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事:明确工作定位,树立正确的残疾人服务观念 记者:您是残联的理事长,是为残疾人群体服务部门的领导,您本身又是一位残疾人,也是属于被服务的对象,请问这样的双重身份对您在残联开展工作有什么影响吗? 于坤(以下简称“于”):《残疾人权利公约》有句话,翻译成中文是这样的,没有残疾的人,只有具备不同能力的人.残疾人并不是特殊的人群,他们只是人类在心理、语言或行动上呈现的一种困难状态.所以说,我们做残疾人的工作,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并通过我们的行动,努力向社会宣传,最终在社会各阶层形成一种正确的文明残疾观.  相似文献   

2.
“残疾人工作千头万绪,关键是要找出重点、理清头绪.” 记者:(以下简称“记”):谢谢您能抽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来到湛江前,我们做了点功课,了解到您在县市很多不同的部门都工作过,工作经历是非常丰富的,现在来到残联的岗位上,你觉得与以前相比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3.
"残联,干着高兴,心里踏实." 记者:您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做到市残联理事长的,在这一职位上一待就是10多年,您对残联工作有什么样的体会? 杨惠春:我以前在县里工作过,也在乡里工作过,我知道老百姓心里是怎么想的.特别是残疾人,他们是生活最困难最无助的一群人,所以对他们的工作不要说大话空话,他们需要实实在在的好处,你让他们得到康复,或者帮他们找到一份工作,这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事儿了.在残联这么多年来,我有一个职业追求,那就是宁干过头事儿,不说过头话.残联的工作不用唱什么高调和赞歌,你就踏踏实实做,想方设法让残疾人得到实惠比什么都强.  相似文献   

4.
《中国残疾人》2011,(1):65-65
也许,您已在残联岗位上耕耘数载,多年甘苦汇于心底,让您对残疾人事业有了不一样的感悟?也许,您刚刚接触残联工作,开阔的维度拓出多样的视角,让您对残疾人工作有着更为独到的认知?也许,您会在基层奔走访查,在走进残疾人家门的一刻,您的脑海中是否对工作的开展生发崭新的思考?也许,您会参与政策的制定,在斟酌研究的同时,您的心中是否对事业的探索有了全新的理解?开方寸之地,记录您的真知灼见;结笔墨之缘,阐发您的所得所感。  相似文献   

5.
说出来才能做出来 记者:长春残联的工作口号是“说出来,做出来,走出来”,您能解释一下这9个字的含义吗? 庞国忠(以下简称“庞”):“说出来”是宣传工作,“做出来”是为残疾人做实事,“走出来”是让残疾人走出家门,迈入社会.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是我们最终的理想,但要想实现这个理想,需要从教育、康复、就业、无障碍配套设施等多方面去完善,这种完善不光耍靠残联,还要靠全社会对于残疾人的理解与关怀,但如何赢得社会的理解和关怀呢?宣传到位很重要,在让残疾人知道政府存为他们做什么的同时,让社会也来了解残疾人这个群体.  相似文献   

6.
《中国残疾人》2010,(12):49-49
也许,您已在残联岗位上耕耘数载,多年甘苦汇于心底,让您对残疾人事业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也许,您刚刚接触残联工作,开阔的维度拓出多样的视角,让您对残疾人工作有着更为独到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中国残疾人》2011,(3):45-45
也许,您已在残联岗位上耕耘数载,多年甘苦汇于心底,让您对残疾人事业有了不一样的感悟?也许,您刚刚接触残联工作,开阔的维度拓出多样的视角,让您对残疾人工作有着更为独到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残疾人工作要发展,先要处理好四种关系 记者:您的工作经历非常丰富,之前在很多部门都工作过,现在来到残联,您觉得这里与以往工作过的单位有哪些不同?面对这些不同,您又是如何布局这里的残联工作的? 沙钢:我是2014年4月来到残联上任,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残联是我参加工作的第11个单位.来到残联后,我发现这里与我之前工作过的地方是两个概念,之前像我待过的教育局,在那里主要是把精力投入到一些具体的工作上,像一些项目的推进设计、制度的完善规范等.  相似文献   

9.
用政策为残疾人脱贫保底 记者(以下简称“记”):高理事长,我听说您过去长期从事经济工作,这似乎与残疾人工作有一定的跨度,那么您到残联以后是从哪着手开展工作的呢? 高文凯(以下简称“高”):到残联工作以后,我发现残疾人工作跟我以前想象的不太一样.  相似文献   

10.
让社会了解残疾人 记者:在残联系统有许多理事长都曾在强势部门工作过,到残联后又把过去好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带到了残联的工作中,您原来做过宣传工作,在残联工作中您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的? 王(以下简称“王”):残疾人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是比较困难的,他们有很多困难需要通过宣传,引起社会关注、党委政府重视.以前我做过宣传部长,所以就想到了通过书画展和摄影展等多种形式的文化融合,让残疾人积极参与和展示自己,然后大胆地走出来,融入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中灿 《中国残疾人》2009,(12):44-45
记者:张理事长,您已是三度从事残疾人工作,经历了“跳出残联看残联、走进残联发展残联”这样一个难得的过程。您是怎样看待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工作的?  相似文献   

