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于红珍 《理论学刊》2014,(3):123-127
"作为老百姓写作",不仅仅表明莫言的立场和写作态度,也是莫言"自我"追寻持之以恒的结果。莫言不断地解释"作为老百姓"的蕴涵,并对批评界的误读作出修正,是以"老百姓"为自我文化身份的指称,以此来建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和主体意识,完成自我认同的选择与建构。"作为老百姓"让莫言在文学创作中有着自由的调适度,既能充分实践对社会的批判,表达自己的声音,又能实现自我的批判,救赎自我。  相似文献   

2.
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2月7日下午,瑞典学院响起了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的演讲声。《讲故事的人》莫言讲的"故事",当场受到听众长时间的鼓掌。通过电视、广播、网络传播后,莫言演讲的"故事"在全世界引发了评论。有人赞叹精彩,有人感动落泪,有人却嘀咕浅显……就我个人而  相似文献   

3.
秦龙 《求实》2008,1(2):10-15
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国家观批判中认定国家是"虚幻共同体"形式.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是国家这种"虚幻共同体"存在的深层原因.官僚机构("虚假国家")的存在更增添了国家这种"共同体"的虚幻性.国家作为"共同体"并不是整个社会普遍利益的人格代表,而是统治阶级特殊利益的体现.这种"虚幻共同体"不能真正成为个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它辜负了其组成成员对它的普遍期许,必然要被"真正的共同体"所取代.深入研究马克思的上述思想对于理解当代人类处境,减轻国家等"虚幻共同体"对人的奴役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也许从微信火热的那一天开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家莫言就立刻化身为心灵鸡汤高手了。"你羡慕我的自由,我羡慕你的约束;你羡慕我的车,我羡慕你的房……我们都是远视眼,总是活在对别人的仰视里;或许,我们都是近视眼,往往忽略了自己身边的幸福……"这署名莫言的鸡汤文是不是很熟悉?不少人更是因为标题上注着"莫言"二字,才果断地点了进去,并在几秒钟内迅速转发。关于这些流传甚广的文字,莫言自  相似文献   

5.
莫言的风趣     
<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除了具备典型山东大汉的憨厚、朴实之外,其幽默风趣的性格也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老婆让我来买锅莫言在法兰克福"感知中国"论坛上演讲。演讲开始,莫言称自己刚做完手术出院,本来不打算赴德参加会议,在妻子的劝说之下,才决定参加。临出门,妻子说,听说德国的高压锅特别好,你买一个带回来。"我这才明白,她让我来的真正目的是让我来买锅。"莫言接着说,"假如我的德国朋友不反对,不怕中国人把德国的高压锅买  相似文献   

6.
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创设117年来,中国籍作家首次获此奖项。莫言获得诺奖,不仅是对他多年努力的一个肯定,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中国文学的一个肯定。谈获奖:"作家最重要的还是作品,不是奖项"瑞典当地时间10月11日13时,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彼得·恩格隆德宣布:2012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虽然整个宣布只有一分钟左右的时间,但是这一分  相似文献   

7.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地方政府觉得原有的莫言文学馆地方太小,无法满足接待需求,决定重新建设莫言纪念馆。当地政府的此举,让人不禁联想到莫言少年时代的悲凉。他小学毕业以后,因家庭成分是富裕中农,也因得罪了一个农村代表,被剥夺继续上中学的权利,只能在家务农,成为一名公社小社员。用现在的有关法律法规来衡量,他当时不过十二三岁,属未成年人,当地就让他当公社社员,从事劳动生产,显然有使用"童工之嫌。次年,他因饥饿难耐偷拔了生产队一根红萝卜  相似文献   

8.
解非  晋娜 《支部生活》2014,(2):43-44
在重大场合,莫言总是西装笔挺,而私下里他还是喜欢穿中式唐装。他走路很急,风风火火。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他显得很随和,十分配合地协助记者装上了微型麦克风,调整座位时还不忘把自己的茶整齐。"没有具备一定价值的作品,也就谈不上具备一定价值的作家",这是翻译家卞之琳先生在他翻译的《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出版引言中写的第一句话。尽管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已经过去了一年,但他仍然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莫言本人对很多看起来显然是"过度解读"的评论似乎并不介怀,他只是喜欢自己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9.
<正>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做客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时,讲了两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莫言说:"第一件,我的一个亲戚,他平常谈到社会,是义愤填膺;提到腐败,是痛心疾首。去年正值他的一个孩子中考,缺5分没能进我们县里的重点中学。他找到我,说这个你一定要帮忙,就差5分,无论如何得让孩子上重点中学,我们不怕花钱,该送就送。"莫言非常了解这个亲戚,于是"我就刺儿他,我说你每次见到我,都痛骂腐败,痛骂贪官,你让我  相似文献   

