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杨艳 《当代世界》2008,(9):36-38
2004年5月1日,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五国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随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被确定为2007年第二批入盟候选国;西巴尔干五国也在加快入盟达标的步伐。欧洲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整合,通过北约和欧盟几乎同时进行的东扩得以实现。这次整合,以具有“回归欧洲”情结的东欧国家为主角,以和平的方式在两个属性不同的联盟机构中进行,  相似文献   

2.
郑辉 《工会博览》2004,(11):77-77
●1日,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10国正式加入欧盟。 ●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离京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比利时、意大利、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五国及欧盟总部进行正式访问。  相似文献   

3.
纲领题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译者按]阿尔弗雷德·兰普(Alfred Lampe 1900-1943),波兰工人运动杰出领导人,1929年起任波兰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是在苏联成立的波兰爱国者联盟领导人之一.1938年共产国际以"奸细混入"为名,强行解散波兰共产党,大多数党的领导人被杀害,兰普因被国内资产阶级政府监禁而幸免于难.1943年兰普在苏联期间,陆续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一些对战后波兰如何重建的思考,后被称为"政治遗嘱".兰普逝世后,该手稿曾长期保存在其夫人手中.19世纪60年代,时任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的亚当·沙夫奉指示对其手稿整理后,存于党中央档案馆.  相似文献   

4.
德国《明镜》周刊2004年第18期以《我们需要坚强的神经》为题发表了该刊记者对波兰团结工会前领导人莱赫·瓦文萨的谈话记录。瓦文萨谈了他对欧盟东扩、波兰与西欧特别是德、法两国的矛盾及其发展前景的看法。其中,他对自己在东欧剧变中所起的作用仍自鸣得意。现将其主要内容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5.
去年5月,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同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举行了高级首脑会晤,双方就两国关系问题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发表了《中苏联合公报》。这次历史性会晤,标志着中苏两国在经历了长达30年的敌对和隔阂之后,实现了国家关系正常化,同时中苏两党的关系也随之正常化。两国结束过去,开辟未来,走到了一个新起点。今年4月下旬,李鹏总理应邀对苏联进行回访。当此之际,概括回顾两国过去所走过的一段曲折历程,分析其变化情况,并对今后发展的前景作些展望,这不仅对珍惜和维护已经取得的成果,而且对将来中苏关系的更进一步的开展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非苏联模式思潮研究》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法西斯战争结束以后,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个人民民主国家都面临着"在适合于各国的情况下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三国的改革领导者、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形成一股有深远影响的非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思潮.它们是当代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值得高度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提出的外交政策新思维,不仅在世界范围引起巨大震动,而且也带来联邦德国同苏联关系的显著变化。曾几何时,由于西德政府不顾苏联再三反对,坚持在西德部署美国新式中程导弹,引起苏联方面的强烈反应;又由于科尔总理失言,把苏联领导人某些作为同纳粹分子戈培尔相比,使苏联几乎中断了两国间全部官方交往。而自1987年以来,两国关系明显地出现拼弃前嫌、着眼未来、加强实际合作的良好发展势头,两国之间的外交往来也异常频繁,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7月西德总统对莫斯科的访问和今年1月苏联外长对波恩的访问。在新近这次访问中,两国不仅一致表示要赋予两国关系以"新的质量",而且还在两国外长和负责官员之间建立了一种对西德来说只同少数友好国家才有的定期政治磋商制度。两国还延长了双边经济合作协定,使其有效期延伸到21世纪。苏联外长表示,要用"新思维"对两国过去的交往作出"新的解释",西德外长也强调,  相似文献   

