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江林 《统一论坛》2002,(3):16-17
1995年前后,台湾执政的李登辉,深恐岛内厂商大量转移大陆设立生产基地会影响台湾经济发展后劲,提出“戒急用忍”政策,采取种种手段限制台湾厂商西进,而鼓励他们“南下”东南亚投资,并提出将台湾建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大饼。但随着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风暴,大批台商在东南亚的投资血本无归,所谓构建“亚太营运中心”随之化为泡影。相反,那些敢于到大陆吃第一份螃蟹的台湾厂商却获得巨大的成功。其中如统  相似文献   

2.
沸沸扬扬的台湾“大选”尘埃落定,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于3月18日当选台湾地区新领导人。这给人们带来深切的担忧──但愿不要成为灾难。人们的担忧来自陈水扁一贯的“台独”主张。陈水扁在竞选中仍然宣称。“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互不隶属、互不统治、互不管辖的国家”,仍然高喊“台独万岁万万岁”。陈水扁的这种“台独”主张,将给未来的两岸关系和今后台湾的发展投下阴影,给人们带来危害。只要陈水扁一天不改变“台独”主张,台湾就一天得不到安宁。陈水扁为了安抚台湾民众,争取支持,在选战后期作了…  相似文献   

3.
“亚太营运中心”是去年台湾当局制定的《振兴经济方案》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所谓“亚太营运中心”指的是亚洲太平洋区域的经济中心,它包括产品的研究制造、人员培训、经济管理、航海货运转运及分装配送、航空货运及旅客转运、货物快递转运、电讯传输、媒体事业和金融等九项内容,目的是要把台湾建设成一个高度自由开放、真正符合国际规范的经济社会,使台湾成为一个投资的乐园.这个目标确实相当宏伟,被台湾当局视之为“跨世纪的大战略”.可是,这一口号喊出来以后,岛内民众关心的却很少,“国策顾问”赵耀东先生则不无讥讽地说:“现在高喊亚太营运中心,自我陶醉的成份多,就像小孩唱小调,自己不知道自己唱的是什么调.”赵先生的评价虽然比较尖刻,但笔者还是比较赞同.从台湾的现状出发,“亚太营运中心”的口号至少目前是在“自我陶醉”,是在唱高调,其根据有五:  相似文献   

4.
檀江林 《台声》2002,(6):16-18
从“亚太营运中心”到“全球运筹中心”1995年前后,台湾李登辉当局为阻挠岛内厂商大量转移祖国大陆设立生产基地,制定“戒急用忍”政策,采取种种手段限制厂商西进,而鼓励他们“南下”东南亚投资,并进而提出将台湾建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但随着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风暴,大批台商在东南亚的投资血本无归,所谓构建“亚太营运中心”随之成为泡影。相反,那些敢于到大陆吃第一份螃蟹的台湾厂商却获得巨大的成功。其中如统一、顶新、旺旺、汤臣等集团不仅在祖国大陆站稳脚跟,获利丰硕,而且也成为最受大陆欢迎的品牌。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今年初,台“行政院”正式批准“亚太营运中心”规划,其中把建立区域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做为“亚太营运中心”的六大功能中心之一。其具体规划为,中短期推动台湾成为区域性的筹款中心,中长期目标则是扩大资本市场,成为债券、股票的国际交易中心,并将新台币国际化。这一举措是台当局推动其经济升级及金融改革的需要,但由于台经济腹地的狭小和面临亚洲其他金融中心挑战,这一规划将面临很大障碍。 根据当局的计划,台湾拟建的“区域金融中心”是采取纽约东京模式,即将国际金融市场与岛内金融市场加以分离,在台湾登记办理国际金融业务的银行只受台当局颁布的“国际  相似文献   

6.
8月14日,李登辉在台湾“国民大会”就代表所关切的台湾经济发展前景和两岸经贸关系问题作总结时,提出“以大陆为腹地来建设亚太营运中心的论调必须加以检讨”,并要求财经部门制定限制台商投资大陆的相应办法等.就是说,李登辉又在挥舞大棒、限制台  相似文献   

7.
张天明 《台声》2004,(4):13-17
3月20日晚9点多,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陈水扁以微弱优势当选。然而,台湾社会乃至国际社会都暂时没有接受这个结果,陈水扁当选的“合法性”受到广泛质疑,泛蓝军更是提出“选举无效之诉”。岛内媒体和法新社等国际媒体忧心忡忡地表示,由于“大选”揭晓却未落幕,蓝绿对抗加剧,台军军  相似文献   

8.
有"跨世纪的经济建设工程"之称的"亚太营运中心",已被台湾当局鼓吹了好几年了。它的首倡者肖万长在1994年初曾明确地说:"此乃台湾跨世纪的大战略,今后十年、二十年靠什么吃饭,胜负在此一搏。"今年1月,"行政院长"连战又进一步表明"推动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是我们顺应世界政治经济潮流唯一的选择。"那末,什么叫"亚太营运中心"?它是怎样产生的?其发展前景又将会如何呢?  相似文献   

