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残疾人社区康复机构是了解残疾人康复需求,向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的第一载体,其工作内容应包括: (一) 掌握残疾人功能障碍情况及康复治疗、家庭病床、双  相似文献   

2.
“八五”时期(1991 ~ 1995),任务目标为“依托城乡组织、医疗预防保健网、社区服务网、残疾人组织、福利企事业单位和残疾人家庭,建立社区康复网络,开展社区康复工作”.这一任务目标是在我国残疾人事业刚刚起步、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后确定的,也是基于当时社区康复理念引入我国不久、康复机构和人员极少的情况下提出的.它集中在发挥现有资源和服务网络作用,搭建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3.
5月4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到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调研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看望慰问残疾人. 张海迪一行先后到海淀区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城区展览路街道团结社区温馨家园、展览路医院康复中心、西城区“我们的家园”残疾人服务中心,考察残疾人社区康复.她详细询问社区康复服务设施的配备和使用情况,认真查看康复服务档案,仔细了解康复政策落实及社区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的情况;与正在接受治疗和训练的残疾人亲切交谈,询问病情和康复情况,鼓励他们积极训练,争取最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的整体发展,社区康复在我国已经开展了30余年,取得了显著成绩:以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区康复开展模式已经形成;以残疾人为本的社区康复理念已经确立;由组织管理网络、技术指导网络和社区服务网络构建的社区康复实施体系及其运行机制日益完善;社区康复专业人员和工作队伍逐步壮大;社区康复业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质量逐步提高,通过社区康复使康复需求得到解决的人数逐年增多,残疾人的社会融合越来越充分.  相似文献   

5.
社区康复自1976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至今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以广泛开展,这是相对于“医院式康复”或“中心式康复”而提出的一种在基层(城市街道,农村乡镇、村,工矿企业)、家庭开展的康复医疗形式,其本质在于扩大残疾人及其它康复对象的康复服务面,采取有效、可行、经济的康复措施。目前,全世界近千万残疾人接受了社区康复。实践证明,它顺应了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对发展中国家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6.
《办法》在保障残疾人航空出行方面,对承运人和机场的要求 1.《办法》对承运人及其销售代理人的要求有哪些?对残疾人有什么要求? 答:承运人及其销售代理人应在其售票处、售票网络或电话订票系统中设置相应的程序,以便残疾人说明其残疾情况、所需服务及协助要求. 2.残疾人提出特殊的设备设施或服务需求后对承运人的要求有哪些?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由市县一级残联管理的各类康复机构纷纷建立,很多社区也建立了残疾人康复活动站。为使这些机构能够切实开展服务,需要选调和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还要配备各类康复器械供残疾人进行训练,设立辅助器具展示场所供残疾人及其服务者了解、选择和试用。目前,康复器械的应用和辅助器具的配置已经成为让残疾人改善状况和提升能力的最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由市县一级残联管理的各类康复机构纷纷建立,很多社区也建立了残疾人康复活动站。为使这些机构能够切实开展服务,需要选调和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还要配备各类康复器械供残疾人进行训练,设立辅助器具展示场所供残疾人及其服务者了解、选择和试用。目前,康复器械的应用和辅助器具的配置已经成为让残疾人改善状况和提升能力的最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社区康复协调员是残疾人康复政策的实践者、康复理念的倡导者、康复知识的传播者、康复服务的提供者,是康复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目前全国已有40.6万名社区康复协调员,他们是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推动基层康复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康复服务的重要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0.
社区康复是我国组织开展残障人康复服务、使更多残疾人康复需求得到满足的重要途径和策略.多年的工作实践,社区康复的组织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社区康复逐渐为社会公众所认知,成为了我国城乡广大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带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理解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主要内容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是指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帮助下,从康复机构及社区获得有针对性的综合服务和有计划的系统训练。“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提出,对残疾人康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拥有了新的内容,赋予了新的含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1.体现对象的普及性最大限度地享有康复服务是一项基本人权,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的机会必须是均等的,“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是使全体残疾人改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所有残疾人及其家庭通过自身充分地参与…  相似文献   