8.
波兰对外战略转型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欧洲的代表 在美英两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前之后,波兰毫不在乎法、德、俄三个欧洲大陆大国反对这场战争的态度,紧紧跟随美英两国的节拍在全球外交舞台上大出风头。一时间,波兰似乎成为美国全力扶植的对象,作为“新欧洲”的代表用以取代以法德两国为首的“老欧洲”。对美国的刻意栽培,波兰也知恩图报,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最先派遣维和部队跟随美英联军进入伊拉克。对于波兰的两肋插刀,美国也投桃报李。不仅将战后的伊拉克划出五分之一让波兰为首的多国部队来管理,而且小布什在参加八国峰会之前,先到波兰进行访问以示谢意。波兰决策者这一系列的举动和目标表面上看来并没有什么大可指责的地方,他们这样做似乎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南斯拉夫的关系在国际共运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在中苏关系恶化前,中国在对南关系上与苏联保持一致;中苏关系恶化后,南斯拉夫与苏联一道成为被批判的修正主义对象。1968年,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后,中南双方都担忧会遭到苏联的武装入侵,由此开始接触并且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开展合作。根据南斯拉夫外交解密档案,中南关系的正常化可以分为破冰期、试探性接触期、高级代表团互访、领导人互访四个时期,推进中南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对于社会主义认知的变化以及中南国家利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1月30日和12月1日,由中国共产党和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共同举办的第四届中俄政党论坛和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第五次会议分别在北京举行。两党两国领导人分别致贺,两党高层领导人出席,凸显中俄执政党交往对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重要作用。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会议和中俄政党论坛是中国共产党与统俄党机制化交往的重要内容。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会议是两国执政党就两党两国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新华社记者范元特供本刊专稿,他今年6月间参加了赵紫阳同志东欧五国之行的采访报道工作。"近距离采访" 下了几天的雨,终于停了。空气凉爽,清新。赵紫阳同志6月4汀下午飞抵华沙,开始对东欧五国进行历史性的访问。自从先遣记者组到达波兰首都后,大家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处于"'临战"状态。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肩上的担子,赵紫阳同志是30年来出访东欧五国的第一位最高中国领导人,琪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9年4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捷克布拉格发表演讲,表示“美国有道义上的责任倡导无核化世界”,呼吁世界逐步消除核武器,主张在一年之内召开有关核武器的领导人峰会;奥巴马还同时表示愿意在伊朗放弃核计划的条件下放弃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基地。俄罗斯学者将奥巴马的这个倡议戏称为“奥巴马的布拉格之春”。  相似文献   

13.
Q上校信箱     
河北石家庄陈舰最近有消息称俄罗斯要退出冷战时由苏联和美国签定的《中导条约》,并称此举将是俄罗斯为应对北约东扩和“橙色革命”而在军事上目前可能采取的最有效措施。希望贵刊能介绍一下该条约的内容。答:冷战期间,美苏军备竞赛、特别是核竞赛不断升级,两国领导人也深切地感受到在核战中不会有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是战后欧洲共产党的国际性机构。它成立于1947年9月,由苏联共产党、南斯拉夫共产党、波兰工人党、罗马尼亚共产党、保加利亚工人党、匈牙利共产党、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法国共产党和意大利共产党组成。情报局成立时明确规定,其任务是组织各党之间的经验交流,必要时,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配合各国党的活动。情报局的总部先设于贝尔格莱德,后迁移至布加勒斯特,并出版机关报《争取持久是平,争取人民民主!》周刊。  相似文献   

15.
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个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这个问题各自作了努力的探索,形成一股较为重要而富有深远影响的非苏联模式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在波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0月在武汉大学召开了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的国际学术会议,在会上波兰左翼学者哈卜·维克托(Hab Wik-tor)提交了题为《马克思主义在波兰》的论文,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波兰历史上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苏东剧变后的发展情况。论文主要内容如下。一、波兰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态度波兰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保持极大的兴趣。由于有关中国的文献和信息的缺乏,波兰一些人认为,中国的领导人正在把中国引导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我们却认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是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世界》2008,(1):45-45
11月16~26日,应英国英中中心、波兰民主左翼联盟党、欧洲社会党、欧洲左翼党的邀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张志军率中共代表团访问了英国和波兰,并赴保加利亚和捷克出席了欧洲社会党理事会会议和欧洲左翼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8.
罗伊·梅德韦杰夫谈苏联历史和俄罗斯当前政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经济战略》杂志2005年第5-6期发表了该刊主编亚历山大·阿格耶夫对俄罗斯历史学家和政论家罗伊·亚历山德罗维奇·梅德韦杰夫的采访,题为《史学:无法无天的15年》。梅德韦杰夫在谈话中对俄罗斯15年来的史学研究状况和问题、苏联解体的原因和苏联主要领导人的作用、俄罗  相似文献   

19.
一、二十国峰会召开 倡导改革促增长 9月5日-6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岗位。会议闭幕时,峰会发表了《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领导人宣言》。宣言指出,刺激增长和创造就业是该集团的优先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亚太地区的历史状况 与问题的提出 从美苏两国领导人正式宣布两国之间的冷战正式结束以来,巳将近五年了。把这五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的状况与五年前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世界发生了令人注目的变化。在这其中一个戏剧性的事件,就是冷战的一方当事者——苏联,作为国家本身消失了。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