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毕节地区西部,乌蒙山脉纵横全境。西、南、北三面与云南宣威、会泽、鲁甸、昭通、彝良相邻,东北与赫章交界,东南与水城相连。土地总面积6296.5平方公里。有彝、回、苗、汉等民族。威宁城,古地名乌龙箐,彝族先民世居。元为写撒乌蒙宣慰司,明设写撒土知府。清康熙三年(1664)写撒、水西土司举兵反清被讨平。康熙五年(1666)设威宁府(原  相似文献   

2.
正为更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新跨越,水城县准确把握大局大势,建设"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努力实现全县经济转型升级。水城县作为"三地同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转型升级中主动作为,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水城特点的转型升级之路,是决策层一直思考的课题。经过反复调研思考,我们因地制宜提出"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以"大生态"引领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为更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新跨越,水城县委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3.
祝健  伍亭垚  张俊 《当代贵州》2013,(18):54-55
2013年5月31日凌晨1时,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由贵州路桥集团公司总承包建设的水(城)盘(县)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北盘江特大桥顺利合龙,标志着贵州路桥集团公司在新型特大型桥梁建设领域中的开拓创新获得圆满成功。大桥的顺利合龙为水盘高速公路今年8月1日实现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届时水城至盘县的车程将从原来的5个多小时缩短为1.5个小时。新型结构世界首创北盘江特大桥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县发耳乡和营盘乡交界处,横跨北盘  相似文献   

4.
<正>水城县立足山地特色,融合山体、水体、文化、旅游等重要元素,打造山水相依、城景相融、产业相连的山地特色小城镇。2014年以来,水城县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六盘水市城镇化建设推进大会精神,立足山地特色,坚持顺应自然、依山就势、依山傍水的理念,围绕"中国凉都·生态水城"主题,融合山体、水体、文化、居住、产业、就业、旅游等重要元素,打造山水相依、城景相融、产业相连的山地特色小城镇。全面推进玉舍、发耳、龙场、南开、米箩、野钟、保华、化  相似文献   

5.
千年水西     
王明贵 《当代贵州》2013,(16):25-27
水西政权拥有几个贵州之最:建制最早,世袭最长,占地最广,影响最大。所谓水西,是宋末元初以来,对现贵州省毕节市以大方县为中心区域的毕节东部地区的大方县、黔西县、织金县、金沙县和七星关区、纳雍县、六盘水市水城县、六枝特区的部分地区的称呼。水西的历史,则要追溯到千年之前。先秦时期,水西故地为彝族先民的卢鹿部、卢夷国、朱提国,秦汉时期为夜郎国,均为自己建国,自立为君长。蜀汉时期正式受中央王朝赐  相似文献   

6.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6,(47):58-59
正水城县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实践过程中,以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为依托,以润永恒公司为试点,以红心猕猴桃为主导产业,成功探索出"五连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股份农业"发展。近年来,水城县充分发挥立体型气候资源优势,立足山地特色,以组织化、规范化、市场化为主要路径和方向,坚持以"三变"理论为指导,扎实推进山地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水城县以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为依托,以润永恒公  相似文献   

7.
2016年,水城县坚持生态引领、改革先行,各项工作亮点频现,描绘出一幅精彩纷呈的“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多彩画卷. 2016年,水城县紧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引领、改革先行,狠抓各领域改革创新,各项工作亮点频现,描绘出一幅精彩纷呈的“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多彩画卷.  相似文献   

8.
正水城民营经济覆盖各行各业,与全县脱贫攻坚相互交织,壮大民营经济的过程也是助推脱贫攻坚的过程。2018年,水城县民营经济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3.52%,提供就业占比高达90%以上。2018年,水城县民营经济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3.52%,提供就业占比高达90%以上。民营经济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支柱。"水城民营经济覆盖各行各业,与全县脱贫攻坚相互交织,壮大民营经济的过程也是助推脱贫攻坚的过程。"水城县副县长任广向说,近年来,水城县积极落实国家各项政策,做优民营企业成长环境,壮大民营经济主体,不断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结合水城实际,进一步深化拓展和丰富"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的内涵,着力写好"五篇文章",奋力推动生态水城多彩画卷与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有效衔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贵州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了"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美好蓝图,唱响了贵州绿色发展的主旋律。水城县在2014年12月召开的县六届四次党代会上,就提出了"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的战略思路,在2016  相似文献   

