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阿尔贝·加缪是当代法国的重要作家,具有世界声誉。他的作品在我国拥有不少读者。可是,对加缪的研究还显得十分薄弱。本刊组织的这一《加缪研究专辑》,目的在于进一步介绍和分析这个具有独特思想和风格的作家,以飨读者。专辑第一部分是四篇论文。《〈局外人〉》,荒诞的言语》细致地剖析了加缪的代表作的语言,从统计的方法的入手,指出这些手法的效果,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荒诞人生底蕴的深层探索》研究了加缪以“荒诞”为主题的三部曲,描画了《局外人》到理论著作《西绪福斯神话》,再到剧本《加里古拉》的发展脉络。《笑声中的忏悔》评价了中篇小说《堕落》,作者从主人公的笑挖掘下去,探索人物的灵魂,并指出加缪的意图。《加缪哲学思想简介》主要分析《西绪福斯神话》的哲学内容。四篇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加缪的创作和思想。专辑的第二部分是一组译文。《戏剧家——加缪》指出戏剧是加缪偏爱的领域,加缪通过各种题材力图创造当今时代的悲剧。《〈局外人〉》的心理学》的作者从自身的写作特点出发,欣赏加缪的内心分析。《自然、人道主义、悲剧》认为荒诞概念是悲剧性人道主义的一种形式。《一个模糊的世界》分析了加缪的短篇小说集,深得其中的奥秘。《〈鼠疫〉评注》指出这部小说的象征意义和现实精神。《倨傲的忏悔》分析了《堕落》的主角与俄狄浦斯的相似。这几篇译文对加缪的小说、戏剧和创作值倾向进行了颇有特点的分析,可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人的自由问题是莱布尼茨哲学中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他在他的著作《神正论》中把自由与必然的问题看成是理性的两大迷宫之一,并认为它“困惑着几乎整个人类”。而“自由”既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又是他整个哲学的目的。他在《存在主义是一  相似文献   

3.
加缪的神话意识体现在对神话传统精神的继承和新神话的延续创作上。加缪对神话传统的继承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一是直接引用神话中的元素和典故;二是提炼神话涵义投射于作品之中;三是神话成为一种意象,内化为作家的思维范式。《局外人》以其对文明的挣脱与反抗,演绎了新时代的人类回归自我的神话。  相似文献   

4.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意义在于展示21世纪共产主义运动的光明前景.中国以创造性的劳动推动了21世纪世界共产主义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深层原因在于,许多中国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毕生的目标和生命的意义.本文探析了什么是共产主义、如何判定苏联社会主义的性质、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和列宁的社会主义观等问题,进而揭示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借鉴意义.共产主义是一种取代所有对抗性社会经济形态的社会制度,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创造性的工作、自由支配时间和实现按需分配来保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正在走向"自由王国",其前提是将人从全面异化中解放出来.苏联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一种"突变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初期理想模式的过渡性理论与实践,体现了列宁的社会主义观在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以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借鉴了苏联几十年的建设经验及教训,中国将成为未来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5.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意义在于展示21世纪共产主义运动的光明前景.中国以创造性的劳动推动了21世纪世界共产主义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深层原因在于,许多中国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毕生的目标和生命的意义.本文探析了什么是共产主义、如何判定苏联社会主义的性质、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和列宁的社会主义观等问题,进而揭示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借鉴意义.共产主义是一种取代所有对抗性社会经济形态的社会制度,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创造性的工作、自由支配时间和实现按需分配来保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正在走向"自由王国",其前提是将人从全面异化中解放出来.苏联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一种"突变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初期理想模式的过渡性理论与实践,体现了列宁的社会主义观在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以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借鉴了苏联几十年的建设经验及教训,中国将成为未来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Taylor和Cameron(1987)在其著作《分析会话》1中批评会话分析学家用言语行为理论把会话看成是可以切分、受规则支配的、有序的言语活动。他们用下棋作了一个比方,说一盘棋中每一颗棋子都有一定的走法,但这与整个一盘棋的走法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同一系统中,一套较低层次系统的规则不能够映射一个更高的规则系统。表面上看,他们的这种看法不无道理,但在笔者看来,他们是想通过一种看得见的“规则”来否定那些看不见的“规律”。他们反对的是将人类的言语活动,特别是会话,也看成是可…  相似文献   

