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外国投资是指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在内的外部资金。所谓直接投资,就是指投资者可取得在母公司所在国以外的分(子)公司的控制权的一种投资形式。一般来讲,投资者至少掌握某公司25%的股份才算控制了这家公司;但从统计角度看,只要投资股份占10%以上都可视为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包括国际证券投资和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各种借款。它不涉及  相似文献   

2.
据美国移民局公布的数据 ,在美华人有200多万人 ,是否确实不得而知。我常去的大华府地区(大华府地区通指华盛顿特区、马里兰州、维吉尼亚州) ,这里竟有十万之众。在这个地区的华人 ,绝大多数是给美国政府所属各部门或公司“打工” ,当老板者为数不多 ,而开设证券财务投资公司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像他那样有信誉 ,而又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年利润高达50 %或100 %以上的 ,就更少更少。我有一位亲戚 ,在他帐上放了10万美元 ,不足10个月变成了14万美元 ,另一位华裔朋友 ,1999年2月放进去506.138美元 ,到1999年10…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公司财务丑闻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接连出现财务丑闻 ,暴露了美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着重大缺陷。缺陷产生的原因在于制度创新的过程中风险与约束机制之间不对称 ,缺乏必要的约束。受这次财务丑闻的影响 ,美国正在进行范围广泛的改革 ,内容包括规范信息披露制度 ,加强对公司高层经理的约束 ,外部审计独立化等方面。这些改革措施 ,对于完善和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很有借鉴。  相似文献   

4.
贾文 《南亚研究季刊》2011,(4):67-72,89,202
比较中印两国平均股价对上市公司财务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可以发现,两国投资者对盈利能力、现金流量、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信息的反应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投资者高度重视盈利能力,而印度投资者则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现金流量上。印度投资者对偿债能力恶化的负面反应强于中国投资者,对发展能力提升的正面反应则弱于后者。对于常被中国投资者忽视的营运能力信息,印度投资者则极为重视。印度投资者之所以表现出更强的风险反感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两国的文化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5.
核扩散问题是全世界正面临的严峻问题.俄罗斯作为世界上居于第二位的核大国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又秉持何种理念应对这一问题,对当前国际局势有着相当大的影响.通过对俄官方政策及俄国内重要学者的言论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俄罗斯在这一问题上的深层认知.  相似文献   

6.
东盟五国的股票市场分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也称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发行市场是指新发行的股票通过证券公司,由发行公司向最终投资者转让的市场。交易市场是指投资者从发行市场认购的股票,进一步在投资者以及证券公司之间连续不断地进行买卖交易的市场。这两个市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股票管理体制是指对股市进行管理的制度体系。本文拟从股票发行市场、交易市场和股票管理体制三个方面,对东盟五国股市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一、股票发行市场在东盟五国中,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股市发展历史相同。只是到了1973年,新、马两…  相似文献   

7.
一里根第二任期一开始,就多次谈到要对农业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减少或取消数额巨大的政府补贴”,“有条不紊地过渡到面向市场的农业经济”。1985年2月,里根政府向国会提交了《1985年农业调整法》。根据该新法案,里根政府拟对美国自1933年罗斯福政府开始执行、迄今延续达半个多世纪的美国农业补贴政策作下列重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政府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核心,是西方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西方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政体和共和政体两种基本形式,政府制度主要有议会制、总统制和委员会制之分,但不论采取何种政体形式,都是由资本主义国体所决定的,都是为资本主义国体服务的。不论在何种政体形式之下,政府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主轴,是资产阶级专政最得力的工具。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治久安,是西方政府的最高使命。  相似文献   

9.
1996年5月13日,“印尼高级经济论坛会议”在雅加达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印尼生产与分配统筹部和《国际先驱论坛报》联合主办的,由苏哈托总统主持开幕。与会者共800多人,其中外国政界、经济界要人有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世界银行行长詹姆斯·沃芬逊以及澳大利亚副总理、荷兰贸易部长等。 据印尼《加特拉》杂志称印尼召开这次大会的宗旨是: 一、消除国外投资者的顾虑,提高资金兑现率。印尼2月出台的国产汽车优惠政策被认为“有欠公允”,并被怀疑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它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国外投资者在印尼的投资热情,其中日本汽车公司受影响最大。此次经济论坛会议,日本政府原定的发言代表没有出席,印尼担心国产汽车政策可能影响到外资的资金兑现率。会上,印尼各经济部门部长纷纷上台发言,从不同角度宣传印尼投资环境,以消除投资者对印尼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的顾  相似文献   

