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2岁的老莫服刑的时候。身上除了一张因伤害罪被判刑六年的判决书之外,分文皆无。老莫是因为老婆跟人跑了,用刀将那个“第三者”砍伤而被判刑。妻子很快和他离婚了。好在俩人没有孩子,老莫说。现在我一切都省心了。  相似文献   

2.
给北京“格调女人”做丈夫,最难。她要求你收入不菲。但光会挣钱还不行,还要不定期地有格调,你必须是那种听得懂音乐的人,知道雅尼和陈美,最好还要知道一点儿老莫和老贝。你最好时常偷偷看看报纸的图书版,知道什么时间流行昆德拉,什么时间流行《廊桥遗梦》,什么时间流行《格调》,然后向她们侃侃而谈。不过,侃这些东西,时间不能过长,只要显出你有格调就行了,不必强迫她们懂得那些太复杂太艰深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郭炜 《政府法制》2010,(20):50-50
星期一早晨刚上班,一个农民模样的老汉走进了办公室。正当办公室牛副主任准备问他找谁时,那老汉唯唯诺诺地开了口:"我打听一下,主任在吗?"牛副主任放下手中的报纸没好气地说:"你找他有什么事?"  相似文献   

4.
谭爱芳 《检察风云》2007,(18):18-20
功亏一篑:   "梅花K"扰乱上市梦   "梁总,不好啦,出大事了!"秘书一头闯进梁卫的办公室,气喘吁吁地递上一大摞报纸.梁卫扶了扶架在鼻梁上的近视眼镜,几张中央级报纸在头版位置的醒目标题映入眼帘:"湖南株洲市发生'梅花K'中毒重大恶性事件!"梁卫顿时头脑"轰"地一阵耳鸣,大脑一片空白!   ……  相似文献   

5.
多年以前,我曾在报纸上看过一个美国青年因违反新加坡法律而受鞭刑的消息,当时的美国总统曾亲自出面为他求情,但新加坡方面并未同意。于是,那个美国青年只好乖乖挨了几鞭,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没料到几年后,我也品尝了一次新加坡鞭刑的滋味。  相似文献   

6.
回访     
四胞胎获浙商巨额捐助的背后2006年6月1日本刊以封面故事的形式推出《家有多胞胎》组文。文章发表后,本刊忠实读者、绍兴咸亨酒业董事长张尚明联系到我,说要资助四个孩子长大成人。几经征求双方意见,最终,一份捐赠协议草就,并经三方签字成立(杂志社系见证合同履行的第三方)。协议约定,咸亨酒业每月为四个孩子提供1800元生活费,许勤英带孩子回河南家乡生活。7月初,第一笔为期半年的费用进入杂志社专门开设的捐助账户。在协议签订两个多月后,《绍兴晚报》记者知悉后做了报道。稍后,《浙江日报》跟进。接着《,新华每日电讯》和《人民日报》分别…  相似文献   

7.
我是从1981年开始做中级法院办公室的领导工作的。办公室主任是个管家人,“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人称“不管部长”。从职责上讲,既要参与政务,又要管理事务,还要搞好服务。我在近十年的办公室工作中,虽然有些成绩,得到一些夸奖,但工作中的漏洞和教训不少。常言道:“当家三年狗都嫌”。我也一样。多年来,始终处在供求矛盾之中,也曾有过积怨。总结经验教训,我认为要把办公室的工作做得让上下左右较为满意,并有些起色,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做好八个字。  相似文献   

8.
在我办公室的抽屉里,一直保存着一张《重庆晨报》,报纸上有一篇我写的稿子,大大的,几乎占了半个版,内容是一位女检察官帮教一个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故事。每次看到这张报纸,我都会想起没做的后续报道,心里总会生出一些异样的感情,那是感动、遗憾,愤怒和悲伤……  相似文献   

9.
萍梅 《政府法制》2005,(10):38-39
“五一”长假转眼间就过去了,上班第一天是四毛值班,刚刚游览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四毛便起了个大早,来到单位从收发室取了攒了一个星期的报纸,心情无比轻松愉快地进了办公室。办公室里其他同事还没到。四毛哼着歌打水、扫地、擦桌子,开电脑。一切收拾停当后,他坐在办公桌旁,开始翻  相似文献   

10.
徐阳 《法庭内外》2010,(8):19-21
2010年新年一过,北京某外企人力资源部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她并不是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却每天都来上班,就坐在人事经理刘凯的办公桌旁边,喝着茶水看着报纸,中午自备午饭和水果,困了就趴在桌角睡一会儿,跟刘经理一起按时上班,按时下班。这种状况持续了一周,这位不速之客肯定不是找地方休息的,是来讨债的还是讨说法的?大家议论纷纷。这不速之客是谁呢?她来这儿的目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王志凯 《检察风云》2012,(12):45-47
光天化日办公室被抢 2010年3月28日8时左右,在河北省唐山市区,贸易公司老板宋安平正在二楼办公室看报纸,忽然闯进两个陌生小伙子,每人手里拿着一把弹簧刀,一个岁数大点的男子晃着刀威胁宋安平:“我们弟兄俩刚从牢里出来,缺钱花,你得给我们点钱花!”宋安平战战兢兢地说:“生意不好做,去年赔光了,  相似文献   

