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政策瞭望》2023,(6):39-41
2003年,金华市在全省首批试点科技特派员工作并全面推开,20年来成功打造了一支面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战场,扎根基层、服务产业的科技特派员“铁军”,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团队)1300余人,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基地)166个,组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20个,点对点指导近1500个村,组成帮扶对子1300余对,推广新技术、新品种近3000项.  相似文献   

2.
《政策瞭望》2023,(6):51-53
丽水市作为浙江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首批试点,20年来始终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推动、专家发挥作用、群众脱贫致富”的山区创新发展路径,在全省率先实现科技特派员乡镇街道全覆盖,形成了“乡乡都有科技特派员派驻,村村都有科技特派员服务”的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政策瞭望》2023,(6):62-65
衢州市柯城区紧盯乡村发展人才短板,强化科学创新与农业农村的有效衔接,坚持“在创新中谋发展,在发展中谋均衡”,紧握科技特派员制度这一有力抓手,激发科技特派员服务热情和创新创业活力,让农业科学技术在田间地头上真正实现“逐梦乡村添活力,聚力共绘振兴图”。一、稳中求变,全力探索派驻工作新模式为发挥科技特派员“科技强农”精准滴灌效应,在坚持既有的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政策瞭望》2023,(6):48-50
自2005年台州市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始终把科技特派员工作摆在农业农村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注重发挥科技特派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与示范作用,在人员选派、资金保障、政策激励、评比表彰等各个环节上出实招、抓落实,并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到2022年底,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累计实施各类各级科技计划项目1012项.  相似文献   

5.
吴坚 《今日浙江》2009,(6):26-27
科技之光照亮乡村 这段时间,浙江大学正紧锣密鼓进行第七批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此前不久,浙江大学被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为第五批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7位教师同时获第五批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这已是这所中国名校连续第五次获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截至目前,浙大已面向全省派出了120名省科技特派员.  相似文献   

6.
《政策瞭望》2023,(6):4-10
浙江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一项创举,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深邃思考和战略考量。20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创新深化推动浙江科技特派员制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派遣科技特派员3.9万人次,累计投入财政经费15.36亿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5.98亿元.  相似文献   

7.
《今日浙江》2009,(8):I0004-I0004
日前,浙江林学院再次选派李胜等14名专家教授,前往全省各地乡镇担任省级科技特派员,用自己的科技成果服务新农村建设。在此之前,浙江林学院已经连续选派6批教师,担任省级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服务,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播种在浙江大地上。学校多次被评选为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事实上。选派科技特派员服务新农村,只是浙江林学院利用科研成果,服务新农村工作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正>陕政办发[2017]4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人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32号)精神,引导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实施科技扶贫,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一、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省科技特派员选派和服务机制更  相似文献   

9.
《政策瞭望》2023,(6):53-55
<正>文成县是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下派最多的山区县之一,2003年全省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省市县相继派出科技特派员387人次到文成县指导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科技特派员入驻文成县以后,坚持扎根农村、情系农民、服务农业,让新品种在一线中试,让先进技术在一线推广,让科技成果在一线转化,以科技项目为主抓手,帮助农民开启了一扇扇致富之门,有力地推动了文成县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政策瞭望》2023,(6):33-35
嘉兴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20年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嘉兴“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的殷殷嘱托,发挥南湖红船起航地的独特优势,先行先试院地合作、农科高地、驿站服务、科技赋能等特色创新工作,推进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探索形成了“个人+团队”“农业+工业”科技服务体系,打造了科技特派员进村入企的“嘉兴模式”.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同志指导福建省南平市创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并向全国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创立20多年来,习近平同志始终指引着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断创新发展。文章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论述,总结了南平市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践经验。文章提出新发展阶段科技特派员要担负新的使命,通过兴业赋能、扶智赋能、文化赋能、生态赋能、善治赋能,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素有“福建粮仓”之称的南平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绿色腹地。全市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农业是基础经济和立市之本。199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向农村选派了8551人次的优秀干部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科技特派员、流通助理、金融助理和龙头企业助理。这5支队伍有效解决了技术、资金、流通、企业发展谋略与农村的对接,以及基层组织的政治保障,用制度实现了资源和工作重心的下移,全方位引领农村发展,有效破解了“三农”难题,逐步形成了“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的“南平农村工作机制”,为农村妇女工作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  相似文献   

13.
《政策瞭望》2023,(6):20-22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部署要求,杭州市自2005年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立足项目化管理,强化组团式服务,推进全链条协同,采用“政府主导、科技牵头、部门联动、特派员服务”的方式,逐渐形成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杭州模式”,为乡村振兴聚合多元动力。如今,  相似文献   

14.
《政策瞭望》2023,(6):45-47
<正>舟山市围绕“蓝色经济”发展,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契机,助力乡村振兴、海岛共富,全市累计下派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1000余人次,实施特派员项目500余项,建立科技示范户1000余户,解决生产技术难题7000多个,推广新技术600余项,引进新品种450余个,推动全市“一条鱼”产业越做越大,  相似文献   

15.
《政策瞭望》2023,(6):35-38
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20年来,绍兴市聚焦产业转型、乡村振兴对科技、人才的需求,积极推进科技特派员“团队式下派、多元化服务”机制建设,服务地方经济成效明显,成为地方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生力军。全市累计下派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团队209个、1521人次,先后有109人被授予省优秀科技特派员.  相似文献   

16.
《政策瞭望》2023,(6):56-58
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年来,浦江县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作为农村的新生力量,为浦江县“三农”发展融入了新鲜血液,推动农村百姓生产能力的提升。科技特派员在科技兴农富农工作中向精向深发展,加强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开展“传帮带”教学,融入基层,提升专业技能,为农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7.
《政策瞭望》2023,(6):42-45
<正>共同富裕,产业是基础,科技是支撑,关键在人才。2003年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一批批科技特派员奔赴乡镇、农村一线,年复一年、风雨无阻地在三衢大地上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为衢州市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与人才支撑。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启动科技特派员工作试点,2005年衢州市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相似文献   

18.
韩水生 《江西政报》2008,(11):45-46
为破解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后备人才匮乏和村级组织乏力等难题,南康市创新渠道,在全省率先制定“选派大学生任村官”计划,决定从2007年起,面向高校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级组织培养锻炼,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全市293个行政村都有大学生“村官”的目标。2007年10月,首批50名大学生“村官”已赴农村就职上岗。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政策瞭望》2023,(6):26-29
<正>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20年来,温州市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动能,科技特派员瞄准“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的定位,全面实现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聚智聚力打造科技特派员制度市域样板。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的新形势下,如何探索和尽快形成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工作新机制?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在新世纪之初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久前,我对南平市向农村选派村党支部书记、科技特派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