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乔清举,男,1966年出生,河南禹州市人。南开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阶段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早稻田大学文学院,师从北京大学朱伯崑先生、早稻田大学楠山春树先生、土田建次郎先生,获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1992),1999年晋升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二十世纪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2.
文明河南建设是一项全局性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文化建设在河南的具体化。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推进文明濮阳建设摆在科学发展、赶超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着力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着力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上做文章,着力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上求突破,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唯实》2000,(11)
范建中 ,男 ,194 6年 3月生 ,江苏吴县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行政学院法政教研部主任、教授 ,兼任江苏省行政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党校系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委党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评审学科专家组成员。同时担任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和中国东欧中亚学会理事、江苏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台湾问题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范建中教授多年从事世界社会主义和国际问题研究。 1989年 9月至 1990年 9月 ,由国家教委委派在苏联国立莫斯科历史档案学院作访问学者 ,曾…  相似文献   

4.
试论古代东方文明对西方古典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秀 《理论学刊》2005,(4):107-109
在世界文明史上,希腊、罗马文明起步较晚,但它萌生之后,却迅速腾飞,创造了卓尔不凡的文明成就。究其原因,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它广泛吮吸了东方文化的乳汁,继承了蕴积已达二三千年的东方古国的文明遗产。本文拟对古代东方文明对西方古典文化的影响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2003年7月15日经过事先多次磋商,法国巴黎第八大学历史系教授、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IMES)成员弗雷德·施拉德(FredSchrader)先生到哲学所与所领导和马哲史室的同志进行了座谈,商讨在中国北京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为核心,同时与其他院校和研究单位合作,与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共同成立“中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国际版工作站”,促使我国参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国际版的历史性考证和研究工作。施拉德先生在座谈中介绍了国际版的工作情况,并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和《资本论》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处处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哲学范式;"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哲学范式;"主体选择性"哲学范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哲学范式等。这些哲学范式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在改革艰难期和社会转型期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哲学范式和辩证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嘉宾简介:辛鸣,哲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同时兼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国民教育大学和若干省市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兼职教授,哲学专业、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他多年来致力于以哲学视角研究社会发展和制度创新问题,重点关注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改革、政治发展等诸多方面问题,主要研究领域为制度哲学、政党理论和社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正一所谓"一桩理论公案",是指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展的批判冯友兰先生的"抽象继承法"。冯友兰先生在旧中国、新中国都是哲学大家。冯友兰(1895—1990),河南南阳唐河人,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州大学(今河南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临时主席。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9.
由湖北省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周大仁教授率领的学术交流代表团.应美国加尼福利亚州立大学海沃德分校的邀请,于5月7日至22日访问了美国.访美期间,代表团的专家学者们与美方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周大仁教授、顾杰副教授在海沃德分校商学院给专家学者们分别作了题为《邓小平与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国当代的行政体制改革》的学术报告,并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问题.反响热烈,受到好评.现将他们的报告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建设文明河南,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五位一体”协调发展、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安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三千多年的文明为现代城市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我们理应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在文明河南建设中走在前列。近年来,我们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明安阳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展现新的魅力和风采。安阳先后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文化旅游名城”、“中国魅力城市”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1.
仁专 《求贤》2009,(7):31-32
沈中阳教授,中国现代临床肝移植奠基人,医学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授衔专家。现任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院长、天津市东方器官移植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为纪念其成立30周年,于1996年9月25日至27日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和第七次“中国、中国文明与世界:历史、现实与前景”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李传华、韩泰华、马贵凡教授应邀出席了会议。这次学术研讨会是采取大会发言和分组发言、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开幕式上,有5位学者就中国的文明与现代化、中美俄关系、中国的改革及其发展前景预测等问题发了言,其中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柯作了题为(中国文明的顽强生命力和稳定性是中国沿着改革和现代化道路发展的条件)的报上co季塔连柯所长说,近10年来,中…  相似文献   

13.
当前,深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认识和有效践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其理论与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认知和领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国优秀传统生态哲学智慧、现代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哲学认知;二是通过厘定和明确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以及人与社会等方面的价值关系,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维度;三是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中有效运用系统性、协同性、和谐性等理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谢茂松 《湘潮》2022,(12):31-34
<正>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的关系及其连续性张光直提出,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的连续未断裂的原生道路文明。中国道路不是无源之水,不是平地而起,而是对中国文明史的节节接续与全体贯通,要把握四个历史阶段的接续、贯通。第一,要把握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与改革开放40年的连续性。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前30年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独立、自主地快速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15.
学苑英才     
刘惊海 男 法学教授。1955年3月16日生,北京市人。现任内蒙古自治区法学研究所所长、内蒙古党校副校长、内蒙古行政学院副院长、校(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自治区党校系统教师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内蒙古哲学学会副理事长、法学学会理事、内蒙古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第五届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委员、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和内蒙古讲师团客座教授、中国行政学会理事、《理论研究》杂志编委会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21,(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的最新体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蕴含着许多的哲学理念,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入系统地了解该思想,也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罗浩波 《探索》2012,(6):11-16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型社会文明观,具有"人本、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和平"的文明意蕴及其价值诉求。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文明意蕴的理论诉求,就是要从本质上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规律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文明意蕴的实践诉求,就是要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选择人本、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指正一条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道路。  相似文献   

18.
受命创建中国社会科学院1977年5月7日,中共中央批准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于4月5日递交的《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改变名称的请示报告》,决定“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改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地位同于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论述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含义和意义,从而可以确认有两条道路上的社会主义。第一条道路的社会主义即马克思第一种设想的社会主义,简称西方社会主义,第二条道路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第二种设想的社会主义,简称东方社会主义。按照这样思路,还论述了东方社会主义在中国产生的必然性,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于东方社会主义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资料卡片     
备忘录新一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回顾(七) 13、时间:2004年5月28日主讲:上海财经大学程恩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崇富教授。讲题: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背景:2004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