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首届孤独症儿童教育现状展于6月1日在中国儿童活动中心举行。 展览展出了北京各城区培智学校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的图片资料和由家庭康复训练的图片,以及孩子们的手工制作和图画。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早期并具有一定先天性  相似文献   

2.
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3岁之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男童的患病率高于女童,同时无明显的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症结。既然孤独症儿童无法进行根本性治疗,全世界就逐渐开始关注孤独症儿童外部环境的改善和建设问题,以期帮助孤独症儿童创设无障碍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同时更好地引导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在此,笔者将从教育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孤独症儿童无障碍环境的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孤独症日"。今年4月2日是首个"世界孤独症日",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孤独症儿童的关注,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独孤症儿童患者逾300万,脑瘫患儿远远超过600万,除儿童外,还有大量16岁以上的孤独症、脑瘫患者。然而,孤独症、脑瘫儿童从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康复中心出院)后(一般年龄在16岁),在个人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就业、福利政策等方面仍面临许多困境。一、16岁以上的孤独症和脑瘫群体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为什么要做教育评估? 作为孤独症儿童教育活动的起点,教育评估是为制定适宜的教育计划或干预计划服务的.由于孤独症儿童在言语和沟通、社交等方面存在问题,并表现出兴趣狭窄或刻板重复的行为,需要对他们的认知、言语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估.评估的结果有助于了解孤独症儿童的发展状况及其独特的思考和学习方式,帮助教师确定他们的特殊教育需求和希望他们发生改变的行为,找到适合其能力水平的教学内容和符合其学习特点的教育方法,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相似文献   

6.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训练开展得越早越好,尤其是五六岁之前,这个时期的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是影响他们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教育训练应在关键期之前开展。 首先,我们要对孤独症儿童制定训练目标。只有通过系统、有序地训练,才能逐步提高他们的各种技能。通过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孤独症儿童掌握了哪些技能,存在什么困难。在他掌握了技能之后将要出现的行为。就是下一步的训练目标。比如,一个儿童在别人帮助下,能双脚交替上楼梯,那么下一个目标就要训练他能独立、自如地上下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12月,刘莹、温嘉吉、罗福香3位妈妈在江西省赣州市残联支持下,成立了江西省第一家为身心障碍儿童家庭提供服务的民间机构——赣州市身心障碍儿童家长支援中心。2003年,这3位妈妈,创办了江西省第一家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赣州慧聪儿童康复训练中心,训练孤独症为主的精神发育障碍儿童,至今已8年,这些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孤独症和精神发育障碍儿童及其家长的领路人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求索之路。  相似文献   

8.
90年代中国出现的大规模"务工潮"使得农民工群体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其地位也在国家相关政策中得到体现。同时,大批跟随其父母进城的农村流动儿童的生存问题也开始受到各方关注,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本文基于近期针对某市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个案研究,从制度政策、学校教育、家庭及社会教育三方面,选取了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内容,分析了农村流动儿童受教育的困境并推断导致困境的原因和改善这一困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周明权 《传承》2007,(5):124-125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传统儒家治国文化的精华,它不但在过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当代也同样发挥着特有的指导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给学校(尤其农村中小学)的管理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要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使学校管理教育体现“为学生”的管理理念;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体现“民主”管理的理念;体现综合管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宫庆静 《前沿》2014,(13):181-182
20世纪初,美国品格教育曾兴盛一时。20世纪30年代,但由于受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加上美国现代性变迁以及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品格教育开始衰落。然而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道德共识陷入困境,并且极端个人主义开始盛行,为了解决这一现实困境,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开始对传统品格教育进行回归和复兴,即美国品格教育的第三次浪潮。美国品格教育的复兴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开始审视和思考传统美德教育。本文主要就美国品格教育复兴的历史背景和表现做简要梳理,对复兴后的品格教育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做深入探讨,以指导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1.
孤独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在这个浪漫的名字背后,是一个个沉重的家庭.7月26日,全国政协举行“加强孤独症患者教育康复工作”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邀请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2.
4月2日是第二个世界孤独症日,为展示孤独症儿童五彩斑斓的内心世界,也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孤独症儿童的创作力和绘画潜能,4月1日到4月6日,中国残联特意在北京皇城艺术馆举办了“爱在蓝天下——‘绽放基金杯’第二届全国孤独症儿童绘画优秀作品展”。  相似文献   

13.
他的梦想是当一名特殊教育老师 邱新会自幼身患小儿麻痹,左腿落下残疾,小时候,他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了要办一所专门招收残障孩子的特殊教育学校,让所有和自己一样的残疾孩子都能够在这里得到良好的教育,没有自卑、没有歧视、快快乐乐的成长.1998年,邱新会拖着残疾之躯,从7张破床、5个小凳子起步,租房办学,历经6次搬家,近20年的特教生涯里,让1000多名聋哑儿童、轻度智障儿童、孤独症儿童告别无声世界,改变了人生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易希平  易谨 《青年探索》2016,(1):108-112
芬兰建立完善的儿童福利制度与其建立高福利国家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期间的儿童保护的制度化,经70年代的快速发展,于80年代建立普惠、社会民主型的儿童福利体系,90年代签署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后,芬兰逐渐发展起了完善的独立于家庭政策、教育政策和卫生政策的儿童政策,建立起了可操作的、尊重儿童意见、高度合作的儿童福利工作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15.
赵建 《青年探索》2009,(3):43-48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我国学术界早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已开始关注并进行研究,其重点主要集中在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问题、人生安全问题、监护人类型问题等方面,并由此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从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出发,通过对重庆市开县X村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对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厌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留守儿童在现实中面临的教育关爱问题,将对我国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要一起努力,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工作,把对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落到实处,构筑教育关爱服务体系,为城乡融合发展做好人才准备。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学校品牌内涵及战略管理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恒 《前沿》2007,(10):77-80
对学校品牌的相关研究已成为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内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中,高等学校品牌的研究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梳理了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高等学校品牌内涵及战略管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以往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2017年开始,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沂源特校")主要招收中重度孤独症儿童和脑瘫儿童,他们的认知和学习能力较弱,单凭灌输式的说教,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沂源特校尝试通过成立"五彩团队",开展"五彩活动",打造"五彩文化",构建"五彩课程"和开展"五彩家访"的形式,让智力残疾学生在轻松、自然、愉快的状...  相似文献   

19.
高毅 《公安教育》2008,(7):18-19
我国公安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教育阶段,二是从恢复高考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学历教育阶段,三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结合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的公安教育进行了一些改革,非学历教育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根据现实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近日,农工党唐山市委会组织开滦集团支委会党内精神卫生医疗专家到世纪星培训学校慰问孤独症儿童。唐山市世纪星培训学校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孤独症康复训练、培训中心。农工党医疗专家利用自身专业特长,来到世纪星培训学校进行义诊咨询,对孤独症患儿进行心理疏导,详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