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鱼木寨是鄂西南清江流域的传统土家族村落,其著名景观古碑林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展现了土家族村落对中原汉文化与审美境界的认同,也为土家族村落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2.
刘琼 《前沿》2009,(8):112-115
土家族服饰在土家社会制度的更迭、强势文化的渗透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从款式、面料质地、制作以及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变迁趋势更加现代化、流行化。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传统土家族服饰在其变迁过程中,民族文化内涵却在逐步淡化。  相似文献   

3.
湘西文化特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具有受动自足性、社会群体性、娱乐审美性,这些特性在与汉民族文化的长期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为例,深入挖掘了土家族文化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阐述了把土家族文化融入土家族地区思想道德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论证了运用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现代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加强民族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竹枝词是源自土家族民歌的诗体艺术,以独有的"陈风俗"、"概习尚"、"表土物"功能成为土家族民间文学研究的首选对象,现今存续的竹枝词考察无疑都是从诗体创作与民俗审美两个方面来确立竹枝词在少数民族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立足于竹枝词的传播演进历程及其经济参与的历史脉络,具体分析土家族竹枝词传播地域的经济贸易主体、传播内容的经济文化分流以及传播途径的经济资源供给现象,审视少数民族古代文学传播与发展的社会经济动因,揭示经济生活与文学活动的共生、共震、共源关系。  相似文献   

6.
土家族傩戏作为一种古老的戏曲音乐艺术形式,独具其民族音乐文化的特征.它本身的发展是适应历史的要求,当世界已经改变,如何保护和传承古老文化艺术就成为我们当今一个重要的课题.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不同的艺术形式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现代艺术形式“百家争鸣”,土家族傩戏在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必须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艺术文化的审美需求.本文通过对土家族傩戏艺术文化特征的研究,希望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良好的发展和繁荣作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7.
张立 《湖湘论坛》2005,18(2):75-76
土家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丰富多彩。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以发展的和全局的眼光实施土家族传统文化建设 ,把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 ,在保护的前提下 ,把经打造的土家族传统文化精品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王希辉  余平 《前沿》2009,(8):108-111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土家族及其先民积累并创造了内涵丰富的生态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家族生态观:即和谐利用自然的观念、强烈保护自然的意识和适度改造自然的思想。土家族生态观的内在结构,是土家族及其先民认识和改造自然历史的再现,也是土家族及其先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归纳、总结与凝练。深入分析和挖掘土家族生态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贵州土家族分布区域变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明两代土家族在贵州省曾有广大的分布区域,清初以降,分布在黎平、锦屏、平塘县通州一带和黔中地区的世居土家族相继消失。本文延引《百苗图》等贵州地方史志有关记载,对贵州土家族的历史称谓及分布区域变迁情况进行初步考证,借以反映土家族分布区及贵州民族分布区在近两百年来变迁过程之一斑。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的形成及其发展轨迹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史的长河中,土家族同其他任何一个民族一样,是一个能动的历史因素,有其自身的形成和发展变动轨迹。笔者就近年来数度前往川东土家族地区实地调查所得资料,对这一问题作一粗浅论述,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左右着一个民族的思想和意识,影响着民族社会的发展。本文以比较典型的土家族村寨的矍氏宗族的祭祖活动为例,对湘西土家族的祖灵信仰进行剖析,从中可以窥视土家族传统文化一斑。  相似文献   

12.
土家族族体形成,从50年代起一直是土家学研究者研究的热门论题,至今仍众说纷纭,讨论颇多,定论较少。本文就此对历年学者的关于土家族族体成分、族体形成时期、古代社会性质和分期、形成时期的聚居地域以及“土家”称谓等问题的探讨进行了综述,并对有关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3.
彭士愁是土家族先民毫无疑问 ,其后裔是土家族的一员也勿庸置疑。然而 ,关于彭士愁原本的族属与来源 ,学术界长期众说纷纭。本文先对各家意见作了简要评述 ,进而提出 :彭士愁源于盘瓠蛮 ,很可能是从渝东南彭水迁来的。  相似文献   

14.
炸龙源于德江土家族对龙的信仰,德江土家炸龙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及文化意义的民间活动。炸龙包含扎龙、起水、亮龙、送帖子、入户舞龙、送龙宝、炸龙、烧龙仪式及祈福彩语。法律人类学视阈下土家炸龙反映了德江土家族信仰和禁忌体系的象征性符号演变、自发秩序与建构秩序的博弈、民间权威与纠纷解决互动以及权威体系变迁中的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平衡。社会转型中德江土家炸龙也面临着利益过度追逐、自发因素受限以及风险危机等问题。避免炸龙的"越轨",提出规范引领提升土家文化自信,法治保障推进土家炸龙文化发展,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重塑土家炸龙的新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哭嫁习俗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和内容凸显出土家族女性智慧。从教育人类学视角来看,"哭嫁"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蕴,其"关系互动"的过程体现出教育有序化之特色,并在彰显教育自觉性的同时,担负着个体社会化和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承的功能。"哭嫁"作为非制度化教育形式,对如何实施制度化教育、学校教育发展以及学校课程设置等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炸龙是贵州省德江地区的土家族的传统民俗活动,传统炸龙活动包括一套完整的宗教仪式,而炸龙仪式中的重要环节"炸龙"明显带有体育活动的竞技性和表演性功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德江土家族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发生了巨大转变,炸龙活动的祭祀意义已经逐渐丧失。在当代,炸龙作为体育活动的功能日渐显现,民族体育成为了德江土家族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借助于体育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炸龙活动的开展不仅带来了广泛的文化交流,更促使了民族文化自身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民族思想,全面反映了邓小平对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和民族工作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和民族工作上必须遵循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由此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邓小平民族思想涵盖了民族平等论、民族发展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论、民族改革论、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论等。对于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繁荣发展,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而多元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把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与防范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预警和防范机制是民族地区政府应对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环节。文章探讨了建立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和防范机制的可行性及现实依据,并针对如何建立健全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并利用人口普查资料,主要从定量的角度对土家族传统婚姻文化在当代的变迁进行研究。认为,当代土家族婚姻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为族际通婚和通婚的空间范围有所扩大,近亲婚配在逐步减少;未婚比例大幅度下降,而有配偶率则大幅度上升;早婚有下降的趋势,初婚年龄则呈上升趋势;离婚比例有所增长;择偶标准和方式更加多样化和具时代特征;婚姻仪式简约化;等等。土家族婚姻的变迁带来了家庭的一系列变化,但并未动摇传统家庭的基本结构,传统家庭的相对稳定是土家族社会在当代保持稳定的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论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宗教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同时也反映在宗教领域,并通过各种宗教现象与行为表现出来。文章在剖析当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所存在民族宗教问题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这对于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维护城乡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