12.
产生鲁迅的地方一样会产生贪官。5月31日,绍兴市越城区法院一审给一个贪官判了20年徒刑。这个贪官大名叫周子根,锒铛入狱前是浙江省某市某县城南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兼城南开发总公司总经理,官不大,气却粗,腰也硬。这种级别的贪官多如猴毛,本来不值一议,但他与浙江的一家报纸,或者说一家报纸与他较量了整整3年,倒有点意思。  相似文献   

13.
成语新解     
[知书达理]仅知道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学会送礼; [度日如年]特指有些单位的日子,非常好过,每天像过年一样; [杯水车薪]形容有些人的工作,每天坐办公室喝茶,年底可以拿到买一辆车的工资;  相似文献   

14.
4月12日,星期一下午。沪宁铁路线上某车站副站长唐荣刚刚在办公室里坐定,泡上了一杯茶,看着当天的报纸。突然,身上的寻呼机响了起来,屏幕上显示:“请速回电××××××”下面没有署姓名,回电号码也是陌生的,但唐站长还是拨了回电。  相似文献   

15.
《法人》2004,(9)
8月6日,周五下午。《法人》在宜昌试图联系采访葛洲坝集团,到该集团总经理办公室时,一位人士接待了记者,告知记者他也不知道应该让记者采访谁。此时,集团法律事务部的一位姓孙的科长路过办公室,这位人士随即询问孙科长应该采访谁。孙科长头也不回地说:“他爱采访谁就让他采访谁去。”后来,记者得知这位孙科长就是后来金利源公司的法律顾问孙建新。而他是知道整个金利源事件的知情人之一。总经理办公室的人和记者一样,讨了个没趣,只好建议记者去采访集团财务部的负责人。随后,记者来到集团财务部的办公地点。综合科一位姓张的主任接待了记者,得知记者的来意后,告诉记者领导都不在。  相似文献   

16.
侦察过程中发生被留置审查犯罪嫌疑人逃跑的原因客现方面的原因犯罪嫌疑人方面的原因可以说绝大多数犯罪嫌疑人,尤其那些罪行严重的,都有畏罪企图逃避打击的心理。在他们心中与其等待惩罚,不如逃跑逍遥法外;也有些犯罪嫌疑人畏惧留置审查期间有的干警滥施肉刑,为逃避皮肉之苦而逃跑。留置审查的环境条件原因主要是有些单位是诸多业务部门在一个楼内办公,多人使用一个办公室,加之来办事的人不断,既影响、分散审查人员的注意力,也容易给被审查人造成借乱逃跑的条件;另外,有些办公室,甚至留置室等建筑不够坚固,或年久失修,墙体在稍加外力的情况下就可损坏;有的窗户没有防护设施或虽有也不牢固,犯罪嫌疑人或挖洞,或跳窗,均可在看管不严的情况下逃跑。  相似文献   

17.
巧对指责     
一天上午,波士顿市政办公室的霍华德打开当天的《波士顿晨报》开始浏览起来,突然在14版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一篇短文,隐隐约约感觉这篇短文在指责市政管辖下的一项工程,而这项工程正是他负责的.霍华德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人,他又将文章细细看了一遍,越发感觉此文正是在批评市政办公室,批评自己.霍华德坚信自己负责的这项工程没有任何问题,文章中的指责和贬损都是不实的.他立即来到市政办公室主任埃弗雷特面前,将报纸递给了主任,并气愤地说道:“我们应该马上给报社打电话,告诉他们这位记者人品有问题,让他们公开道歉.”  相似文献   

18.
在报纸上,笔者看到两则这样的报道: 一则:前不久.沈阳市民刘义通过沈阳一家旅行社预订了前往普吉岛旅游的3张机票,并支付了1.3万多元的票款,很快他收到了对方的电子客票行程单,行程单显示的往返时间与所订的日期一样。然而在他出境后回来的时候却在机场查明当日返程航班里并没有他们的订票记录。在与旅行社交涉后,刘义只好改签其他航班回国。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月5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马新岚慰问安溪县人民法院干警时,专门视察了缓刑回访考察办公室,听取缓刑考察工作机制建设的情况汇报,充分肯定缓刑考察工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马新岚院长指出,  相似文献   

20.
回访教育工作的特点回访教育是行使处分权的纪检监察机关(回访人)对违纪的纪检监察对象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后,在适当时机对受处分人(受访人)进行回访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回访教育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教育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教育职能相比,又具有以下特点:1.教育对象的特定性。回访教育对象是纪检监察机关给予纪律处分的受处分人,但不包括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受处分人。因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受处分人已不再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对象,其教育管理工作转由司法机关承担。2.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受访人受到纪律处分后,容易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