一会儿低声哀求。只听得那年轻的大声说道:“世上只有餐馆里卖熟菜的,哪有餐馆买熟菜的?那钵水鱼里有毒,看你还敢不敢买!”话音刚落,一个人指着那干部模样的瘦高个愤愤地说:“有毒的东西自己不敢吃,拿出来卖钱,心真够黑的!”旁边那老者连忙解释:“同志,你弄错了。他的心可不黑呢。”接着那老者抿了抿嘴,按捺不住激动的…  相似文献   

12.
好官刘存喜     
“好官”刘存喜悄悄地走了。他走的这一天,天上飘舞着洁白的雪花,遮天盖地。人们含泪说:这雪是给存喜下的。   没有人组织,也没有人宣传, 2000多人从渭南的四面八方赶来,冒着大雪为刘存喜送葬。“好官走了,我们来送送……”   一个小小的税务官竟有如此巨大的感召力。带着疑虑,我们走访了刘存喜身边的人。 刘大妈万分怀念地说:“虽然我儿子没活过我,但他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他是为别人活的,为社会活的!”   在西安市西稍门王家巷一栋老式住宅楼里,我们见到了刘存喜的父母。屋里摆设简陋,窗户用纸糊着,在寒风中仍能…  相似文献   

13.
幻想给汽车换“眼睛”的人皮朴“晦气!”他在踏上一辆公共汽车时,“哐啷”一声关拢的车门正好夹住了他的双颊,刹那间痛得他大叫起来。一阵晕糊之后,他却暗自好笑起来:真是无巧不成书!偏偏是夹住脸,如若夹住脑袋,身在车外,岂不难堪?生性豪爽豁达的他这么一想,气...  相似文献   

14.
献礼     
老纪检干部杨大爷因心脏病住院快两个目了。一天,他对小儿子兴苏说:“我要出院回家。”儿子一惊:病还没好,回家干什么?“回去过生日,提前过!’儿子还是疑惑:过生日?这大热的天。杨大爷果断地说:‘什么也不要问,给建国、振亚、惠民打电话,就说6月30日爸爸要过生日。不用回来,不要寄钱,也不要买吃的,每人送一份爸爸喜欢的礼物就行了。”到了这天晚上,杨大爷一家三口围坐一桌,生日宴会就开始了。菜不多,中间是一个大蛋糕。杨大爷用颤抖的手点亮了75根小蜡烛,让儿子斟满了酒。“下面开始献礼。”明白了父亲的心意,兴苏主动…  相似文献   

15.
最近,据一位律师介绍,他在出庭为一名被指控经济犯罪的被告人进行辩护时,法庭上“控辩双方”极不对等:控方其有六人,其中四名公诉人(都是检察院的处长)、电脑记录、维修管理各一人;辩方除被告人外,就是这位律师和他的助手共—人。闭庭后,这位律师感慨地说,简直是在搞“人海战术”! 据悉,这类在法庭上力量如此悬殊的控辩双方的审判在司法实践中并非个别。 “这种作法并不违法”,法律界人士如此评价──因为至今没有任何一个法条对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时“公诉人”出庭的人数作限制性的规定,既然如此,为了加强“支持公诉”的…  相似文献   

16.
时间:1994年6月7日上午。地点:河南省固始县徐集乡乡长办公室。人物:乡长王文启和一位副科级乡干部。乡干部:“王乡长,这是我上个月到县开会的出差单,请你签字。”王文启认真审查了一遍;“你的车票超标准两元啊。”乡干部扑哧一笑:“区区两块钱,穷不了共产党!”王文启脸色骤然一沉,但很快又由阴转晴:“唉,可不能这样认为呀!两元钱虽然是个小数目,但许多问题不是由小到大的吗!你说是不?”说着,他轻轻地撕下了那两元车票。奇怪的是,面对此景那位“副科”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双手接过车票,微笑着点了点头。原来,他听说本月…  相似文献   

17.
下不为例     
(一)今天是贾局长上任第三天。早晨一上班,他快步走到车棚去推自行车,按计划他要到基层去了解情况。这时,行政办公室夏主任匆匆赶来,恳切地对贾局长说:“局长,您还是坐车去吧,局里专门为您配了一辆车。”见局长没有表态,夏主任又劝道:“再说,您工作千头万绪,坐车去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改革开放的需要嘛!”贾局长终于放弃了骑自行车的念头。临开车前,他严肃地对夏主任说:“咱们下不为例。”(二)“蓝鸟”轿车把贾局长送到了A厂扩建工地。贾局长来到这里现场办公。开完!现场办公会,已时至中午。贾局长同厂里的同志道…  相似文献   

18.
一位负责安全的干部对事故原因的分析与追究非常执着,使得有些人耿耿于怀。有一次,朋友劝他,年龄大了,应该学“乖”了,不要顽固不化再得罪人了。可是他说:“那样我就不配当安全技术人员了!”  相似文献   

19.
鸟瞰上海     
一位事前不肯透露采访内容的老外导演问我:“为什么拍上海?”我回答说:“因为我是上海人。”
  “为什么选择登高拍摄?”,面对接踵而来的第二个问题我回答说:中国古人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想他不一定知道王之涣是何许人也,也不知道翻译是如何翻译的。但老外听完后点了点头说道:“高度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防礼猫眼     
最近,湖南省常宁县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荣华正在听取出差归来的局办负责人的汇报,突然听到“咚!咚”的敲门声。他走到门后,透过猫眼看了一会儿,便不声不响地折回来,对迷惑不解的局办负责人连连摆手:“嘘──等会儿我告诉你。”来人又敲了几下门,见屋里悄无声息便走开了。张荣华这才说:“我这个猫眼是‘防礼猫眼’,看到刚才那种提着礼品上门来的人,就装着没在家,不开门。”说起用猫眼拒礼,还有一番来历呢!今年45岁的张荣华,是1994年10月担任县地税局局长的。有些人为了减免税款,常常揣着礼金提着礼物上门来找他。老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