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第一批欧洲移民踏足北美这片土地至今,"白人至上主义"作为一种白人种族主义意识形态,长期存在于美国社会之中。在历经三个发展阶段之后,"白人至上主义"于2016年特朗普当选总统之后再度抬头。当前的"白人至上主义"以美国人口结构变化引起的国家认同危机为底色,其根本成因是在"政治正确"观念不断扩张的背景下,中下层白人由于丧失其在社会各领域的主导权而产生的不安与焦虑;直接诱因是特朗普的当选及其言行撬动了长期扎根于美国社会的"政治正确"意识形态,刺激和纵容了"白人至上主义"。"白人至上主义"的重新泛起造成美国社会与政治的分裂,并与特朗普主张的国家民族主义密切相关。由于引发"白人至上主义"的制度性局限和结构性根源在短期内难以消除,这一种族主义意识形态将长期在美国存续。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美国的人口状况有了新的变化。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年轻化趋势明显,结构日益多样化,且人口中心持续向西南部迁移,这些发展态势对于美国而言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如果保持现在的出生率和移民速度,美国将持续享受人口规模所带来的红利;另一方面,日趋多样化的人口结构正在使美国变成族裔问题越来越突出的社会,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冲击着盎格鲁—新教文化的主流地位。出于忧虑与恐惧,信奉新教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保守势力大搞"恐惧政治"以维护他们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爱国者法》的通过、"茶党"的兴起等一系列事件都体现了保守主义势力在政治上对多元文化主义兴起的强烈回应。  相似文献   

3.
内战之后,美国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几乎所有城市都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由此引发了城市改革运动。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大批移民前往美国。与早期主要来自西欧和北欧的移民不同,这些移民主要来自东欧和南欧。他们作为"新来者"遭到本土主义者的排斥,在城市改革运动中与他们所依附的城市老板一起受到谴责。出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一些城市改革者发起美国化运动,通过社区服务组织、安置运动等方式来救助新移民。新移民既是20世纪初美国城市改革的起因,也是这场改革的被救助对象和参与者。  相似文献   

4.
自立国以来,美国政治文化中一直存在着普遍平等的、个体本位的自由主义原则与白人新教精英主义的实践政治原则,这是美国政治二元结构的具体体现.两者的并存与相互矛盾是美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同时也是美国体制在过去两百多年间保持基本稳定的重要因素.民权运动与多文化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在美国政治生活中自由主义的普遍主义原则渐居上风,白人新教精英主义有所式微.这一变化有可能导致美国政治的失衡.在未来二三十年间,美国政治的走向取决于能否在新的基础上在普遍主义与精英主义两者之间重建某种形式的平衡,而这一过程中,不排除围绕一些具体政策问题产生激烈政治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张金岭 《欧洲研究》2012,(4):123-136,8
自2010年以来,文化多元主义在欧洲多个国家"被宣告"失败,深刻地反映了欧洲社会在文化多样性问题上厚此薄彼的态度——积极支持欧洲本土文化的多样性,却消极对待以移民群体为代表的非欧洲文化的存在;文化纠结是当代欧洲文化多元主义实践中的一种真实心态,折射出他们在国家与民族认同层面上的价值诉求;欧洲国家不应当仍旧把持"单一民族"国家的观念去治理和应对一个实际上已经"多民族化"的国家现实,"多元一体"应当成为未来国家与民族建构的指向。  相似文献   

6.
张业亮 《美国研究》2023,(1):9-34+5
当前美国反种族主义斗争的一个主要方面,是知识左翼在文化教育领域开展的反种族主义思想运动。这一运动主要以“批判性种族理论”和“1619项目”为理论框架,以在公立学校和联邦政府机构开展相关教学和举办多元、公平、包容的培训为主要形式,通过揭示美国种族主义长期存在的历史、制度和思想观念上的深层原因,鼓励民众加入反种族主义斗争。在推动“反种族主义”相关理论和观念传播的同时,该运动也引发了“白人至上”论者与少数族群和民权团体之间、种族自由主义与种族保守主义之间、两党之间以及知识界围绕美国是否存在制度性种族主义,是否应在公立学校开设“1619工程”和“批判性种族理论”课程而展开的涉及政治、立法、司法和学术的激烈争议。知识左翼反种族主义思想运动的兴起是对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之后种族问题仍持续存在的一种理论上的反思,也是对近十多年来特别是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兴起的白人民族主义运动的一种回击。在本质上,它反映了在美国种族和族裔、人口和文化多元化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美国人所面临的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历史认同的危机;同时也说明教育和思想文化领域正在成为美国种族斗争的又一个战场。  相似文献   

7.
法国右翼民粹主义的兴起是全球化与民族主义、全球移民流动大潮与反移民因素之间的巨大矛盾背景下的产物。右翼民粹主义以反移民为基础动因和核心诉求。20世纪后期以来全球化的加速、移民流动现象大为增加,使得右翼民粹主义的反移民主张备受欢迎。法国的主流民意认为移民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而且大多数支持限制移民。法国的移民政治议题仍然在继续发酵,马克龙政府也在进行新的移民法案改革,试图掌握移民议题的主动权。包括法国在内的欧美右翼民粹主义不会轻易消退,甚至在某些条件下还可能不断产生冲击。同时,欧美始终存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强大声音和力量,其与右翼民粹主义也将产生持久的碰撞,深刻影响着右翼民粹主义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简·亚当斯是美国进步主义运动时期最杰出的女性,其宗教观的发展和变化体现了进步主义运动时期中产阶级白人妇女与宗教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在简.亚当斯看来,女性参与社会改良完全符合家庭的利益。而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宗教精神,就必须突破宗教机构和教条的局限。简.亚当斯与宗教的关系体现了一种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本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9.
自2016年大选以来,特别是特朗普被提名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之后,美国政治和社会思潮中出现了一个引人瞩目的新现象,这就是另类右翼的崛起。另类右翼的核心思想是"白人认同"正受到运用"政治正确"和"社会正义"来削弱白人及"白人文明"的多元文化力量的攻击。另类右翼大量使用社交媒体和网络迷因,摈弃建制派保守主义,把白人种族-民族主义作为它的基本价值观。另类右翼的崛起有着特殊的现实原因。作为极右翼保守主义的一个变种,它对特朗普政府的内外政策制定具有显著的影响,但作为目前跻身于美国政治主流的一个边缘意识形态和小的社会思潮,另类右翼思想的影响将是短暂的,不会取代主流保守主义而成为美国社会和共和党内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来源广泛的移民使瑞典由一个民族文化单一的国家转变为民族文化多元的国家。为此,1970年代瑞典政府开始实施多元文化政策,以应对外来移民问题,在文化保持、社会平等和政治参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外来移民融入主流社会,构建社会和谐。面对1980年代以来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的不断波动所带来的严峻考验,瑞典坚持并发展了多元文化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