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瑞昆 《东南亚》2010,(4):12-15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与老挝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自此之后,两国关系进入了平稳发展的历史时期。中老两国高层互访频繁,不断交流治党理政经验;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密切合作,在国家主权和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两国的经贸额快速增长,联系日益密切。经过两国政府和人民的不懈努力,中老两国已经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关系,中老睦邻友好与全面合作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中韩教育合作与交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广翠 《东北亚论坛》2006,15(4):117-120
1992年以来,中韩教育合作与交流在人员互访、留学生交流、汉语教学和韩国语教学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随着两国高层的不断互访,中韩教育合作与交流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针对两国交流人数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合作学科不均衡、来华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两国高教体制差异较大等问题,应采取如下对策: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政策支持;促进强强合作、拉动互补性合作;设立奖助基金,打造合作品牌;形成高层次的合作与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3.
学术动态     
为适应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的新形势,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一些学者,在福特基金会等组织的资助下,于1992年8月成立了一个定名为PROFMEXIS 的机构,通过现代通讯手段加速相互间信息传递与交流,推动对当代墨西哥的研究。PROFMEXIS 是墨西哥研究会(PROFMEX)的信息中心。该研究会成立于1982年,原来成员仅限于美国和墨西哥两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两国科技合作条约的缔结与实施经历了非同寻常的起伏与动荡,不仅深深影响了新中国科技体系的形成和确立,而且也影响了中苏两国科技交流的规模和走向。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我们发现:冷战时代的中苏两国科技合作条约的缔结与实施,虽对20世纪中苏两国社会政治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因缺乏一个有效自我控制机制,实质上中苏两国科技合作与交流呈现出的是一种不平等的畸形状态。  相似文献   

5.
中韩两国人才交流与合作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韩建交以来,两国人才交流与合作开发不断扩大,这是双方共同利益所在。中韩两国在政府间科技交流、教育交流、共同培训开发人才等多方面取得很大成效,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未来中韩两国要继续扩大合作范围、拓宽交流渠道、增加深度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企业与政府共同努力,从而推动中韩两国人才交流与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这一战略构想自提出后即成为美国智库研究的热点,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美国智库就本国是否应该接受这一战略主张、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前景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本文认为,美国许多学者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认知与中方存在着偏差,而这一分歧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美国对中国战略意图的认知存在不确定性;两国在各自的核心利益界定上认识不同;两国对"大国"概念理解不一;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因素仍在发挥作用。分歧的解决需要中美两国共同扩大智库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两国高层的战略对话;推动中美人文交流,促进民间交往。  相似文献   

7.
应日本岛根县立大学,东北大学的邀请,刘中树校长、裘式纶副校长、东北亚研究院王胜今院长,于2000年10月7~14日,对上述两校进行了访问。10月8日刘中树校长一行在访问岛根大学期间,与岛根县立大学宇野重昭校长签署了“吉林大学与岛根县立大学学术交流协定”。我校与岛根县立大学过去5年中在人员交流、合作研究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活动。1999年签订了校际交流备忘录,2000年正式签订了交流协定,相信该协定的签署将把两校的学术交流推向一个新的阶段。10月9日,刘中树校长、裘式纶副校长,王胜今院长还应邀出席了在岛根县…  相似文献   

