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人大》2009,(8):38-39
近来,几起酒后驾驶的交通肇事案件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2008年12月14日,没有驾驶执照的成都市民孙伟铭,在发生追尾事故后,驾车逃离现场,撞上对面正常行驶的一辆轿车,造成四人死亡,一人重伤。案发后,公安人员接到群众报案,将孙伟铭抓获,经鉴定,孙伟铭属于醉酒驾驶。  相似文献   

2.
《民主与法制》2007,(2X):66-66
编辑同志: 去年年末,杨某饮酒后驾车,与我妹妹正常驾驶的车辆发生剐蹭。事故发生后双方都没有受伤,我妹妹的机动车只是受到比较轻微的损坏。鉴于当时两人对事实及事故成因都没有异议,对赔偿方式和数额也基本达到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后撤离现场。后我妹妹拿着当天的赔偿协议,找到杨某辩求赔偿,但杨某说自己是醉酒后与我妹妹签订的协议,没有法律效力,还说当时自己并没有责任。请问,杨某酒后驾车,发生事故后可以私了吗?  相似文献   

3.
<正>一场禁酒驾风暴正席卷浙江大地: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律处15日拘留和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0元罚款;一年内有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两次以上的,  相似文献   

4.
徐玫 《当代广西》2011,(18):53-53
案情:7月25日,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涉嫌危险驾驶案件,当庭以危险驾驶罪判处被告人余某拘役一个月,罚金一千元。这是今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后,南宁市六城区法院审结的首例因醉酒驾驶入罪的案件。  相似文献   

5.
自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施行以来,政法各部门一直对醉酒驾驶保持严打态势,稳妥地处理了一批又一批"醉驾"案件,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通过对A市TD区人民法院5月至12月审理的醉酒驾驶案件进行梳理,总结了醉酒驾驶案件的特点和在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酒后驾车,是指饮酒后8小时内或醉酒后24小时内驾驶车辆。统计表明,驾驶员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5倍,有3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酒后开车、醉酒驾车引起的。驾驶员死亡档案中有59%与酒后驾车有关。备受关注的《刑法修正案(八)》将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竟驶,情节恶劣或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列为"危险驾驶罪"。本文以两则真实案例,介绍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可能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9,(5):109-110
8月4日,杭州市民魏志刚酒后驾驶保时捷轿车,在市区繁华地段撞死一名过马路的16岁少女; 8月6日.上海一男子酒后驾驶宝马轿车,将一名4岁男孩撞死后,又与一辆别克轿车相撞。造成车内多人受伤……  相似文献   

8.
民生视点     
《公民导刊》2011,(6):39-39
5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军在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正确把握危险驾驶罪构成条件,不应仅从文意理解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认为只要达到醉酒标准驾驶机动车的。就一律构成刑事犯罪,要与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相衔接。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腾飞发展,各类机动车愈来愈多地走近了我们的生活,在我们享受工业文明带来的丰硕成果之时,警察的勤务工作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酒后驾车、醉酒驾车、酒后驾驶营运车辆、醉酒驾驶营运车辆、醉酒驾车肇事(本文统称为"酒驾")等。自2011年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驶行为被作为危险驾驶罪加以确定,将追究驾驶人的刑事责任。虽然国家对公共  相似文献   

