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宁夏民政厅采取五项措施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以政府分管副主席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全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寒冬送暖,积极施救。下发《关于做好今冬明春救助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区各级民政部门密切关注街头、村落生活无着人员安危,杜绝流浪乞讨人员挨冻受饿情况。  相似文献   

2.
何艳 《中国民政》2011,(9):59-59
云南省永善县多项措施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民政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社会救助管理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股室工作人员为成员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领导组,全力做好救助管理工作。二是强化政策宣传。  相似文献   

3.
为认真做好受灾群众冬令、春荒期间生活救助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根据湖北省民政厅的安排部署,2012年9月14日,宜昌市夷陵区下发了《关于做好今冬明春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的通知》,全面开展冬春荒需救助受灾群众的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做好元旦、春节期间街头生活无着人员救助工作,云南省双江县民政局救助管理站四项措施开展街头生活无着人员救助。一是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先救助后甄别。二是对寻亲不遇,务工不着、离家出走等原因遇到困难的人员,实行分类救助。三是对陷入困境、居无定所、流落街头的进城务工人员及时帮助联系家属,提供乘车资金,使其安全返乡。四是加大街头主动救助力度,加强对车站周围、桥梁涵洞等流浪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重点巡查,保证流浪救助工作不留死角。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河南省新乡市建立以市政府、市民政局、市委宣传部、市编办、综治委、发改委、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人社局、城管局等22局委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新乡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了解、掌握全市范围内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情况和动态,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市根据国家政策,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救助管理工作。从1951年至今,救助管理模式历经:执行救助管理新政策;摸索收容遣送新办法;创新救助管理新模式。实现了从物质、观念到制度层面的全面创新,成为全国救助管理工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德州市多措并举做好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未成年人的冬季救助管理工作。一是健全救助管理网络,完善救助管理体系。下发《关于对救助管理网络建设工作检查的通知》,要求各街道办事处要设立救助工作办公场所,指定专人负责。各社区居委会指定一名联络员,负责处理日常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政》2010,(9):59-61
庆阳市安排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甘肃省庆阳市民政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市、县区各救助管理机构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着眼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深入扎实做好省运会期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9.
陈泷 《中国民政》2012,(9):58-58
河南省尉氏县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股室工作人员为成员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安排。二是强化政策宣传。  相似文献   

10.
宁夏石嘴山市救助管理站四级联动开展救助管理工作。一是将救助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在中心商业区、惠农区火车站等重点区域分别设立固定和流动的救助服务点,确保需救助人员及时得到妥善救助。二是在三个县区民政局设立救助服务点,互相协作,实现市内救助管理工作全覆盖。三是与自治区其他四个地级市建立救助管理工作联动机制,签订《构建宁夏救助管理工作联动机制备忘录》,  相似文献   

11.
短讯     
《中国民政》2013,(1):62-64
社会救助和救灾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民政局五项措施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越冬。一是做好救灾工作;二是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工作;三是做好各类民政专项资金发放管理工作;四是搞好节日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  相似文献   

12.
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对于健全社会救助机制,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但目前在实际救助工作中,主要面临着"五难":一是身份甄别难。有的救助对象因为精神疾病或证件丢失,不能提供有效身份证明;有的救助对象不想暴露身份,怕影响名声,不愿提供有效身份证明。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辽宁省鞍山市救助管理工作着眼于新时期、新形势下建设社会化救助管理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坚持传统救助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立足现实与长远,把救助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创新救助管理工作,有效地拓展了救助服务范围,初步探索出一条由民政、公安、卫生、财政等多部门联动的社会化救助管理机制,使救助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难点、盲点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政》2012,(5):52-52
安徽省淮北市民政局吴义华认为,当前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存在“三个错位”:一是地方社会管理和国家立法出现了错位。《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宗明义,救助对象就是救助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在本城市无亲友可投靠,又不享受城市低保和农村五保待遇的人员.救助的原则是主动救助、无偿救助、自愿救助。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政报》2014,(22):22-2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市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机构和区县做好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64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9号)和财政部《中央财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社[2014]71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庄浪县民政局转变救助管理工作模式,促进救助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具体作法:一是完善救助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民政、公安、城管、卫生、财政等部门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和推进机制。二是转变工作方法,突出救助实效。坚持每周两次由分管领导带队,  相似文献   

17.
白伟光 《中国民政》2013,527(2):39-39
自200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新的《救助管理办法》至今已有10个年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部确立了“以人为本”社会救助理念和制度的法规开始呈现出某种局限性,致使救助管理工作出现了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救助对象单一,没有涵盖其他弱势群体。目前的救助管理工作,因救助对象仅限于“正在流浪乞讨”的规定,不免过于单一,还不能满足社会救助现实的需求。去年11月贵州毕节5名儿童为避寒而惨死在垃圾箱内和12月河南郑州连续发生两起农民工和智障人员因露宿街头而死亡的事件,致使当地的救助管理站陷人十分被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12月10日,应急管理部会同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召开全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基本民生保障的要求,部署受灾群众今冬明春基本生活保障和救助工作,推进灾害救助与民政救助工作的衔接配合,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政》2006,(1):59-60
江西省民政厅下发《关于管好用好农村医疗救助资金进一步做好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强化管理,确保农村医疗救助资金安全运行.精心操作,认真做好农村医疗救助的统计工作,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按时完成工作目标.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深入开展。(江西省民政厅)  相似文献   

20.
工作动态     
《中国民政》2013,(10):60-61
贵州省毕节市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完善管理机制,使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常态化道路。一是加快设施建设,救助能力提升。各县(区)城区建成“微笑小屋”23个、城区主要街道及乡镇设立救助指示(引导)牌318块、温馨提示牌165块、救助点647个。二是加大救助力度,确保救助及时。救助管理机构坚持24zJ',时值班,加大主动救助力度。三是完善救助机制、促使救助规划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