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公共行政学建构路径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学中国化”是中国公共行政学建构路径的一种理性选择。它的重心是从中国公共问题的原生性背景中解读公共性,应当体现出一种对公共性的中国关怀。从学科发展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公共行政学将是“行政学中国化”可预期的学科成就。  相似文献   

2.
提炼标识性概念,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其中有两大关键性问题:一是概念,一是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当从概念着手,从体系着力。作为自主知识体系的概念构建,与一般的概念构建有所不同。这一概念具有主体性和原创性,是知识生产者独立创造的新概念,能够为自主知识体系提供新要素;需要学理化和学科化,通过严格的学理论证获得学科属性,成为自主知识体系的“合格产品”;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是知识体系中有机构成的概念,成为自主知识体系所需要的“知识产品”。成体系的概念由多个概念构成,成体系的概念构建是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寻找和确立枢纽概念,在方法上需要遵循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有成体系的概念构建自觉,并在学术研究中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3.
公共行政从来不是也不应是价值中立的,政府所有规范性的主张都必然基于某种价值观念,政府在这些观念的指导下开展行动。然而现代公共行政被“制度-技术”的复合框架牢牢固定,变成了一种目标导向的“道德景观”塑形过程,这直接导致作为“生成”的公共行政成为了主流的行政形态。作为“生成”的公共行政以失去可能性为代价换取现实性,这导致行政系统在对“目标”的追逐中逐渐被异化为失去道德和生机的机器。公共行政需要从强调“生成”的传统中突围,转向建构一种作为“过程”的公共行政。作为“过程”的公共行政以行政伦理学替代行政管理学为“第一行政学”,强调行政部门的首要责任是根据情境对决策中诸种终极价值作优先性排序。中国因自身的德治仁政传统而在建构“过程”行政上具有天然的文化优势,而这种文化优势完全可以通过理论化的方式转变为学术、学科和话语优势。  相似文献   

4.
刘颖 《理论月刊》2023,(10):5-13
文化安全研究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研究,这一研究体现了中国学界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努力和成果。首先,文化安全研究是中国知识界针对近代以来世界文化发展问题所作的思考,是在吸收国外相关研究理论基础上提出并开展的;其次,文化安全研究充分立足中国文化发展实际,是完全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再次,文化安全研究是中国学界立足中国经验建构的具有科学理论基础的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作为国外专门研究中国的学问,中国学正在成为“时代显学”。但中国在海外中国学上的学术影响力,与现有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相匹配。中国学研究中国,但当前中国学的中心并不在中国。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国内海外中国学研究的知识体系和话语权建构。在此基础上打破中国学和中国学研究的内外区隔,推动构建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的“世界中国学”,最终实现“让中国学回到中国”。  相似文献   

6.
杨艳秋 《求索》2023,(2):55-61
新时代以来,中国史学理论研究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朝着构建中国特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方向不断前进,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新时代的中国史学理论研究应自觉肩负起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研究,建设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方法论,建立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发扬中国史学优良传统,发掘中国史学的民族特色;坚守中国史学立场,构建中国历史学的自主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7.
行政哲学:公共行政学的知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公共行政学界存在的关于行政哲学的知识品性、知识功能以及行政哲学研究的必要性的怀疑态度,文章论证了行政哲学在何种维度、以何种方式,为公共行政学提供何种知识基础。行政哲学在公共行政学的前提性、支援性和引导性的知识维度,构成公共行政学的知识基础。从行政思想史以及行政哲学的发展状况来看,行政哲学至少能够为公共行政学提供价值观、方法论、思维方式等类别的知识基础。行政哲学主要通过反思思想前提以及一系列范畴和原理,为公共行政学提供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8.
褚艳红 《探索与争鸣》2024,(3):166-176+180
中外关于“中国”的解读存在差异。当前国际社会格局的转变与当代中国的崛起,日益凸显出西方中国学既往研究范式在解读中国时的效用困境。世界中国学倡导深入践行“批评的中国学”研究,以区域研究为方法路径,通过“深读”的文本分析与“躬行”的经验研究与世界共议“何为中国”。世界中国学以文明比较的视野,关注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中“人”的丰富内涵,呈现出“以人为中心”的研究理念。在此范式转变的过程中,中国从西方理论的消费者逐步转变为全球范围内中国研究的主体与中国道理的讲述者,并在此过程中期冀形成本土立场与全球眼光兼具的中国知识,助益人类文明互鉴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渝 《求索》2013,(10):131-133
自张道一先生明确提出艺术学后,艺术史学的研究就备受关注。艺术史研究就是希冀借学术研究以“打通壁垒”,贯通艺术共性与本质特征,进而构建具有普遍规律的艺术宏观理论体系。如今,艺术史研究已初具积淀,但还存有诸多理论困惑,如通史纂修的方法并不适用于艺术个案研究,一般艺术史学研究与诸多个别艺术史学研究史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等。解开这些理论难题,还得回到艺术史的研究归旨,建构合理的艺术史学研究方法论体系。本研究以康定斯基与勋伯格的学术研究为证,阐介了艺术史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并进一步阐说了观念史学观、外史学研究和内史学研究方法论在整个艺术史学研究中的研究实例与重要价值。艺术史学研究方法论体系的建构要在博采众长的同时,明确自身的研究特色,做到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当然,理论上的方法论能否真正可行,还得在具体学术研究中加以改造与求证。  相似文献   