10.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军5月10日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正确把握危险驾驶罪构成条件,并非醉酒驾驶就一律构成刑事犯罪。对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要注意与行政处罚的衔接,防止可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罚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论危险驾驶罪的理解与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险驾驶罪中的道路应作广义的理解,不具有公共通行性的道路不属于道路交通管理法规中的道路也应包括在内。追逐竞驶包括三种具体的情形,但必须存在两辆以上的机动车,机动车驾驶人之间是否存在意思联络不影响追逐竞驶的成立。对醉酒的认定,应坚持以酒精含量为主、意识和行动能力判断为辅的标准。追逐竞驶的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醉酒驾驶的主观方面可以是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抽象危险犯是危险驾驶罪设立的理论基础,也是正确理解本罪法定刑设置以及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区别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案例:张某与朋友饮酒后驾驶私家车回家,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将赵某撞伤致右腿粉碎性骨折。经酒精测试,张某属醉酒驾车。张某在向受害人赵某赔偿后找保险公司进行理赔时遭到拒绝。保险公司以事故发生时张某醉酒为由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保安》2014,(12):77-77
编辑老师:2013年11月,杨某发现有人盗窃道路上的窨井盖,于是产生了盗窃井盖卖钱的想法。杨某找到老乡陈某商量此事,陈某也觉得这是个发财的捷径。两人于是购买了一辆踏板摩托车作为作案工具,由于摩托车每次只能载一块窨井盖,在盗窃了3次后,两人觉得这样的效率太慢了,于是,陈某又购买了一辆二手奥拓车作为工具。他们将每次偷来的井盖全部当做废铁卖给废品回收站,获赃款4000元。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今年5月 ,纪某驾驶机动三轮车行驶时与一辆卡车相撞 ,纪某当场死亡。经交警部门认定 ,卡车一方负全部事故责任。卡车司机所在单位赔偿死者医疗费、死亡补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等合计3万余元。纪某死亡后 ,其早已改嫁的生身母亲与村里曾承担过抚养纪某义务的杨某一起为纪某办理了丧事。在赔偿金的领取上 ,其母亲和杨某发生了分歧。原因是 ,纪某两岁时生父即病逝 ,其母改嫁 ,此后便不再来往。纪某跟随爷爷生活 ,在他爷爷去世后 ,经村委同意 ,杨某承担了纪某的抚养义务。其母亲认为 ,纪某是她的儿子 ,现只剩下她一个亲人 ,补偿金理…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与法制》2008,(22):68-68
编辑同志: 罗某是某市出租公司的一名司机。某日,罗某驾驶着出租车在街上拉活,在一个街道的拐弯处,与迎面行驶的自行车相撞,自行车车主杨某被撞倒在地,导致身上多处受伤。事故发生后,出租公司一次性为杨莱付清包括两次手术费在内的共计三万多元赔偿费用,保险公司也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理赔。杨某在院治疗一段时间后,经法医鉴定已经构成伤残,于是告上法庭,要求罗某承担误工费、  相似文献   

16.
危险驾驶罪是刑法所有罪名中唯一一个最高刑为拘役的罪名,也是刑法所有罪名中唯一一个不能适用逮捕这一强制措施的罪名。因此,危险驾驶罪的强制措施适用方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刑法修正案(九)》出台后,危险驾驶罪的行为类型增加至四种,即醉酒驾驶、飙车驾驶、超员超速驾驶以及违规运输危化物品驾驶。鉴于醉酒驾驶与其他三种行为在行为方式、入罪标准和人身约束紧急性上存在不同,其危险驾驶罪的强制措施适用应当采用严格的"二分法"。  相似文献   

17.
郑文 《中国人大》2009,(16):9-9
近来,由于酒后或超速驾驶机动车而发生的车祸触目惊心。据报道,8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一男子驾驶一辆路虎越野车连撞26人,致2人死亡,10人受伤;8月6日,上海一辆宝马轿车在高速行驶中,将一4岁小男孩撞死,并造成对面车道行使的别克商务车上5人受伤。而发生在5月7日的浙江杭州市胡某驾车撞死过斑马线谭某的闹市飙车事件,更是引起公愤。  相似文献   

18.
《协商论坛》2011,(5):60-60
《刑法修正案(八)》将从5月1日起实施,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五)》,补充、修改了10项罪名。其中,备受关注的醉酒驾驶、飙车等行为入刑后,正式有了一项新罪名:危险驾驶罪。  相似文献   

19.
一、典型案例 2009年10月16日,明某驾驶无牌轻便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超越杨某驾驶的两轮摩托车时,与相对方向行驶过来的由杨某某驾驶的两轮摩托车相撞,造成明某等人及车辆受损的交通事故。该交通事故经某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认定:  相似文献   

20.
醉酒驾驶入刑已五年,醉酒型危险驾驶案件仍呈现增加趋势,应引起司法机关及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从某基层检察院办理的醉酒驾驶案件的特点入手进行分析,有助于探讨醉驾型危险驾驶案件的惩处及预防对策,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