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冷战后主流国际政治学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在思潮方面主要有“共产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民主和平论”、“第三条道路”、“主权理论”;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有“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全球治理理论”、“国际社会理论”、“国际机制论”、“多边主义”、“现实主义”、“世界秩序新论”;在政策方面主要有“人权外交”、“新干涉主义”、“单边主义”。这些不同方面揭示了各自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预示着未来国际政治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络对国际社会带来巨大冲击 ,各国为了维护“信息主权” ,加大了对“软国力”的追求。网络战是信息时代的重要产物 ,它的出现和发展同样对国际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络对国际社会带来巨大冲击,各国为了维护“信息主权”,加大了对“软国力”的争夺。网络战是信息时代的重要产物,它的出现和发展同样对国际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试论主权原则与人权原则的关系宋小林人权问题是国际社会论争的主要问题之一。就其焦点而言,如何正确处理主权原则与人权原则的关系是其核心所在。一、主权原则和人权原则是主从关系,人权原则首先要遵守主权原则。1945年《联合国宪章》开宗明义地宣告:“我联合国人...  相似文献   

5.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杨闯教授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1期发表的《“人权原则”和“民主原则”对国际关系准则的挑战》一文中指出:冷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将“人权原则”、“民主原则”等国内政治原则运用在国际关系中,严重挑战国家主权原则、主权平等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美国等国以“人权原则”为理论盾牌进行的“人道主义干预”,造成了新的人道主义灾难,其以自己的“民主模式”改造他国的行为,则是与国际关系民主化背道而驰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各国的相互依存加深,同时实力原则和强权政治仍在起作用。应认清国家主权原则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所面临的挑战,以避免“人权原则”和“民主原则”成为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国家干涉别国内政的借口。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对国际“碳政治”这种新型国际政治进行分析,然后剖析了当前国际“碳政治”的博弈形势,最后从国际与国内两个层面提出建设性对策,为中国应对国际“碳政治”博弈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与北极地缘政治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奇松 《外交评论》2010,27(5):113-122
在冷战背景下,北极经历了从军事侧翼到军事前沿,最后变成由美苏核武器系统支配的“军事战区”的演变。从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北极从冷战对抗之地,变成和平、稳定之地。但是,全球变暖尤其是北极地区的气温上升,导致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开采和利用变得便利,北冰洋航线开通也成为一种可能,北极地区又成为地缘政治的热点。北极国家和利益攸关方展开激烈博奔,“冷战”可能再次重现北极妯区.  相似文献   

8.
“政治伦理”问题至今尚未引起理论界的关注 ,这是一个认识和实践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今后 ,我们要从四个方面健全和完善政治伦理规范 :一是尊重民主。人们可以也应当争取和维护自己应有的民主政治权利 ,同时又要尊重别人的民主权利 ,并把追求民主同加强纪律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平等相待。在政治交往中不但要坚持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的统一 ,而且要自觉维护政治平等。三是为政清廉。各级领导干部或国家公务员都必须自觉当好人民的“公仆” ,在其位要谋其政并谋好政 ,严于律已 ,以身作则 ,四是维护主权。特别要注意正确处理维护国家主权和争取个人人权的关系。既要自觉把争取个人人权置于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之下 ,又要努力实现维护国家主权和争取个人人权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培育政治权利制度中健康向上的道德思想,引导价值目标明确的政治文明,稳固社会秩序,服务社会和广大公民,对于干群的良性互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政治权力制度环境建设中的道德培育,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政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关于“国际政治的秘密”的观念,是理解它的一把钥匙。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国际政治的面貌掩藏于“国际政治的秘密”之中,国际政治的基本主体是国家和民族,国际政治的基本主题始终是战争与和平问题,国际政治的发展命运是走向共产主义并最终消亡,“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推进国际政治发展的根本手段。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政治思想,构成了一个反映国际政治产生和发展运动客观规律的严谨体系。学习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国际政治思想,对于丰富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认识,指导我们的国际政治实践活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因此,推进政治民主建设义不容辞。制约政治民主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文化的因素,尤其是政治文化的因素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12.
转发政治包括转发信息的政治化和转发过程的政治化。狭义的转发政治是指传统科层制的文件转发,广义的转发政治是指在网络公共空间政府和公民对政治信息的转发过程。转发政治的多重逻辑包括主体丰富性、内容政治化、载体多元性、动因双重性和机制效果性等。转发政治的具体内涵包含关系权的再生产、政治社会化的实现、政治参与范围的扩大化等。转发政治的未来走向包括网络转发政治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提升和转发政治的规范化与合法化。  相似文献   

13.
社会性别与政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大多数时期的政治学都是无视性别的,它将男性价值观念与经验作为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予以表现和描述,表现出严重的性别歧视现象.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发展起来的用来揭示男女两性社会关系的重要理论-社会性别理论,对这种政治学进行了批判和重建.作为政治过程产物的公共政策体现社会性别意识是当代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未来信息化战争是诸军兵种联合的一体化作战,武器装备的高技术化使指挥和技术相互渗透,因而要求各级指挥员应是军政融合、指技合一、兵种兼通的复合型人才。军队各级各类院校特别是政治院校要着眼懂军事会打仗的目标,提高军政融合训练的思想认识;立足未来实战要求,规范军政融合训练内容;突出业务技能培训,拓展军政融合训练途径;着眼提高人才培训效果,转变军政融合训练考评方式,努力探索政治与军事相融合的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政治>一书的作者以邓小平关于当代中国政治问题的论述为基础,吸收了中国政治学界20多年的研究成果,力图构建当代中国政治学科学体系的一个大胆尝试.作者遵循了构建当代中国政治学必须注意的四点一、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实践为源泉;二、以中国人民根本政治利益为出发点;三、以邓小平的政治观点为主要内容;四、以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为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从落后走向先进,从愚昧走向文明。在五彩纷呈的社会历史发展中,政治发展可谓独树一帜,而政党的产生又使波澜壮阔的政治发展蔚为壮观,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本文就政治发展和政党的关系作一粗浅梳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把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作为党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并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回顾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民主而斗争的历史,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路径,对于在新世纪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英语学界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模式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极权主义分析模式(1940-1960)、现代化以及多元论分析模式(1960-1970)和国家-社会分析模式(1980-).本文对各个分析模式不同的理论预设和学理指向作了尝试性的考察,并抽绎出这一衍变过程对汉语学术界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可能具有的某些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可以从多种途径加以提高,其方法也应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政治与信息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存在以及运作形式的全面"信息转型","信息政治"应运而生,它是政治信息化的必然产物,是信息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空前重要的表现,是区别于"质能政治"的一种"新政治".但是,如果将信息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极度夸大,就会走向政治信息主义:一种关于信息政治的理想化的看法,其负面表现就是政治中的信息崇拜,将政治变成纯粹的操弄信息的活动,而不重视实际的政治绩效.在政治中需要重视信息,但要避免走向政治信息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