10.
朱明权 《国际观察》2004,21(1):8-16
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应当实行何种国家安全战略以及人们应当如何看待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问题,一直吸引了许多学者和政策分析家的注意.本文并不具体分析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而是试图提出一种分析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新视角,即从是要领导世界还是支配世界的角度探究这一战略之争,并从概念、内涵和理论基础方面对这两种战略抉择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东盟开展金融机构合作不仅是中国国家整体外交的需要,也是中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金融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中国与东盟金融机构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与东盟金融机构合作基本框架和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国与东盟5国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数据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金融发展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开放程度的提升会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金融中介的发展有助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但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不确定。榻应的政策建议足:提升中国与东盟各国的金融对外开放与合作程度,发挥金融对低碳产业的支持作用,建立起资本市场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合作机制,促进中国与东盟碳金融市场一体化发展,推进中国与东盟的清洁能源投资合作等。  相似文献   

13.
The analysis examines the role of British financial institutions, namely the Bank of England and the Corporation of Foreign Bondholders [CFB], in the making of British policy towards Turkey. The nationalisation of the Constantinople Quays Company, a port operator purchased in 1907 by the British and French governments, serves as a case study through which business–state relations, the role of finance in the conduc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impact of perceptions on policy decisions are explored. In this case, the financial elite’s role was minimal during most of the period considered, becoming more important in the final war years in a framework of the Anglo–Turkish debt restructuring negotiations of 1944. Significantly, the CFB, rather than the Bank, represented the British government in the negotiations. There exists an abundance of evidence of the divergent views between Whitehall and the financial elite about Turkey’s trustworthiness as a debtor and a signatory to treaties. The British government’s perceptions were much more positive than those of the financial elite. This difference stemmed from the different interests involved: Whitehall sought to secure Turkey’s collaboration in the increasingly unstable global security environment while the Bank and the CFB were more concerned with investor and bondholder interests and attempted to avoid further financial losses.  相似文献   

14.
Paul 《Orbis》2007,51(4):685-696
This paper brings together the key dimensions of financial warfare and places them in a larger policy framework. Its major conclusions are that financial warfare will be a much more important issue because of the astounding growth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itself. In addition, financial warfare allows for more precise targeting than conventional economic warfare. Much like “precision strike” technology in arms, it gives more control over sanctions, but by no means perfect control. Finally, financial warfare's larger policy framework should draw on escalation and de-escalation theory because it is likely to be most effective when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pressure. This article does not “advocate” financial warfare. But it does argue that, since this type of conflict is emerging as an increasingly likely possibility, it needs to be thought through carefully. The worst outcome is to use it, without thinking about it, which, the author argues is where we are today.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日元国际化政策并非是日本政府出于维系经济增长熨平经济波动而做出的自主性决定,而是在美元汇率走高、美国贸易赤字激增的背景下,迫于美国要求开放金融市场的压力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对日本来说,日元国际化只是追求金融大国地位的一环,而且货币国际化对货币发行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在实际执行中被排在其他政策目标之后。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在东盟的区域化对人民币国际化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历史回顾、国际案例与现实考察,认为人民币区域化需本着循序渐进原则,在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强化,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国防产业在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是比较发达的.在日本国防工业的快速发展中,产业政策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产业政策的工具体系中,金融是极其重要的工具之一,是政府集中社会资源贯彻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战后,日本的产业政策的内容和目标不断调整变化,金融支持的方式和重点也随之进行调整,但政府主导始终是其金融支持机制的主要特征.这突出地表现为政府对市场金融活动的较多干预和政策金融对民间资金的诱导,以支持军工产业发展.日本军事工业金融支持模式及其特点,对我国军工产业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付争 《东北亚论坛》2020,(1):85-99,128
目前,世界经济陷入长期低迷,金融脆弱性加剧,全球金融空间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体现为数字金融发展对金融地理的影响、全球金融空间功能性分化、全球金融中心的多极化与生态化。这些变化趋势推动着全球金融空间内主体多元化与功能结构的改变,随之而来的风险包括全球金融治理效率低下、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空间被挤压等。为此,作为新兴大国,中国应敦促国际社会以新型网络化治理增加国际协调空间,以帕累托改进化解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困境,并在"一带一路"建设与金融开放进程中,做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营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生态,以便在全球金融空间变化过程中,对本国在空间中的定位与伙伴国的选择进行清晰的预判。  相似文献   

19.
随着澳大利亚白皮书明确将其与美国、日本、中国和印尼的关系列为最为重要的四大外交关系,学术界日益重视对澳大利亚对外关系和外交决策的研究。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澳大利亚与东南亚关系的研究进行回顾和评析,并提出一些学术设想。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 for cyclical movements of investment and asset markets in East Asia and Europe based on a Mises-Hayek overinvestment framework. It is shown how the gradual global decline of interest rates has triggered wandering overinvestment cycles in Japan,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 Similarly, it is shown how a one-size monetary policy within the European Monetary Union has not preserved the European Monetary Union from idiosyncratic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risis because of uncoordinated fiscal policies. With monetary policy crisis management being argued to imped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 timely exit from ultra-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ies is recommended for both East Asia and Europe to reconstitute economic stability and grow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