12.
日前,民政部、卫生部,中嗣残联在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共同召开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培育活动总结暨经验交流会议.中国残联副理事长,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培育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孙先德出席会议并做了讲话.  相似文献   

13.
个体参与的意义 促进残疾人与其他社区成员一样参与到常态的社区生活中是社区康复的主要任务.残疾人实现个体参与需要克服以下困难: 环境障碍:学习、生活环境中有许多不便残疾人行动的障碍物.例如有上下阶梯或楼梯、交通工具不适合残疾人使用、过道无法让轮椅通过等,使残疾人不能方便到达所有需要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一枝一叶     
湖北省于去年8月在襄阳召开了全省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会上传达了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了湖北省“九五”期间残疾人康复工作任务。省残联理事长景相和在会议总结中强调说,“九五”期间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继续坚持社会化的工作方式;要实现由医疗康复向广泛开展康复训练的战略转移,重点是社区康复工作,以这项工作为龙头,带动其它多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残疾人康复需求供需仍不平衡 残疾人康复服务是残疾人的基本民生保障,康复具有疗程长、显效慢、费用高等特点,比如偏瘫、裁瘫、脑瘫、孤独症等残疾康复常常需要几年甚至终身,残疾人及其家庭背负着沉重的精神与经济负担.虽然据2015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残联发(2016)14号]显示:2015年,国家通过实施重点康复工程,754.9万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有残疾人康复机构7111个,其中,残联办康复机构2599个.但是,另据2015年《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显示:我国2600万持证残疾人和残疾儿童中有康复需求的比例为59.6%,得到康复服务的不足20%.由此看出,我国目前残疾人康复服务的覆盖率较低、保障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6.
社区康复是扩大康复服务面的有效手段,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网底。随着残疾人事业的不断发展,残疾人服务向基层社区不断延伸和下沉是必然趋势。社区康复服务由“社区照顾”、“福利社区化”逐步形成了“去机构化”和服务供给多元化。2010年《社区康复指南》出版,总结了30年来全球发展中国家社区康复实践的经验,反映了现代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最新的理念和模式,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残疾人康复最迫切的需求和可行的解决办法,特别是在社区层面上应采取的行动。本文提出的社区康复新思维即家庭康复服务延伸的思维和社区康复服务内容多元化的思维;  相似文献   

17.
第十五条是关于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组织实施的规定。本条的内容包括:一、政府和有关部门建立各类康复机构,其功能是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科研、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是社区康复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三、利用现有特教学校、福利单位及其他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开展康复训练。四、强调残疾人在专业人员和有关人员指导帮助下应主动、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五、国家将重点康复项目列入计划,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予以  相似文献   

18.
2015年12月7日,《中其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公开发布,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决定》的制定印发也为广大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带来了福音,在多个方面对农村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 ——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对残疾人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翔实完备、动态更新的信息管理系统. ——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和医疗救助力度,扩大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 ——加强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等服务设施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国残疾人》2017,(8):58-59
残疾人家属说 “以前我从来不敢想象,我家小陈还能和正常人一起工作、赚钱,是社区精神康复服务让我家小陈,也让我们全家都获得了新生.” 患者小陈家属:5年前小陈得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我们把他送到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希望能把小陈治到“不惹事、能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就好了.在住院治疗出院后,我们居住的小区卫生室发了一些精神康复知识预防和治疗的宣传单,市二院和社区医生对小陈定期随访,并让家人看着他按时按量服药.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小陈的病情基本保持稳定了.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1月,民政部、卫生部、中国残联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的通知》,计划在全国培育100个示范区,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2006年12月,民政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命名通过了15个"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并在天津举行了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经验交流会。——2007年,又有84个区(县、市)获得"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称号。原计划培育的100个"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验收合格99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