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十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丰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木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  相似文献   

2.
民主社会主义建立的混合经济模式致力于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上加入更多的公有制成分,在分配方式上更重视按劳分配和社会福利,在市场机制中强调计划调节。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起点和主体都是公有制经济,这同民主社会主义的混合经济有本质不同,但我们可以借鉴民主社会主义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在高起点和高目标上实现对民主社会主义混合经济模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是现代民主的两种形式。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有很大的区别:资本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上的,它比资本主义民主更高级,它是真正的人民民主,其最高价值理想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焦力军 《学理论》2009,(21):2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具有本质区别,在民主观、国家观、对待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共产主义目标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前出现于我国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是伯恩斯坦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谢文(谢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不正确地描述了二战后的国际形势;混淆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原则界限,妄称欧洲一些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胡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都是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政策的结果,混淆民主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策的本质区别;歪曲了我国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言论,采取捧、吓、拉的手法,妄图败坏党中央的声誉;编造谎言,极不人道地在往已故学者身上泼脏水,为其反对马克思主义作铺垫。其目的在于分化、西化中国,制造反对派,以求达到和平演变中国成为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国家的附庸。  相似文献   

6.
必须警惕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泛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我国刊物上刊登了一些宣传民主社会主义的观点。民主社会主义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潮,是改良了的资本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倒退到资本主义的桥梁。对这种思潮必须高度警惕,决不能让其自由泛滥。  相似文献   

7.
如何看待民主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社会主义起源于欧洲19世纪早期工人运动中的社会主义政治思潮中的一个流派,是一个“伸缩性名称”。从历史演变看,西方的社会民主党已经由初始的资本主义的反叛者演变为资本主义的改良者,再变为资本主义的共生者。作为一种改良主义的政治思想体系,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两者间有原则性的区别。民主社会主义既取得了一些很大的历史成就,也存在者曲解和歪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以及经常背叛自己高谈的主张的灰色记录。在当代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我们坚定不移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改良的资本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本质区别。中国如果选择民主社会主义,必然导致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全盘西化,走向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有原则上的区别,中国只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决不能选择民主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民主的两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主义民主从本质上讲是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它虽然存在金元民主、民主歧视等弊端,但与封建专制相比毕竟是历史的进步,其中也包含着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根据本国国情积极借鉴这些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生活领域,所谓底线,就是指我们做任何事情时,都必须坚持的最低的最基本的界限、标准、原则、要求、规定等等。古今中外,一部部荣辱成败的历史反复证明,无论是小到一个集团或个人,还是大到一个政权和政党,其由盛到衰的根本原因,都是由量变到质变,风气养成,到头来底线失守,无法扭转,无法补救,自取灭亡。当前,人民群众最痛恨的腐败,从根本上讲都是践踏了底线,身败名裂,自食其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底线就是生死线。作为执政党的领导干部,要时刻具有底线意识,坚守政治底线、思想道德底线、法纪底线、政绩底线、生活底线,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守不住底线,先进性、纯洁性便无从谈起。一、坚守政治底线。作为执政党的领导干部,讲政治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坚守的底线。一个不讲政治的领导干部,必然会在信念上动摇根基,在行动上迷失方向,个人会摔跟头,党和人民的事业最终也会受损害。新形势下,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如果我们思想上不清醒,工作中不注意,是很容易搞散的。怎样才能做到活而不乱、多而不散?关键是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党员领导干部要善于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对各种社会现象要善于分析鉴别,说话办事一定要考虑政治因素、政治影响、政治后果。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在某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上必须有自己明确的态度,在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上必须有坚定的立场。要努力提高政治鉴别力。政治无小事,特别是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组织原则上,要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原则。“四个服从”最重要的是全党服从中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大政方针和法律制度以及重要的工作部署必须统一,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在大局下行动。二、坚守思想道德底线。这主要是世界观的底线,重点要解决“为谁活着、用什么武装”这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民主社会主义是主张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行社会改良的思潮,尽管它与科学社会主义存在着某些共同价值取向,但是他们之间存在原则区别.梳理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内容、问题及借鉴价值,分析了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同时对一些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在大胆借鉴、吸收民主社会主义实践的同时,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2.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军 《理论探索》2007,22(4):54-56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今世界两大社会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虽然在反对资本主义这一点上和科学社会主义有一致性,但两者在本质上却是截然不同的。在苏东剧变过程中,民主社会主义充当了资产阶级演变社会主义的工具,社会党和社会党国际积极配合国际资产阶级促进了苏东演变。历史证明,民主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演变科学社会主义的桥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抵制民主社会主义侵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可供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有限。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对发展民主进行了多种探索,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积累了有益经验。这些经验包括:民主建设必须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注重公民权利;民主建设必须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民主建设必须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实现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尊重法律权威;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内容。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的再度审视,我们可以明确,公民参与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的重要观点。公民参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改革和实践的过程中也是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本质观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暴力统治的机器,国家的社会属性和履行的管理职能,从根本上而言服从和服务于其阶级属性和阶级统治职能。民主社会主义则在对现存资本主义国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结论,认为国家具有超阶级性,其主要职能是提供人性化的公共管理和公共福利。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民主社会主义,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形态.民主社会主义本质上仍是资本主义.对于民主社会主义,我们可以借鉴,但不可迷信.  相似文献   

17.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之一.本文按照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线索,把20世纪社会主义内部关于民主问题的分歧和争论归纳为三个核心问题,即无产阶级专政与民主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建构的精英主义的竞争式选举民主观,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熊彼特重构民主概念开始,西方民主理论开始了一个将民主去社会主义化的过程,使民主变成了一个以西方政治体制为范式的描述性概念。民主的去社会主义化将民主内含的反资本主义要求剥离,使民主局限于选举政治的狭隘范围内,从大众遏制资本统治的力量变成了资本维护自身利益并进行对外扩张的工具。今日席卷全球的经济政治危机实际上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结构性危机,这场危机的解决需要再次唤起将民主与社会主义结合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性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概念的界定及内涵的理解不同。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关键是把其真正作为"科学"对待。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修正使其性质逐渐演变。对待民主社会主义,既要反"左"又要防右。当前,从吸收和借鉴的角度研究民主社会主义更有现实意义。应改变"唯我独马"、"唯我独社"的思维定势,用更宽广的眼界、开阔的胸怀去观察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原则,更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旗帜,甚至某种程度上说,民主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重在实践,没有民主的实践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就不能保证它所取得的胜利。社会主义民主的切实落实必须要有制度保障,其中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和在适当的时候实行普选制是两项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