10.
熊易寒 《探索与争鸣》2023,(9):22-25+177
<正>何种意义上的“自主”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构件,但绝不是全部。自主知识体系的“自主”是相对的。自主知识体系既不从属于任何体系,也不是封闭的知识体系,而是嵌入在世界知识网络中的知识体系,是当今世界“开放社会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哲学层面来看,没有绝对自主的知识体系,绝对意义上的自主就意味着封闭,与外界无法沟通,  相似文献   

11.
张立文的和合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张立文教授的《和台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一书问世了。当张先生在人生的旅程中走完一个甲圜道而进入下一次“轮回”时,他在学术思想上也完成了一个决定性的转变,即由’“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由哲学史家到哲学家的转变。和合学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转生的问题.亦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适应、相接轨问题深思的结果。其核心在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层面,在于其文化精神,亦即中国哲学。因此,首要的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转生,其结果是民族新哲学的建构。从发展形式而言,这种建构活动是“接着讲”中华民族本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建设道路的发展历程大概可分为“计划性”环境保护萌芽、“整体化”建设体系逐渐形成、“共生化”新范式全面建构三个阶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建设道路,即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为首要前提,以“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生态发展观为基本要求,以“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价值取向为根本目的,以实现“德法共治”的生态治理观为基本方法,从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明确,生态建设非一日之功,一时之事。后疫情时代,我国面临的生态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为此我们要借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建设道路中形成的基本经验,一方面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创新生态建设方法。同时,要做到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建设理论为指导,力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3.
现时代伦理大变局的若干基本方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伦理才是与生活惟一对称的东西。伦理即生活 ,是说没有在生活之外的伦理 ,也没有在伦理之外的生活。从伦理观照生活 ,是一个适当而宏观的视角。伦理与道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认识到这一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现时代的伦理变局 ,至少有如下七个方面 :一是从德性伦理到制度伦理的转变 ;二是从私域伦理到公共伦理的转变 ;三是从国家伦理到社群伦理的转变 ;四是从权利伦理到公益伦理的转变 ;五是从个体伦理到团体伦理的转变 ;六是从对抗伦理到共生伦理的转变 ;七是从一元伦理到多元伦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在寻求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中,严复的“道通为一”思想为处理现代化历程所涉及的本土与西方文化资源、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提供了借鉴与反思。严复提出了“援西入中”的思想启蒙方案,基于“道通为一”的现代化路径,承认人类社会发展存在共同的本质与规律,也肯定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严复选择性借鉴和吸收苏格兰启蒙思想,试图构建现代中国的理想方案和发展蓝图,透视出中国文化精英阶层艰难探索现代化模式与路径的历程,有助于为中国社会学自主话语体系以及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找寻文化根基、理论资源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 《湖北社会科学》一九八八年第四期所刊《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方法论的设想》一文逻辑不清和逻辑不对之处较多,值得商榷。因为这篇文章是从方法论提问题,并认为“一九八五年扬州文艺学方法论讨论会上提出的一个看法是正确的,这个看法就是:方法的变革是文艺学发展的突破口”,为此破一种方法论,立一种方法论,所以,以下为行文方便,简称为《方法》文。《方法》文破的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方法:在“理解、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过程中,“往往习惯于套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现成公式,“未有经过”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相似文献   

16.
和合哲学体系是“和爱”与智慧的结晶,是为人类和中国度越五大危机及中西文化和现代化的挑战冲突所营造的诺亚方舟;也是为安顿高科技与全球化而构建的精神家园。鉴于此,必须到多重视域中采集资源,对古今中外的多元文化经验进行高浓度提炼,对体系的建构蓝图作多种观照和严格的自我评审。  相似文献   

17.
以资本为主导原则的西方现代性,在创造巨大的物质生产力的同时,也使人受到“物的依赖关系”的抽象统治。马克思在批判国民经济学以物为本的劳动原则和黑格尔抽象的精神劳动的基础上,弘扬真正的劳动原则,用以超越并替代资本原则,为现代性的转型与建构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指导。当代中国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的富有原则高度的实践,正在开展构建新型现代性的成功实践,开辟了人类现代化运动的社会主义方向和路径,开启了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新型文明图景。  相似文献   

18.
周世逑先生是我国行政管理学科恢复与发展的推动者、奠基者之一。梳理和回顾周世逑先生在行政管理学领域的学术论著,挖掘周先生的行政管理学术思想,对加快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围绕中国特色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以中国现实问题为导向的行政学议题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践行三个方面,探讨周先生在学科体系、研究议题与研究方法论上做出的贡献,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学科传承与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19.
做法是:每讲完一节课的内容之后,让学兰对该课的知识要点和讲授的内容思考几分中,然后指定一名或两名学生上讲台依据授课勺容作简要的小结复述。这种做法使学生变压力”为“动力”,由老师“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效果。如讲授完初三《思想政治》第一课中“坚寺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后,我让学生做小结。一学生站起来说:课本上讲党的“一个中心,两卜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个有机整体。我觉得引l]真像一架飞机。“一个中心”是机身,“两卜基本点”是机翼,它们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听到这里…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化学的方法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文化学的方法论建设黄泽民族文化学作为一门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它是在对少数民族文化大量的实地调查、资料汇集和描述研究的基础上,亟需总结升华出一些规律性认识的迫切要求下出现的。方法论的建设已成为民族文化学理论建构中尤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