12.
残联工作需要谋划长远 记者:您不到40岁就当上了残联理事长,是我采访过的最年轻的地市级残联理事长,而您的队伍中不乏从事十几甚至二十几年残疾人工作的“老残联”,他们有经验有想法,您作为一名年轻的带头人,是怎样带好这支队伍,把岳阳市残疾人工作做好的?  相似文献   

13.
“残联工作要有开阔的视野,主动学习先进的经验.” 记者(以下简称记):隔行如隔山,您从纪委书记到残联理事长,岗位跨度还是很大的,您能谈谈对残联工作的认识吗? 蔡志森(以下简称蔡):我在纪委工作了20多年,原来对残联工作不熟悉,以为很简单,但是到了残联后,才发现残联就像残疾人的小政府却管理着“大民生”,从残疾人的出生到死亡,大小事情什么都要管.过去海南省被称为小政府大社会,那么海口市残联可以说是小财政大民生,工作和发达地区相比非常落后.  相似文献   

14.
程寒 《中国残疾人》2017,(11):26-28
榆林市残联现阶段工作的重点是“两个全覆盖,一个新突破”.“两个全覆盖”是0~17岁儿童康复和残疾人辅具、服务全覆盖,“一个新突破”就是无障碍设施的建造和改造要在原先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在来残联之前,在林业局当过局长、在县委里做过纪委书记,但就残疾人工作而言,您却是个地地道道的新手.刚来残联时,您是怎样打开的工作局面?  相似文献   

15.
残联作为群团组织,本身并没有决策权,其主要职能是“代表、管理、服务”,所以在处理残疾人的相关工作时,必须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找准自身定位.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来残联前在民政部门工作了很多年,您觉得残联工作和民政工作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您在民政部门工作的经验对残联工作有什么帮助吗? 郭晋(以下简称郭):民政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为弱势群体服务,这点和残联的工作基本相同.要说区别,就是发力角度不一样.  相似文献   

16.
我被他们感化了,你想啊,他们身体不方便还那么努力向上,我作为残联理事长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呢! 记者(以下简称记):我们这个栏目开办了两年,采访了几十位地市级残联理事长,很多人到残联前后对残疾人工作有完全不一样的体会,您呢? 牛惠(以下简称牛):的确像你说的这样.刚接到组织上让我来残联的通知的时候,家人朋友,连我自己都觉得,这是一个可以休息休息的单位了,可是来到之后才发现,残联工作跟想象的截然不同,不能休息,事儿追着你,赶着你,必须要干.  相似文献   

17.
定规立矩,帮扶残疾人脱贫奔小康 宝鸡残联为残疾人就业培训、扶贫等工作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并针对农村就业困难的残疾人,提出了股权分红、基地带动两种模式,帮助他们彻底脱贫. 记者(以下简称记):宝鸡残联的残疾人工作一直走在陕西省的前面,您能介绍一下残联的工作是如何开展的?现在工作重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残联工作者需要会花钱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是从财政过来的,过去的几十年做的都是“送钱”的事儿,而残联是一个需要“拿钱”的单位,您的角色是如何转变的? 王静波(以下简称“王”):事实上我没有经过特别的转变就适应了残联的工作.来之前我们老残联理事长曾经告诉我,到残联一定得有爱心,而我自认为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而且做了多年财务工作,也想换一换,想为最困难的人做些事情,所以我是主动申请到残联工作的.来到不久,走访残疾人,看到他们确实困难,这是以前在财政工作时想象不到的,当时心里就有一种责任感,我是一个残联理事长,就得为他们(残疾人)负责.  相似文献   

19.
残疾人工作要做到“和”“实”“新” 记者:就我们所知,宜昌市的残疾人工作一直有着很好的基础,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走在前列,而您对残联来说,却称得上是一名新兵.面对这样的反差,您在就任理事长之时,有过怎样的考虑? 张在印:应当说,残疾人工作对我来说是任重道远的.这不仅体现在我刚刚来到残联之时,就是现在,经过3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要做的工作还是太多太多.  相似文献   

20.
时刻掌握残疾人的需求 记者:我们都知道,大连市的残疾人工作一直排在全国前列,您来到理事长这个岗位,会不会有压力,最先做了哪些工作? 杨金旭:(以下简称“杨”)我刚上任理事长的时候压力挺大的,一是就像你说的,大连市残联在全国残疾人工作中的位置比较居前;另外,按照老同志们的说法,咱大连是残疾人事业的发源地之一,工作必须走在前头;并且那时候国家提出发展新常态,市委、政府对残联的要求特别高.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我自己也是一个残疾孩子的母亲,我从心里想把这个工作千好,感觉责任特别重.好在大连是个爱心城市,有非常良好的社会氛围,大连的残疾人也比较活跃,非常有思想,尤其是有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