10.
钟山区位于六盘水市北部,是六盘水市中心城区所在地。区境毗邻水城、纳雍、赫章、威宁等县,总面积472.84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彝、苗、布依、回、仡佬等31个民族。1987年12月,根据国务院批复,水城特区撤销,分设为水城县和钟山区,六盘水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由3个变成4个。钟山区行政区域的主体沿水城坝子展布。水城坝子四周为喀斯特峰林,其东西端各有一孤峰,西为上钟山,东为下钟山,是为钟山区得名的缘由。钟山区  相似文献   

11.
纳雍县位于毕节地区东南部,乌蒙山脉东南麓。东南与织金、六枝相邻,西南与水城为界,西北与毕节、赫章毗连,东北与大方相接。土地总面积2448.2平方公里。有汉、苗、彝等民族。纳雍之名,源于剌雍河。剌雍为古彝语译音。明代以前译作蜡雍。纳雍元明为水西(贵州)宣慰司领地。民国时期为大定等县属地。民国30年(1941),从大定(今大方)、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不久前,水城县成功脱贫出列,宣告了六盘水全市整体摘掉了贫困帽。水城县在这些年的脱贫攻坚中取得了哪些成效?张志祥:水城县上下奋力拼搏,艰苦作战,持续总攻,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胜利,提前一年实现脱贫出列,成功撕掉了贴在水城人民身上的贫困标签。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成效:一是乡村基础设施飞速变化。  相似文献   

13.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6,(19):50-51
正水城县立足山地特色,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打好退、套、变、管、销"五套组合拳",全力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山地特色农业升级版,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提供良好产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功与否,是水城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通过二至三年的艰苦努力,把全县的农业产业发展起来、巩固下来,是我们这一届党委政府的历史使命。"在水城县脱贫攻坚誓师大会暨2015年第二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场观摩总结会上,六盘水市委常委、水城县委书记张志祥全  相似文献   

14.
蒙珺  叶蓁 《当代贵州》2010,(16):I0002-I0002
<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曾用这句诗来表达对祖国的挚爱。一份责任就是一个崇高的信仰,一种精神就是不懈攀登的力量。正是因为对水城这片热土爱得深沉.水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水城联社)深深地扎根于农村,风雨兼程走过近一个甲子,辛勤工作换来五十余载辉煌。目前,水城联社志存高远,继续为服务"三农"破浪前行!  相似文献   

15.
<正>水城县坚持"生态引领、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主基调,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先行示范县"建设出成效、出成绩、出亮点,助力"中国凉都·生态水城"绿色崛起。盛夏时节,19℃的水城县格外凉爽,远处山麓云雾缭绕,近处河流碧波荡漾,很难想象,这是一座煤炭之都的发展容颜。2016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水城县第七次代表大  相似文献   

16.
<正>水城县围绕"中国凉都·生态水城"战略,紧紧抓住影响和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狠抓各项改革落实,成功打造改革"十大亮点",有效促进全县经济转型升级。水城县在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中,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新业态、新举措,围绕"中国凉都·生态水城"战略,紧紧抓住影响和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狠抓各  相似文献   

17.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3,(21):50-51
水城县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和措施,坚持以"十心为民"为载体,广泛凝聚同步小康正能量,党群齐心共筑水城同步小康中国梦。细心查民情打造社情民意"直通车"水城县建立健全了民情联络员制度和民情日记制度,积极指导各驻村组建立民情联络站310个、民情联络  相似文献   

18.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6,(31):54-55
正水城县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引进和培育,促进工业经济实现低碳、循环、集约、清洁发展,打造山地特色新型工业升级版。水城县立足山地特色,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围绕"结构好、效益高"的要求,依托水城经济开发区和发耳工业园区,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引进和培育,促进工业经济实现低碳、循环、集约、清洁发展,打造具有水城特点的山地特色新型工业升级版。  相似文献   

19.
织金县位于毕节地区南部,地处乌江上游。东临清 镇、平坝,南连西秀、普定,西接纳雍、六枝,北抵大 方、黔西。有汉、彝、回、苗、白、布依等民族。 织金源自古彝语地名。曾先后译作直溪、直金、只 鸡等。元代起称织金,有织金城、织金箐、织金河、织 金关等地名。明代织金城改名北喇城,元明均为水西宣 慰司属地。清康熙四年(1665),水西宣慰使安坤反清被平 西王吴三桂诛杀,"改土归流",次年设平远府于北喇城。 康熙二十二年(1683),降为平远州。民国二年(1913)改平 远县,次年再改名织金县。  相似文献   

20.
水城县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融入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开创了政治风清气正、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城县紧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先行示范县"建设,全县经济发展迈入了贵州第一方阵,2016年位列22个县域第一方阵第19位。"生态水城"深入人心。按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