8.
中俄教育服务贸易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服务贸易已成为国际服务贸易中发展最快的部分,一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反映了并影响着其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近十多年来,中俄两国的教育服务贸易和高等教育均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两国在教育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两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既具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点.苏联时期所打下的坚实基础和俄罗斯政府对教育服务贸易的重视使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仍然处于先进水平.因此,认真分析和比较中俄两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特点,研究和借鉴俄罗斯发展教育服务贸易的成功经验,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对今后中俄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开展定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2005年中古建交45年了。45年来两国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两国政治关系稳步而深入地向前发展,良好的政治关系促进了经贸文化、教育、体育和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古关系顺利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两国领导人均高度重视双边关系的发展两国经济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发展经贸互利合作符合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应突尼斯国立行政学院高级班校友会和约旦国际事务协会的邀请,由副会长朱达成率领的交流协会代表团于2月16日至3月8日访问了突尼斯和约旦。此行既与两国的相关组织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对话,与两国政要和民间知名人士进行了沟通交往,达到了此访的预期目的.同时又一览两国之独特风景,一睹两国之灿烂文明,可谓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11.
中印两国在历史上保持了睦邻友好的关系。冷战以后 ,特别是“9.11”事件之后 ,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和各自的国情与任务 ,两国持续、稳定地增强了经济、科技、贸易、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也加强了政治、军事上的往来与交流。本文对这一时期内的两国关系作简要回顾 ,并对两国发展双边关系、进行友好合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印关系不断深入发展,两国在旅游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呈全面展之势。本文阐述了发展中印旅游交往在促进两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分析了发展两国旅游交往的有利条件和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发起国和创始会员国在其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两国在上合组织中拥有广泛的共同战略利益,这使其发展与中俄关系形成了一种互动。上合组织的建立为两国在军事安全、政治合作、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这些合作和交流也不断充实着上合组织,使其发展壮大。但是中俄两国在上合组织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分歧和竞争。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东北亚地区的劳务交流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无论是国家间的劳务交流,还是国内的劳务交流,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并形成了一个包括人流、资金流和商品流的全球化模式.但是,每个国家都制定了各自的劳务交流政策,并出台了相关的国内立法.劳务交流领域的问题涉及到劳务输出国和劳务输入国进行合作的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5.
中美军事关系中的透明度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透明度问题是中美军事合作和交流中的一个长期问题,双方尤其对透明度的含义有着不同理解。尽管两国都从现实主义角度判断国际形势和制定国家安全政策,但因现实利益和各自历史背景不同,两国采取了迥异的政策。本文认为,中美双方应加强相互了解,并认可对方观点的合理性,以求减少分歧、奠定双方在合作中实现双赢的基础。发展军事交流与合作是解决双方透明度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两国更加透明的军事关系将有助于消除双方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6.
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民众之间的往来和交流日趋频繁紧密。在这个过程中,双方跨国栖居的成员互为两国最大的外来居住人口。随着两国民众之间交流接触的加深,两国的民间关系并非如料想的那样平稳顺畅,这是值得关注和警惕的。本文以建交以来两国民间关系的发展现状为视点,探讨两国跨国栖居人口之于民间关系和国家关系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医药交流与合作成为中印人文交流的重要领域。受中印传统医药文化差异和国际竞争等因素影响,中印两国的传统医药交流与合作尚不理想。建议中印两国政府搭建更多的合作平台,增进相关领域交流合作,加强双边学术交流和翻译医典,开展教育合作和互设诊疗中心,有力地促进中印两国民心相通。  相似文献   

18.
1986年9月,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UNAM)教授迪纳·罗德里格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邀请来华进行为期三周的学术考察。她在访问拉美所时会见了苏振兴所长,双方就中墨两国有关拉美研究的情况和今后拉美所与国立自治大学  相似文献   

19.
中韩建交以来两国文化教育交流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林杰 《东北亚论坛》2007,16(5):110-115
中韩文化教育交流是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韩建交15年来,两国的文化教育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两国政府签署了一系列的交流协议,中国出现了"韩流"现象,韩国也掀起了强劲的"汉风",中国的韩国问题研究和韩国语教育发展迅速,韩国的汉学研究和中文教育持续升温,来华韩国留学生和赴韩中国留学生的人数稳居所在国外国留学生之首。两国文化教育交流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支持、经贸合作的稳步增长以及两国文化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泰国的文化交流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泰之间文化源远流长。1975年中国与泰国建交后,两国文化交流更为广泛。中泰两国建交40年来,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均衡稳步发展,不仅范围广泛,而且频率密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繁荣,不仅增进了两国的友谊,同时也促进了两国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中国作为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积极加强与泰国的文化交流,对双方将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