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国林 《各界》2008,(9):22-24
文献记载有稿酬   据文献记载,延安时期的稿酬至少从1936年8月就已实行.此时,二、四方面军正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和党中央尚在保安,而且硝烟未熄.为"在全国和外国举行扩大红军影响的宣传,募捐抗日经费",中央决定出版<长征记>.……  相似文献   

2.
史远 《各界》2008,(10):71-74
谭甫仁是一个从被俘的国民党军士兵成长起来的解放军高级将领.他曾任武汉军区第二政委、工程兵政委、昆明军区政委."文革"内乱中,云南成为打砸抢的重灾区,他被毛泽东委以重任,派往云南主持工作,却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新近出版的<一生紧随毛泽东:同忆我的父亲开国上将陈士榘>,对这桩建国以来罕见的高级将领遇害案作了详尽的回顾.……  相似文献   

3.
杨永兴 《各界》2008,(4):6-8
一   创办<红旗>杂志,是毛泽东首先倡议的.虽然决定出版<红旗>是在中共八届五中全会上作出的正式决定,但是筹备工作早就开始了.早在1958年3月召开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就提出了"出版理论刊物"的问题,而此次会议也是毛泽东为发动"大跃进"运动而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  相似文献   

4.
杨朔之死     
杨朔(1913-1968),作家,任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杨朔可能是最为中国人知道的作家之一,因为在文革前和文革后,他的散文<荔枝蜜>、<雪浪花>、<茶花赋>等印在中学的语文教科书里,因而得到相当普遍的阅读:有老师详细讲解"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每个中学生都要反复朗读甚至背诵这些文章.  相似文献   

5.
星雨 《各界》2008,(1):3
<红楼梦>中焦大所骂的"爬灰",显然是指贾珍和他的儿媳妇秦可卿乱伦之事.至于"养小叔子"一事,就不那么简单了.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养"小叔子"的人是王熙风,这一点历来也没有什么疑问,那么,被王熙凤养的这个"小叔子"又是谁呢?……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像章是特殊历史时代的特殊产物."文革"中,究竟生产了多少枚,谁也说不清,只知1966年,天津一家军需工厂生产毛泽东像章超过10万枚.当时,不仅全国人民部佩戴、争收毛泽东像章,像章还流向世界.1967年,北京部分大专院校红卫兵头头组成的"中国红卫兵代表团"访问阿尔巴尼亚,一下子就带去了两万枚. 今天,毛泽东像章已成为一种极有收藏价值的文物了.《文物保护法》就将"文革"时期的毛泽东像章列为"现代文物".现在,国内外都有不少人收藏毛泽东像章.四川的收藏家王安廷的藏品已超过7000种,总量达30000万枚,为世界  相似文献   

7.
混世魔王与端方相继由人变成了"狗",赤裸裸地展示着兽性.老骆驼爱猪胜过爱人,吴曼玲将狗视为亲人,游走在疯狂边缘的他们最终未能守住人之底线.毕飞宇在触及"文革"后期人的精神异化的同时,敏锐地将触角伸进人畜乱伦禁忌这一特殊领域.<平原>在延续贾平凹、莫言、张炜等人的人畜混杂叙事传统的同时,实现了"文革"叙事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论联合政府>一文进行了修改.从1945年5月2日<解放日报>发表的<论联合政府>及相关的资料来看,毛泽东关于联合政府的若干思想,如在无产阶级领导权、联合政府的性质、联合政府纲领的战略性与策略性、提出联合政府纲领的依据等问题上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现行稿酬制度存在着标准偏低、优劣不分、分配不公等弊端,稿酬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有关专家建议,一、提高付酬标准,至少要高于“文革”前的实际标准;二、优质优酬,规定稿酬标准下限,上不封顶;三、以多种形式代替单一的付酬办法。  相似文献   

10.
(一) 提及"问题意识",笔者不由想到了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曾撰写的<问题研究会章程>,在这个章程中,他提出了当时中国需要研究的144个问题,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他在<章程>开篇就明确提出,成立"问题研究会"的目的就是要搞清当时社会和人生面临的"所必需"或"未得适当之解决"因而影响进步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1.
唐正芒 《理论探讨》2008,(1):110-113
在已公开出版的毛泽东各类著作、文稿中,以<党内通信>名称拟题的共有六篇,这就是毛泽东于1959年3月至5月撰写的六篇<党内通信>.它是在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已出现严重"左"倾错误、毛泽东党中央努力纠正已觉察到的"左"倾错误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信中关于反对平均主义、反对"共产风"、努力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以及在工作作风方面提倡讲真话、坚持群众路线等等内容,对于当时纠正左倾错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佳  王刚 《各界》2009,(10)
"文革"初期,随着刘少奇被全面批斗,造反派急需一把来自群众的投枪.受斯大林曾把不同政见者投入精神病院的启发,红卫兵们在精神病院发现了陈里宁,这个疯子反对刘少奇.1967年,随着天津人民话剧院排演的<新时代狂人>的上演,陈里宁红遍全国--  相似文献   

