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崔永东 《法学研究》1998,(3):151-159
帛书《黄帝四经》中的刑法思想崔永东1973年底,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在这批帛书中,有两种《老子》抄本(即甲本和乙本),在抄写乙本的那幅帛上,还抄有四种古佚书,因其在乙本之前,故称其为“《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这四种古佚书即《经法》...  相似文献   

2.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种《老子》帛书,以及附有的几种古佚书,是一个重要发现,不仅证实了西汉前期黄老之学的盛行,而且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道家思想和儒法斗争的关系,启发我们透过当时政治思想斗争的复杂现象,去总结带有规律性的历史经验。本文想就道家与西汉儒法斗争的关系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以就正于读者。一、从《老子》谈起《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一部代表性著作。这本书,文字简短,内容丰富,论及政治、济经、军事、文化、伦理各个方面的问题,但归根到底是谈政治,研究“人主”  相似文献   

3.
<正>俄罗斯在传统上属于欧洲大陆法系国家,这一点也体现在对公司种类的规定上。沙俄时期,《俄罗斯帝国法规汇编》第10卷中的第2131-2135条规定了三种公司,即无限公司、两合公司和股份公司。1922年《苏俄民法典》增加了有限责任公司。俄罗斯现行公司立法既有历史因素的传承,也有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借鉴,规定公司的种类有无限公司、两合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补充责任公司五种。前四种是大陆法系国家公司的基本形式,而补充责任公司则取法于英国法上的保证责任公司,为大陆法系国家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的出土文献令世人瞩目,相关研究成果扣人心弦。出土文献中大量的法律史料,如:睡虎地出土的《秦律》、张家山出土的《汉律》、银雀山出土的《守法守令等十三篇》、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黄帝四经》与《周易》、郭店出土的儒家与道家文献以及其它古佚书,等等,使久已失传的律典及法律思想方面的文献得以重现,为改写中国法律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正> 艰难拔涉 走出误区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两厚册专著,是一部著作的上下卷。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沈宗灵教授自选论文74篇,还有1篇沈先生的自序。沈宗灵教授自选的论文绝大部分发表于1978~1998年间国内主要学术刊物和《北京大学学报》、《中外法学》,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还有一少部分是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的交流论文。第二部分是从学界参加庆祝沈宗灵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沈宗灵学术思想暨中国法理学的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交流的论文中遴选出的20篇论文和1篇纪念文章。第三部分为沈宗灵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提供的6篇毕业时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全书约126万字。抚今追昔,中国法理学走过四  相似文献   

6.
论菲尔丁的小说《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一篇新发现的侠文看作者的创作动机亨利·菲尔丁(1707—1754)是十八世纪英国最有成就的小说家,一生中创作的小说主要有四部,政治讽刺小说《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是其中之一。1743年,这部小说作为菲尔丁《杂文集》的第三卷与读者见面。1754年又经作者修订再版。长期以来,《魏尔德传》的具体写作日期一直是个迷。①近几年来,人们新发现了一期曾佚失的《战士》杂志,②使《魏尔德传》的创作时间与动机问题得到一些澄清。该期杂志  相似文献   

7.
《自然法典》发表于1755年,至今已经231年了。作者摩莱里(生平不详,有人疑为狄德罗的笔名)。这是一本阐述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著作。《法典》由序言又四篇所组成这四篇标题为,政治和道德的一般原则的缺点、政治的缺点、通行道德的特别缺点.合乎自然意图的法制蓝本。前三篇,作者以论战的姿态,犀利的笔锋,揭露和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从唯理论的立场出发.阐述了政治、伦理、道德和法律观点。集中反映其经济法律思想的第四篇,是以法典形式  相似文献   

8.
诰诫的破产——略论话本的兴起和衰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话”在唐宋时已有,“话本”成为可以阅读的作品,则是明末的事。现在可以看到的最早的话本集是《清平山堂话本》和《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明洪楩编,成书时间大约是明朝的天启年间,共六集,每集有上下两卷,每卷五篇,共六十篇,今存二十七篇。《京本通俗小说》清缪荃孙刊行,收宋人话本九篇。论者以为这是一本伪书,是缪荃孙将明人话本集中的宋代作品“倒辑”出来的。论证颇为可信。但是,作为一本结集刊行的书来看虽是伪书,从一篇篇具体作品来看,却确实是宋人作品,不过曾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老子》来阐述其伦理观,主要通过三个部分来论述。第一部分,阐述《老子》伦理思想的哲学根据来论述其理论根据和来源。第二部分,阐述《老子》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即无知、无欲、无私、无为;柔弱不争;上德。第三部分,对《老子》的评价。通过以上三个部分来阐述《老子》从而分析其伦理观正是本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道藏所见唐刺史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共收道书1476种,合5485卷,集道教文献之大成。其中涉及唐代文史的资料颇为富赡。郁贤皓先生《唐刺史考》检用过大部分有单行本出版的道书,但仅见于《道藏》者尚未利用。本文即就这一部分道书对《唐刺史考》进行订补。体例一依《文教资料》1990年3、4合期《<唐刺史考>补遗、订正》一文(以下简称《补遗·订正》),亦分为补遗、订正二部分。  相似文献   

