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速读     
《人民公安》2008,(18):7-7
“我的孩子现在不敢喝国产奶粉了,只好转喝‘洋奶粉’,可洋奶粉偏偏在这个时候涨价,这简直是趁火打劫!” ——中国大陆“三鹿”毒奶粉曝光后,北京几大超市的进口品牌奶粉调整了婴幼儿各阶段配方奶粉价格,这是继今年4月份各洋婴儿配方奶粉集体涨价后。部分品牌的产品再度涨价。对于“洋奶粉”的涨价,市民纷纷指责进口奶粉趁火打劫。  相似文献   

2.
9月21日,温家宝来到北京市医院、社区和商场,看望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患病的儿童,了解救治情况和奶制品市场。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8,(5):109-109
9月11日,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当日,三鹿集团决定立即对今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全部召回。截至9月15日早8时。全国医疗机构共接诊、筛查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婴幼儿近万名。临床诊断患儿1253名(另有2名已死亡)。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阳新县木港镇居民小菁(化名)听朋友说网上买奶粉比较实惠,她决定试试看。6月24日,小菁上网搜索到了一家出售某知名品牌奶粉的网店,里面奶粉的价格比市场上确实便宜不少。小菁见网店布置很正规,各种流程也没问题,便放心拍了价值1300元的奶粉,当天就把货款汇给了对方。  相似文献   

5.
公司     
《小康》2014,(3):13-13
利用配方升级趁机提价.是洋奶粉品牌一贯的涨价策略。然而日前,多美滋一改惯用做法.宣布近期上市销售的多美滋升级品“精确盈养TM产品”实行降价.其中.妈妈奶粉最高降幅为18%。多美滋是去年恒天然乌龙事件的最大受害者.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第一跌落至第七。此次主动降价,被业内人士解读为“为挽救不断下滑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6.
破解难题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14,(22):18-19
奶粉监管新政 以奶粉为代表的婴幼儿配方食品,是食品安全的重灾区,也是食品安全修改重点监管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孙瑞灼 《人大研究》2008,(11):43-43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专项检查。此次专项检查对其余109家企业进行了排查,共检验了这些企业的491批次产品。阶段性检查结果显示,包括三鹿、蒙牛、伊利、雅士利等在内的22个品牌奶粉生产企业的产品检出三聚氰胺。另据媒体报道,截至2008年9月17日,由于食用被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各地报告临床诊断患儿一共有6244例,3例死亡。  相似文献   

8.
尹卫国 《乡音》2011,(5):15-16
最近广东省多个地区提高养老金缴存比例,低收入者叹息又要多掏腰包,压力很大。社保"涨价"是普遍现象,每年7月1日是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调整日",一些网友调侃"调整日"是"涨价日",抱怨社保"涨价"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与社保同时"涨价"的还有医保,同样是在7月1日调整基数。  相似文献   

9.
一段时间以来,三鹿牌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高制,客观、及时、准确公开公布信息,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厉处分,积极采取各种有效补救措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康的决心。同时也引发了一场深刻的道德反思和关于行政问责的思考。人们都希望通过总结和反思“三鹿奶粉”事件以杜绝,让悲剧不再重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契机”。  相似文献   

10.
吴洁 《小康》2013,(4):32-33
从本质上看,内地父母涌去香港购买的,其实并不是奶粉,而是香港拥有的国际监管服务。香港"限奶"、新西兰奶粉查出塑化剂……近来奶粉市场风波不断,央视日前又曝光了"美素丽儿"假奶粉事件,令本来就危机重重的奶粉市场再起波澜。  相似文献   

11.
秦关 《辽宁人大》2008,(11):45-45
三鹿奶粉事件爆发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第一时、司作出了明智的反应:~是立即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成立由卫生部牵头、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和地方参加的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二是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对患病婴幼儿实行免费救治,所需费用由财政承担;三是全面开展奶粉市场治理整顿,由质检总局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市场上所有婴幼儿奶粉进行全面检验检查,  相似文献   

12.
评述由头2008年以来,行政问责在各地频频发力,密集度之高远超出往年。9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因三鹿奶粉事件引咎辞职,这是继9月14日山西省省长孟学农因襄汾县尾矿溃坝重大责任事故辞职之后,又一位引咎辞职的正部级高官。同日,因三鹿奶粉事件,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被免职,这也是继此前山西省副省长张建民之后,又一位被免职的副部级官员。此外,在深圳火灾和河南登封矿难中,也有一些官员被免职。  相似文献   

13.
《协商论坛》2010,(9):59-59
新闻话题:武汉3名女婴可能因食用圣元品牌奶粉而性早熟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江西奉新、山东临沂、广东湛江等地也出现同类案例。此次有关奶粉是否含有激素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奶粉激素检测问题随之吸引各方视线。  相似文献   

14.
Luc 《创造》2008,(9):87-87
世界上的事情总有巧合,或者说,食品安全永远是全球化问题。法国这两天也出现了一宗污染召回案,同样是奶粉,同样是婴儿奶粉,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处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3月1日起,香港特区政府正式实施奶粉限购令,规定每名16岁以上的离港人士可携带总净重不超过1.8公斤(约两罐)的奶粉,违例者可被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继"双非"孕妇后,婴儿奶粉成了香港与内地关系的又一敏感话题。三聚氰胺事件导致的内地乳业信任危机,让越来越多的内地居民或亲自赴港,或通过水客,购买香港市面上的进口婴儿奶粉。为保障本地居民利益,香港特区政府3月1日起正式实施奶粉限购令,规定每名16岁以上的离港人士可携带总净重不超过1.8公斤(约两罐)的奶粉,违例者可被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据媒体报道,奶粉限购效果立竿见影,深圳皇岗、罗湖口岸过关人数大幅下降,水客的中介行为遭到致命打击,香港市面奶粉充裕。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关于“结石宝宝”的投诉始于今年3月。直至9月11日,新华社才第一时间报道了卫生部的说法:“高度怀疑”三鹿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提醒公众立即停止使用该奶粉。  相似文献   

17.
视点     
《公民导刊》2013,(10):9-9
<正>虽有政策明令禁止医院向产妇推销、宣传奶粉产品,但在利益驱使下,该规定却形同虚设,催生了奶粉企业和医院医生的利益勾结和寻租腐败。国人的"奶粉崇拜"带来了非理性的奶粉过度消费,如果这样的崇拜继续蔓延下去,那么,"第一口奶"的医疗腐败也将很难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如果中国的奶业能够把“安心”两个字卖给我,我乐意让他们也暴利一下。 农业部官员揭“洋奶粉暴利”,在国内生产同样质量的奶粉,每桶成本只有40元,有网友做出如此评论。  相似文献   

19.
达芬奇家具"兜圈"欺诈消费者的危机,从7月10日开始已经持续一周多了(如图1)。从央视曝光当日,达芬奇上海和北京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对此称"央视报道有误",并在其官网上发表书面声明,到其总经理潘庄秀华坚持"我们的产品百分之百在意大利制造"最后不得不"泪洒现场"的情形。这让我想起2008年6月爆发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  相似文献   

20.
行政干预奶粉市场价格。显然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做法,既会在中长期扰乱奶粉市场,又在短期之内无甚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