7.
荒诞戏的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时代的荒诞戏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法国剧坛上出现了一批惊世骇俗的新剧目。这批剧目,以其支离破碎的戏剧情节,莫衷一是的舞台形象,语无伦次的人物对白和令人费解的题目、主旨,震惊了一向以猎奇附新著称的巴黎观众。人们议论纷纷,褒贬所致,犹如天壤之别。不过引人深思的是,大部份人虽然在口头上叫苦不迭,认为“不知所云”,但在心灵深处却引起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共鸣:“真是荒诞的时代,荒诞的戏剧!”  相似文献   

8.
宇宙纪元的十月一战后新的一代苏联人进入了宇宙时代的生活。青年人有时很难想象,四分之一世纪以前,既没有卫星,没有宇航员,也没有到月球、火星、金星的飞行。而仅仅有对这类飞行的幻想,许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抱有的幻想。有一位诗人说得很正确:“我们来到世上,为的是把神话变成事实……”正是我国人民开始了宇宙世纪的读数。当地球上的亿万人知道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那一天,那个时刻才初次触及宇宙  相似文献   

9.
旅行的意义不在于占领多少个景点,拍多少张照片,买多少纪念品;而在于你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多少个心跳的瞬间,以及发现了多少个不一样的自己。这是一次低调的旅行,廉价的大巴车和小旅馆成为孙敬文旅途中的首选,在旅游胜地爱琴海边,为了省下昂贵的住宿  相似文献   

10.
黄芳 《法国研究》2000,(1):151-159
作家,艺术家,政治家……如此多的称呼并不能概括安德烈·马尔罗的全部天赋。这个天生爱冒险的人,二十几岁就在印度支那等地目睹了那里的革命斗争,回国后写出了《王家大道》、《征服者》、《人类状况》等一系列有关东方革命,尤其是中国革命的小说。而当时他未来过中国。这些作品在法国引起了轰动,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别出心裁地描写了中国革命,还因为他的作品中渗透着两个深刻的主题:荒诞与人道主义。一、世界的荒诞性荒诞原指音乐中的“不和谐”,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有悖情理和规矩,不合时宜,不合理性,不合逻辑。”1荒诞意识自古…  相似文献   

11.
刘海清 《法国研究》2010,(4):35-39,34
加缪在他的文学作品中缔造了一个"沉默"的世界,由此演绎了荒诞与反荒诞的人生哲学。"沉默"并非意味着被动、封闭的缄默,而是洞开了一个自动、开放、对话与反思交织的多维空间,为创造爱与光明的世界提供了给养。透过母与子、自然与人、上帝与弱势群体等多重"沉默"的关系,他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孤独、苦难、流放、衰老、死亡等有关人类生存的基本主题,体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困惑与道德良知,试图找到人类走向幸福和尊严的真理。  相似文献   

12.
安德烈·马尔罗对人类境遇的哲学探究贯穿其一生的文学、艺术创作和政治生活。自身经历、时代和伟大人物的影响促使他走向了对人的存在的哲学性探索。人的存在是悲剧性的。个体总是尝试使用各种方式摆脱人的存在的荒诞,唯有艺术才是最佳的超越方式。  相似文献   

13.
边芹 《新民周刊》2012,(19):74-76
与他们向我们吹嘘的正相反,思想自由绝非他们所长,而是他们相比中国人更缺乏的。但神话及其滋生的难以抵御的武器,还真在几百年中把真实消灭了。  相似文献   