9.
李登辉发表检讨“以大陆为亚太营运中心为腹地”的讲话后,台湾当局大举紧缩大陆经贸政策,设置两岸经贸障碍,极力限制台商赴大陆投资。这一做法,充分暴露了台湾当局“假缓和,真对抗”、“假统一,真分裂”的真实面目。手法多样台湾当局于去年8月下旬开始紧缩大陆经贸政策,其主要手法有:(-)改变以大陆为腹地发展亚太营运中心的经贸政策,改采“南向推动”、“台湾优先”。李登辉及其他高层人士出于多种政治目的,曾多次宣示要以大陆为腹地发展亚太营运中心,但李登辉“就职”并改组“内阁”后,却出尔反尔。8月14日,李登辉在“国民…  相似文献   

10.
自1993年7月1日台湾当局公布“振兴经济方案”,将“亚太营运中心”的筹设作为台湾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之一后,引起了岛内外的关注.一年多来,台当局十分着力于这方面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步骤和措施加以推行.  相似文献   

11.
李立 《黄埔》2007,(6):10-13
今年以来,陈水扁当局在“台独”路上狂飙。特别是近一段时间,陈水扁当局在继续推进“去中国化”、“台湾正名”的同时,大力推进“法理台独”。其重心在于:一是由陈水扁出面推进的“入联公投”;一是由游锡堇出面推进的“正常国家决议文”(以下简称“决议文”),后者是“台独的政治理论建设”,前者是“台独当前的行动重点”,  相似文献   

12.
(三)"戒急用忍"紧缩两岸经贸1996年8月14日,李登辉在“国民代表大会”上声称,应检讨“以大陆为腹地,建设亚太营运中心”这一“扭曲的论调”,并要求财经部门重定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规模的限制。之后,有关职能部门纷纷制定限制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的措施。9月14日,李登辉出席台湾"经营者大会"时,又提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应"戒急、用忍"。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08,(2):19-19
台湾“立委”选举被认为是3月22日“大选”的前哨战。结果是国民党大胜,民进党大崩败。有国民党人认为,这是台湾民众对陈水扁投下不信任票。这个结果,对两个多月后的“大选”,虽然有一定指标作用,给国民党打强心针,但是选“总统”和选“立委”有很大不同,两党胜负的悬殊比例,未必会在“大选”中重现,因此现在就说马英九可以当选,言之尚早。  相似文献   

14.
李立 《黄埔》2007,(5):8-11
最近一段时间,陈水扁当局的“烽火外交”处处碰壁。第11次图谋加入WHO,再度受挫;中南美洲哥斯达黎加与中国建交,并宣布与台湾“断交”,台湾的“邦交国”从原来的25个减为24个。同时,陈水扁当局强推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先是推出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公投”(“入联公投”),后又直接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致函,  相似文献   

15.
刘红 《台声》2007,(7):24-26
随着今年底明年初的两场选举,以及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政权”结束任期的临近,“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公投”,已成为陈水扁当局极力推出的“政治连续剧”。据台湾舆论估计,歹戏拖棚,闹剧会在9月间联合国年会开幕和初定于今年底进行的“立委”选举时出现“小高峰”,全剧一直要闹到初定明年3月进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换届选举之时。  相似文献   

16.
在各界施压下,台湾当 局同意春节包机,但 又坚持大陆飞机不能飞往台湾、包机须在港澳落地。台湾当局到底算计着什么呢? 陈水扁在2000年竞选的时候,出于反国民党和吸纳中间选票的需要,开出了推动两岸“三通”与直航的支票。然而当选后,陈水扁沿袭李登辉  相似文献   

17.
台湾的“微笑”曲线阮:萧先生,您是陈水扁经济顾问小组的负责人,您看台湾目前经济的主要症结在哪里?萧:主要症结是我们的经济在转型过程中,大家对转型的方向和应该采取的措施没有正确的认识。最主要是当局没有拿准方向,企业界就无所适从。所以,所谓的台湾经济的智库要想出一个非常明确的未来走向。阮:这个走向应该怎样?萧:8 年前我担任台湾经建会主委时提出所谓“亚太营运中心”,就是在全球化经济和知识经济冲击下,台湾要走“微笑”的曲线。“微笑”的曲线就是当你微笑起来时,你两边曲线一边叫做研究发展、创新设计,另一边叫做行销、品牌、…  相似文献   

18.
近日,陈水扁出席“独”派团体活动时,抛出完全否定“四不一没有”承诺的“四要一没有”,岛内为之哗然。陈水扁提出的所谓“四要一没有”即“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新宪,台湾要发展;台湾没有左右路线,只有统独问题。”同时宣称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是最好的名字。”从2000年的“四不一没有”到如今的“四要一没有”,让世人不难看出陈水扁的承诺是假,大搞“台独”、推进“法理台独”是真。  相似文献   

19.
台湾“大选”已于3月18日结束。民进党籍候选人陈水扁当选,国民党遭到惨败,丧失执政地位,以宋楚瑜为代表的在野势力通过选举得以壮大,成为台湾政坛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台湾政局将进入一个更不确定的复杂局面,两岸关系则出现不利于和平统一的严峻形势。但是,不管什么人当选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谁要搞“台独”,将是自寻绝路。  相似文献   

20.
李立 《台声》2006,(2):12-12
陈水扁元旦讲话一出,岛内各界同?谴责,李敖甚至骂陈水扁的讲话是“放屁”。陈水扁大放“独”言,其两岸政策不是进步,而是倒退。且让我们看看陈水扁元旦都放了哪?“独”话。陈水扁重谈“台湾主体意识”。 说什么“台湾是我们的国家,土地面积3万6千平方公里。台湾的国家主权属于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