13.
不知道为什么,作为春秋晋国数百年霸业的最大推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让"兵不厌诈"思想成功在战争中运作的军事天才,先轸并没有得到他在历史中应该有的待遇,<史记>中并没有为他单独列传,<左传>中对他的叙述也是寥寥数笔,后世的史家们好像选择对他自动无视了,最后造成的结果是,现在很多人竟然不知道历史上曾有过先轸这个人.  相似文献   

14.
庄重 《各界》2009,(10)
一 1966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其中<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题解说:"这是毛泽东为中原、华东两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写的一个广播稿."果真如此吗?多年后,作家叶永烈撰文称,该文章实为陈其五所写,这是事实吗?而本文作者庄重(曾任新华社华东前线特派记者兼前线分社、第三野战军总分社编辑部主任)则提供了另一个版本.  相似文献   

15.
"文革"结束后,担任过北京、昆明军区空军领导职务,以南京军区炮兵顾问离休的老红军陈靖,在北京写过一首词:<蝶恋花·李淑一老人泪痕录>,词中直呼:"伤心最是留芳岭!"揭示柳直荀(1898~1932)被诬杀的历史悲剧.  相似文献   

16.
2008年7月16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并明确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党代表任期制是指党代表在党的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代会")召开期间和闭会期间,享有代表资格,行使代表权利,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的制度.党代表任期制从制度本身而言,可以说是推进党内民主的一项实质性举措,但是,从制度实施而言,仍有待与<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的衔接和党代表产生机制的配套.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敲打"四人帮" "文革"造成的是法制废弛、政权瘫痪、道德沦丧、经济濒临崩溃,民生每况愈下.如果再胡闹下去,这个政权不是被外来势力颠覆,就是被人民推翻.目睹现状,毛泽东还没糊涂到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都不懂的地步,他要结束或控制住这由他一手造成的混乱局面,恢复安定,复苏经济,而做到这一点只有依靠那些被他打倒的治国能臣良将.毛泽东"解放"邓小平等一批老干部,客观上赢得民心,但引起"四人帮"的恐慌.江青一伙知道,他们跟老干部之间的关系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老干部重归帅位之日,就是他们灭亡之时.所以,他们一再负隅顽抗,不断挑起事端.对于"四人帮"的干扰,从1974年初起,毛泽东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四人帮"发出警告.  相似文献   

18.
<白蛇>是严歌苓在1998年发表的作品.讲述了一个假冒的中央特派员徐群珊救出在"文革"中被劳动改造的女舞蹈家孙丽坤,使她心灵复苏,并重燃对舞蹈的热情,二人产生了深厚的同性情谊这样一个传奇故事.以其独特的叙述视角,多声部的复合形式,和挑战传统伦理的情感模式以及对人性深度的挖掘在她所有的作品中独具特色,使作品具有复杂的内涵,人性的深度及意义阐发的多种可能性.<白蛇>中超越世俗的同性之爱,文革对美的毁灭,对人性的扭曲,以及主角孙丽坤已有许多研究者做出了精彩的阐释.在此,本文对另一重要人物,徐群珊.这个使孙丽坤心灵复苏艺术生命得以继续,拯救了孙丽坤也差点使她崩溃的形象进行浅析,揭示出这个完美的徐群珊形象遮蔽之下的文革政治对女性自然属性的残酷剥夺和异化,个人命运的微不足道.女性在强大的政治漩涡裹挟之下有意或无意识的被异化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9.
刘少奇作为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做出了宝贵的理论贡献.主要是:发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深入阐发毛泽东关于"中国党的马克思主义的修养"命题;在<答宋亮同志>和<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等著作中,比较集中地分析了党的理论准备不足等情况,力促全党加强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在党的七大及此后的近20年间,从多方面阐述了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相关的一系列思想.  相似文献   

20.
在毛泽东的著作中,虽然直接谈到"抓落实"的内容不多,但是,作为辩证法大师,他的很多文章和讲话中,间接地、非常深刻和精辟地都涉及到了"抓落实"的问题.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毛泽东对这个问题作了较为明确的阐述:"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又如一个党,只顾发宣言,实行不实行是不管的.试问这种立场也是正确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认识到实践在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真理的首要标准.毛泽东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