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科书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依据与工具之一.现代社会,不管身处何种学科体系,教科书不仅扮演着知识传播、传承的基本功能,而且对学术研究也具有基础性价值.正因为如此,各国学者都十分重视在各自学科体系内潜心编撰承载着自己学术理想的教科书.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亦陆续出版了多种刑法教科书,其内容和体例各具特色,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刑法学教育和理论研究的蓬勃发展.我国著名刑法学家马克昌教授主编的《刑法》便是其中典范之一.该书于2007年8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2010年8月修订再版.  相似文献   

2.
<正> 汉斯·威尔哲尔(Hans Welzel,1904—1977)是德国卓越的刑法学家和法哲学家。他在刑法学上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目的行为论理论。这不仅动摇了传统的行为论(因果行为论)的权威,而且影响了整个刑法学体系。正如日本著名刑法学家木村龟二博士评价说:“当今写刑法总论的人,无论是采主观主义立场还是采客观主义立场者,如果不论述目的行为论,就不算是完整的刑法总则体系。” 一、威尔哲尔的目的行为论主要观点 (一)“目的行为论”的含义 “目的行为论”一词,在德文中是“finale Handlungslehre”。日本学者有的将其译为“目的行为论”,也有将其译为“目的行为理论”。德国刑法学家叛兹格(Mezger)认为。目的行为论,是关于行为概念的“目的论”(finaler  相似文献   

3.
最近兴良先生出了本书,叫《规范刑法学》。按名索义,当是对刑法规范的诠释。刑法规范关涉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与刑法条文是隐在与外在、内核与承载的关系。对刑法规范的解释实际上是对刑法条文根据刑法条文的体系加以解读。按照兴良先生在扉页题记中的说法:阐述的是一种内在于法条、依附于法条的法理,从法条出发,并最终回归法条,对刑法理论进行规范的审视。因此,《规范刑法学》是一本解读法条,以刑法规范为文本的系统阐述刑法学的教科书,她与《本体刑法学》并立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刑法学文本。一周易中有句话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对20世纪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新世纪的期盼与前瞻也越来越急切。而各种媒体的频频报道,无疑更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世纪的心灵感受。正是在此种世纪之交的特别氛围中,谢望原博士的论文集———《世纪之交的中国刑法学研究》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发行。正如我国著名的刑法学家高铭暄教授在为该书所作的序中评价的那样,《世纪之交的中国刑法学研究》“是一部涵盖中国刑法、外国刑法、中国区际刑法等内容的具有一定学术水平且对完善我国刑事法制具有重要价值的刑法学论著”。该书收集了作者10余年来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赵康 《法制与社会》2013,(33):132-133
刑法学大师冯·李斯特曾言:“刑法是刑事政策不可逾越的藩篱”。日新月异的社会对于刑法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处理刑事政策和刑法的关系,成为了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于偏重于体系性思考的刑法理论研究而言,这一问题则被转化为刑事政策和刑法体系的关系问题。德国刑法学家克劳斯·罗克辛教授的代表作《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第二版),以一个全新的视角,言简意赅地阐发了作者时于基础理论问题的看法自德文版问世以来,已经先后被翻译为七种外国文字出版,产生了巨大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刚刚进入 2 1世纪第二个金秋 ,著名刑法学家、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克昌先生的新作《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面世。数年来 ,我们陆续拜读过马先生主编的《刑法学全书》、《犯罪通论》、《刑罚通论》、《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等论著 ,深知马先生学贯中西而治学严谨 ,思想深邃而勤于耕耘 ,不鸣则已 ,鸣而必有高论。研读马先生著述 ,不独有茅塞顿开、明白事理之愉悦 ,亦有品味马先生独特朴实的语言和冷静睿智的文风时的击节赞叹。此等感受 ,必不为笔者所独有。拜读马先生这部宏篇巨制后 ,作为晚辈后进 ,以好书共赏之心愿写成此文…  相似文献   

7.
关于简单罪状的概念,我国刑法学界有着各种不同的表述。例如,高铭暄教授主编的《刑法学》认为,简单罪状是“在条文中只简单地写出犯罪的名称,而对于犯罪的特征则没有叙述”。何秉松教授主编的《刑法教程》认为,简单罪状是“在条文中简单地而不是具体地描述该犯罪的犯罪构成特征”。在我看来,我国刑法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总干事、著名刑法学家、吉林大学法学院高格教授的新著《比较于刑法学》一书,已由长春出版社出版发行。高格教授自1956年就开始搜集写作素材,前后历经30多年的刻苦钻研,博览古今中外刑法学专著、论著近百本、中外刑法学论文上千篇、古今中外刑法典百余部。其写作材料的来源大体可分为三部分:一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刑法资料;二是中国古代刑法典章、释义和建国前近、现代刑法资料;三是翻译过来的外国古代刑法典  相似文献   

9.
刑事法学,即研究有关刑事法律及其运用之科学,其内容可包括与犯罪有关的所有相关学科,如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刑事执行法学、刑事政策学、犯罪学等。本来,早在作为刑法学正式诞生标志的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利亚的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刑法思想和刑事诉讼法思想是合为一体的。后来意大利刑法学家龙勃罗梭引入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创立犯罪学,扩张了刑事法的研究领域。德国著名刑法学家李斯特更是首次提出全体刑法学的概念,确立了包括刑事政策学、犯罪学、刑罚学、行刑学在内的大刑法学研究体系。但是我国法学界基本上没有借鉴这种研…  相似文献   