14.
陈岚 《新民周刊》2022,(5):79-79
血缘伦理观念与城邦伦理观念的冲突,欢宴和杀戳的并峙,秩序与正义的探索,善与恶、自由与约束、生与死、存在与虚无的对立统一是爱尔兰神话的主题。今天大家都知道宙斯、赫拉、赫拉克勒斯等古希腊众神和英雄,但有多少人听说过伟大的爱尔兰勇士库呼兰?如果我们至今仍然沉迷于特洛伊战争的故事,爱尔兰图雷原野史诗般的战斗只有少数人知道。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菲律宾原住民族阿拉安人主位式的神话观。笔者通过五次参与式田野调查,深入民都洛岛山区,搜集当地阿拉安人"活形态"的洪水神话、创世神话,调查原住民的神灵信仰。本文首先介绍了阿拉安人及其神话的基本情况;然后从学术史的角度回溯了"神话观"在民俗学研究中所涉及到的理论和方法;接着重点论述了阿拉安人把神话视为想象的、地方性的历史,作为当地重要的、神圣的"地方性知识",进行朴素而真实的讲述;最终提出神话在阿拉安人中是作为地方性的、神圣的历史而存在的,是原住民理解世界起源、人类起源、本民族起源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是原住民"地方性知识"系统中不可缺失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6.
略述罗朗·巴尔特的符号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远在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在他的《人类理解力论》的最后一段(Ⅳ,21,4)里就用了 semiotica 这个词,意指“符号的理论”。他认为符号论的任务在于考察符号的性质。人的心灵要理解事物或要把他  相似文献   

17.
中德关系中的“西藏问题”及其历史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公众对西藏的高度关注和诸多误解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心理根源,即关于旧西藏的"香格里拉神话"。探险是二战前德国保持对西藏地区"接触"的主要形式。德国探险者制造了一个德国版的"西藏神话",并渲染了中国关于"西藏问题"的"负面形象",深刻影响了德国公众在西藏问题上的心理结构。我们要更加重视"基础性"的工作,争取利用有效方式破除西方人意识中的"香格里拉神话",告诉西方公众一个真实的西藏。  相似文献   

18.
此文作者从隐喻一词在希腊语中的本义(metaphorai:转变,移动)出发,指出隐喻中被转移的并不是文本的意义,而是读者赋予文本的意义,读者在转移文本意义的同时,也转移了他对文本作者形成的概念,文本作者变成了“我们在阅读中创造出来的虚构人物”。因此,阅读构成的意指活动和精神分析中的转移一样遵循着相同的法则:欲望法则。读者应该意识到,他是把自己的想象投射到了文本上,是出于本性而解释文本,只有这样,隐喻以及它所提示的转移才能使读者成为他自己,才能确认作者的他人身份,隐喻转移才能成为一种丰富文本意义的引人入胜的游戏。  相似文献   

19.
尹勇 《新民周刊》2012,(7):96-96
印象里,二手玫瑰乐队曾有滋有味地翻唱了一把叶倩文的《潇洒走一回》。在主唱梁龙东北二人转版的演绎下,歌曲带着戏谑和荒诞的味道。这味道是原版中没有的,这可能才是翻唱的意义吧,它在原作的基础上表现出了新生命力,尽管有人说这是荒腔走板不着调。算起来我是《搏击俱乐部》之前大卫·芬  相似文献   

20.
《韩山拾得———韩国古代文化与中国的影响》一书已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作者高伟浓系暨南大学教授并兼任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该书作为暨南大学 2 11工程“中外关系史与华侨华人”的项目成果 ,可以说是中国学者对相关课题研究进行的一次尝试。《韩山拾得———韩国古代文化与中国的影响》一书计有 2 6 6万字 ,除序文、前言和后记外 ,共分为 4章进行了论述。其中 ,第一章对韩国神话与中国神话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神话不是信史 ,但神话在人类的历史上确实曾存在过。它反映了人类社会早期的心理和思维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各民族文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