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律建设——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景屏《人民日报》1991年8月2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张文儒《光明日报》1991年8月5日问一问“姓社还是姓资”秦恩《光明日报》1991年8月7日建设抵御和平演变的坚强文化防线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为十二条原则。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在认识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我们党为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甘肃理论学刊》1996年总目录政法马恩东方社会主义学说与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李仲才(1.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于洪洋(1.8)学点基本理论钟永棠(2.3)研究现实社会主义的科学视角:从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出发——论邓小平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配合全国妇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基本理论”课题研究,本刊从2002年9月开始推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基本理论研究”栏目征文活动,本活动为期1年,共征集论文30余篇,刊出13篇。征文活动得到了妇女研究专家学者、妇联领导以及妇女工作者的大力响应。她/他们从理论与  相似文献   

5.
《理论月刊》有4篇文章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优秀论文奖本刊记者湖北省1993—1994年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优秀论文评选工作于1995年11月下旬揭晓,同年12月1日,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和湖北省社科期刊研究会...  相似文献   

6.
罗建文 《湖湘论坛》2021,34(1):5-16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为了批判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和普及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而写下的伟大著作,不仅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而且还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世界观,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是学习和宣传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著作。在总结和凝练新中国7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功的理论逻辑和基本原则时,我们有必要重温恩格斯的这部光辉著作,牢记它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论、到现实的生产力和现“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根本出路、必须驾驭和超越资本逻辑的现代本性为发展中国道路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坚信无产阶级是消灭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必须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才能走向“国家的消亡”的最终目标、始终尊重和维护劳动者解放才能获得永恒的历史动力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谨此对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的纪念和坚定中国道路的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7.
【领导讲话】 深入开展先进性别文化研究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陈至立6 【《妇女研究论丛》20周年纪念】 从《妇女研究论丛》看中国妇女/性别研究进展/姜秀花2——创刊20年来栏目、主题与内容的变化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运动中坚持着运动的未来 ——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 ——纪念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 ·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踏着时代的节拍 奏响新世纪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强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改革的基本依据新目标新课题新举措 ——学习十五大报告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论述“大胆地闯”:跨世纪必备的实践精神百年巨变与历史机遇股份合作制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和经济取向相统一的产物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毛泽东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其基本精神就是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内在规律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列宁指出:“我们已经看到,马克思在1845年,恩格斯在1888年和1892年都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1937年,毛泽东同志为了从认识论和宇宙观的高度去分析和批判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写了著名的《实践论》这篇光辉著作,科学地解决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是对我国十四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谈话”充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充满了务实、求是的精神,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统一。特别是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地回答了如何根据本国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彭云1999年在中国妇女50年理论研讨会上明确提出,要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命题,这个倡议已于2001年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的支持,被立项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002年以来,全国妇联加大力度,努力推进妇女基本理论建设,并于8月和10月先后在安徽省黄山市和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基本理论座谈会”。全国各省妇联的主要负责同志、全国妇联各部门和各直属机关的负责人,安徽、吉林两省的有关领导以及相关的专家学者,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  相似文献   

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三条主要依据,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这三条依据是毛泽东同志奠定的,邓小平同志发展的。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条依据——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奠定与发展邓小平同志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观点综述尤元文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联系实际,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最近,中共中央在印发《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的通知中也指出,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中央社院举行《专题教学提要》讨论会【本刊讯】1995年12月20日至24日,我院举行了有12所省级社院同志参加的讨论会,就科社教研室、统战理论教研室、统战理论研究所编写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题教学提要》和《统一战线理论专题教学提要》征求修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妇运》2003,(10):17-19
(中国妇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03年8月26日通过)总则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是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争取进一步解放而联合起来的社会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中国妇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联合会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团结、引导广大妇女在全面建设小康…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为“十二条”,进一步明确了前进的道路。按照业已明确的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本问题就在于作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党在长期探索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必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本指导原则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基本内涵是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总体思路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我们党通过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经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为十二条原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和新贡献,它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贽 《桂海论丛》2008,24(5):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理论政策进入了全面调整和系统创新的时期,先后形成了邓小平民族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族理论以及十六大以来民族理论的新发展等重大的民族理论成果。这些成果的基本内容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2005年中发【2005】10号文件提出的“12条”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政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最新成果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8.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张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集大成,是一部光辉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从党的十二大小平同志提出科学命题...  相似文献   

19.
论"三个代表"的社会主义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个代表”思想高度集中地概括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最基本原理 ,并深化和拓展了这些原理的科学内涵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第三次飞跃的创新成果 ,具有重大的社会主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价值是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 ,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推向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在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所写的《试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载《华中师院学报》1983年第2期)一文中,谈了我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些认识,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相结合,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表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特点等。近两年来,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经验。蓬勃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在不断地丰富和充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基础。因此,本文拟根据我国近几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些新情况和新经验,诸如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一国两制”的构想、理想和纪律的重要作用等,再谈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