10.
《法学》1989,(2)
《荟萃》由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组织编写,著名刑法学家高铭暄教授、马克昌教授等审订并作序,全书约65万字,大32开复膜本,已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荟萃》收录了我国建立学位制度以来八届已通过答辩的187篇刑法硕士学位论文之精华,所涉题目广泛,堪称实践和理论价值极为突出的大型科研情报书、工具书和资料书。《完善》由青年刑法学者赵秉志、张智辉、王勇合著,全书约35万字,已公开出版,大32开,压膜  相似文献   

11.
犯罪构成的分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犯罪构成如何分类,在我国还很少有人进行研究,国外刑法学者的意见也很不一致。例如日本刑法学者木村龟二在《刑法总论》中把犯罪构成分为两类,即基本的构成与派生的构成、完结的构成与待补充的构成。大塚仁在《注解刑法》(总则)中则分为  相似文献   

12.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5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新刑法的颁布与实施,为我国刑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广阔舞台。从此,我国刑法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虽然新刑法颁布还不足3年,但这一时期却成为我国刑法学研究的黄金岁月,一大批刑法学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相继涌现。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际,回顾过去刑法学研究的峥嵘岁月,展望新世纪刑法学发展宏图,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研究特点20世纪90年代,研究新中国刑法科学史的专家认为,我国从1949年新…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罚理论研究的新著──评《刑罚通论》洪苑我国著名刑法学家马克昌教授主编的《刑罚通论》一书最近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70万字。该书是继他的《犯罪通论》问世后,在刑法理论研究中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并被列入《武汉大学学术丛书》。在传统刑法学中,...  相似文献   

14.
陈忠林 《中外法学》1997,(5):100-109
<正> 在我们刑法学者眼里,意大利意味着贝卡利亚、龙伯罗梭、菲利、加洛伐洛、格拉马蒂加等一大群在近、现代刑法学领域中为各大流派确定理论坐标的超级巨星,意味着这些刑法大师们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刑法理论的里程碑。意大利之所以有“刑法的故乡与摇篮”的美称,并不是由于贝氏等人对现代刑法学各大流派的形成有创业奠基之功,而是因为早在中世纪,意大利的注释学派,特别是后期注释学派刑法学家就已从对古罗马法的研究中总结出了现代刑法的许多基本原则,从理论上勾画出了现代刑法制度的基本轮廓。不论在我国,还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人们对意大利刑法制度及刑法学理论的现状都不仅了解不多,而且往往存在一些重大讹传。全面介绍意大利刑法中尚未为我国刑法学界了解的东西,显然不是本文所能胜任的任务。在这里,笔者只想根据自己手里有限的资料,澄清我国刑法学界对意大利现行刑法典的几个带普遍性的重大误解。  相似文献   

15.
著名刑法学家马克昌教授主编的《经济犯罪新论———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研究》一书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共8章,约52万字。该书是马教授继《犯罪通论》、《刑罚通论》问世后,在刑法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的又一硕果。该书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  相似文献   

16.
1997年4月12日上午8时30分,湖北省省委洪山礼堂第九号会议室,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及省直各部办委厅局主要负责人济济一堂。今天,湖北省省委常委中。心学习组在这里举行湖北省省直机关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讲座。邀请我国著名刑法学专家、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马克昌教授讲授《刑法的修改与完善》。在主持人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刘荣礼宣布讲座开始后,马克昌教授开始了他妙语连珠的报告。71岁的马克昌教授是我国著名刑法学家,他从事刑法学教学和研究几十年,多次参加我国这次《刑法》的修订讨论,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  相似文献   

17.
李勇 《人民检察》2012,(7):66-67
刑法学是一门研究恶的学问,时刻带着一副严峻、冷酷、不容亲近的面孔,神秘、精致、深不可测的内涵,难道就总是与轻松悠闲无缘,与温情幽默对立?跨入深奥的刑法学大厦,是否也有悠闲之门可借经过?我国台湾刑法学者林东茂先生在其著作——《刑法综览》的序言中指出,此书就是"让读者悠闲地通往更精奥博大的刑法之林",并希望"读者不必用沉重的心情看这书,读书地点亦可不拘,咖啡厅、草地上、卧榻之旁,行旅之中,皆无不可"。①就此,林先生似乎为莘莘学子指明了探寻刑法奥妙的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 国际刑法学协会是目前国际上一个很有影响的非官方的学术性组织,在联合国享有咨询地位。它的分会组织遍布全球,拥有会员6000多人。协会的前身是“国际刑法联合会”,1889年由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比利时法学家普兰和荷兰刑法学家哈默尔共同创建的。协会创建至今已有整整10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开过13次代表大会。 1989年10月1日至7日在协会造建人之一的李斯特故乡——维也纳召开了第14届国际刑法学协会代表大会,也是协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  相似文献   

19.
由我国著名刑法学家王作富担纲总主编,集中我国众多有深厚理论和丰富司法实践经验的刑法专家参与撰写的大型刑法分则丛书《刑法个罪司法适用》系列十四本,已经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自我国1997年刑法颁布实施以来又一个重要的集理论研究和应用成果于一体,对司法实践具有针  相似文献   

20.
王凌皞 《法学研究》2013,(1):107-122
《四库全书总目》政书类法令目按语说:"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刑(法)如此,刑法学如何?刑法学家又如何?如果说"国家不幸诗家幸",那么刑法学家则相反,国家不幸,刑法学家亦必不幸;而盛世虽不尚刑,但刑法学家却有幸扶翼社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