11.
《译文》社创立于一九三四年九月,主要成员有鲁迅、茅盾、黄源等。该社主办的刊物《译文》,创刊于上海,是三十年代专门刊登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的文艺杂志,二十三开本,每月一期,半年一卷。编辑者署黄源,又名黄河清,发行人徐伯昕。其实,《译文》一至三期,从翻译到编辑,到选刊图片,全由鲁迅精心设计和主编,如第一卷第一期上,鲁迅除写了《前记》外,还用三个笔名发表了三篇译文,都是在公开出版前一个多月就译好的。据  相似文献   

12.
穆宇 《中外法学》1995,(5):32-36
<正> 张斐,魏末晋初人。生卒年月不详。曾任明法椽、僮长。据《隋书·经籍志》载;“汉晋律注一卷,晋僮长张斐撰,杂律解二十一卷,张斐撰。”《新唐书·艺文志》记有“张斐律解二十卷”。遗憾的是,这些著作均已佚失,现仅在《晋书·刑法志》中存有张斐《律注表》一篇,是张斐为晋律(《泰始律》)作注,注成后给晋武帝上表略述其概要。由于晋律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又由于晋律没有留传下来,使我们不得了解晋律的全貌。所以,张斐的《律注表》对于我们了解晋律的内容以及了解中国法律的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它是一篇内容丰富的法学著作。在不到二千字的篇幅里,既阐发了深刻而广远的  相似文献   

13.
徐青森 《法学家》2001,(1):106-109
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回顾这一年,可以看出国际私法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又有了新的进步和提高:在论文文集方面,《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第三卷)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内中收有国际私法论文40余篇;此外,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国际私法论文有60余篇;……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的民主与法制思想───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初步体会张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了。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联系前两卷的有关论述,可以看到邓小平关于民主与法制的思想至少包括如下几个要点。一、“一手抓建...  相似文献   

15.
大治之年喜事多,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热烈欢呼《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发行的日子里,英明领袖华主席发表了《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的重要文章,号召我们“认真研读《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高潮,把我们在思想上更好地武装起来.”华主席在这篇重要文章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最初八年间,我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书讯     
庄子的奔腾作者:王蒙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这部著作是作者对《庄子:杂篇》的演绎解释,与庄生共舞,揣摩逼近庄生的鱼、兔、意图、意念、雄辩与才华。如贾平凹在代序中所言《:老子》和《庄子》是最难读的,难的不是文章之如何难读,而是其思想是一时难以领会的,它是随着读者的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逐渐被领悟的。我的体会是,《老子》和《庄子》是常读常新的,年轻时读和50岁再读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去年读和今年读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就好比说,人站在第一个台阶上能看见第二个和第三个台阶,  相似文献   

17.
《法经》的真伪,是当代法制史研究中争议较多的问题之一。在过去,有关这一问题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史籍中有关李悝制定《法经》的说法是否可信。日本学者仁井田陛在三十年代撰写《唐令拾遗》一书的序论中说:“目前还有一种通行的说法,认为魏文候时李悝撰定而流传下来的《法经》六篇,是首创的法典。其依据的资料是《晋书·刑法志》、《唐律疏议》、《唐六典》注以及《通典》的记述。但是,《史记》、前后《汉书》等对此并无只言片语。”戴炎辉的《中国法制史》一书也认为,“通说以为,这部《法经》六篇,系我国最古的法典,但有力学说,则以为甚有可疑。盖《史记》、前后《汉  相似文献   

18.
<正> 张斐,魏末晋初人。晋武帝时任明法掾,因注解晋《泰始律》闻名于世。著有《律解》二十卷、《杂律解》二十一卷、《汉晋律序注》等。原书均失传,仅存《律注要略》一篇,载《晋书·刑法志》。张斐注释的《泰始律》,开始制定于司马氏代魏之前。曹魏元帝咸熙元年七月,晋王司马昭认为,汉代律令“本注烦杂”,经陈群、刘邵等人制定的魏律也“科网本  相似文献   

19.
老聃即老子,春秋末期楚国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图书的史官)”(《史记.老子列传》)著有《老子》。今本《老子》虽有后人个别改纂,但基本上不失为老聃原作,是我们研老聃究的直接史料。老聃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哲学思想在我国两千年来的封建社会里是唯一可以与孔子哲学抗衡的最大思想流派。《老子》一书中的名言警句,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那么,马克思的法学理论,特别是其对法律本质的论述,则是法学史上划时代的根本变革。马克思早年毕业于柏林大学法律系,在法学上造诣很深,撰写法学专论甚多,收集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中的马克恩从一八四二年到一八四四年所写的十六篇论文,就有七篇是法学专著,占五分之二强;特别是在以后同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业已形成完整的法学体系。即使在他后期所写的《哥达纲领批判》、《法兰西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