10.
国事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10月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说。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瑞典文学院认为,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的一天,管谟业见同学买了瓶钢笔水,便说:"这么一点儿,我一口就可以喝掉。"说完,管谟业拧开盖儿,一仰脖子喝了个精光。1981年秋,河北保定的文学期刊《莲池》在头条位置刊发了一篇题为《春夜雨霏霏》的短篇小说,作者署名"莫言"。2012年10月11日晚上7时(北京时间),瑞典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相似文献   

12.
莫言50多年前出生的山东高密大栏平安庄的老宅子,如今已经破得不像样子了。莫言虽是无所谓的态度,近日,其家乡政府却看不下去了,要替其修缮一新。当然,家乡政府不是活雷锋,正试图把莫言旧居纳入当地的旅游产业,使之成为山东千里民俗旅游的景点。而就在前不久,莫言文学馆也刚刚揭幕。莫言对此显得  相似文献   

13.
所谓"泡沫文化"即虚假的、虚幻的文化繁荣现象,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现实生活中种种颠倒、虚幻影像的直接反映,二是文化市场的虚假繁荣."泡沫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影视、学术、文学和网络等方面,对青少年乃至成人都产生了很大的危害,"泡沫文化"产生的原因有社会、文化需求、体制等方面.因此,需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体制建设以及发展文化事业,防治泡沫文化的蔓延.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14,(3):59-59
正选自《新浪博客》"莫言在东亚文学论坛上的演讲"。他说,一百多年前,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曾提出科技救国的口号,三十多年前,中国的政治家提出科技兴国的口号。但时至今日,我感到人类面临着的最大危险,就是日益先进的科技与日益膨胀的  相似文献   

15.
莫言50多年前出生的山东高密大栏平安庄的老宅子,如今已经破得不像样子了。莫言虽是无所谓的态度,近日,其家乡政府却看不下去了,要替其修缮一新。当然,家乡政府不是活雷锋,正试图把“莫言旧居”纳入当地的旅游产业,使之成为山东千里民俗旅游的景点。而就在前不久,莫言文学馆也刚刚揭幕。莫言对此显得很无奈。  相似文献   

16.
"梦"是人在睡眠中产生想象的思考、影像及至发声。每个人都会做梦,梦到(见)一些或喜或悲或惊或忆的虚幻。那么,不可当真的"梦"能有境界吗?有的。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与其人平时残留在大脑和外界的刺激有关,即与做梦人的生活、生理、思想及信念有关。成语同床异梦,就是  相似文献   

17.
广告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最初以"购物指南"身份出现的广告,随着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品味不断提高,渐渐代替本应成为竞争主体的商品使用价值和质量,成为商场激烈竞争的"主角".这导致了广告的多样化、风格化,越来越精美,越来越煽情.广告已经不单纯是一种商业行为,而是渐向一种更富内涵的文化转向,成为一种提供人文内容、审美欣赏,满足消费者在虚幻感觉中实现自我的诉求,以激发消费欲望并使之合法化的文化现象.广告从"购物指南"到"文化现象"的华丽转身,在丰富其自身内容与魅力的同时,引领消费者进入虚幻的"同体验"追求,刺激非理性消费,造成消费者的迷失.这是应当引起注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大权力导致的大腐败,让人痛恨;而小权力导致的小腐败,也同样令人憎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做客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时,讲了两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莫言的一个亲戚平时谈到社会不公现象时,总是义愤填膺;提到腐败现象,更是痛心疾首。去年,亲戚的孩子参加中考,比县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低五分。他找到  相似文献   

19.
声音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瑞典文学院日前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委员会的授奖词称,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许陈静 《理论导报》2012,(12):60-61
瑞典当地时间2012年10月11日13时(北京时间11日19时),注定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彼得·恩格隆德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诺奖,令中国文学界为之沸腾,也让亿万国人备感兴奋!正如中国作协一位负责人所说,莫言获奖表明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正在发生着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中国文学与世界的对活,也正在非常有力地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