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这是一组时间跨度长达17年的连续报道. 17年前的1999年1月,《法律与生活》杂志刊登了《超期羁押十四年吴留锁案结论难产》为主标题的一组文章.文章所写当事人吴留锁涉嫌故意杀人一案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在司法程序中被拖延了14年之久. 在上述吁请公正审判吴留锁的文章刊发后不久,吴留锁被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相似文献   

2.
江和平实在咽不下黄冈市蕲春县公安局给自己带来的冤屈,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找到一级级党委、政府、人大机关和一家家新闻单位申诉。于是,我们看到了他那浸满悲哀和愤怒的申诉状……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很注意倾听人民的声音,非常重视人民来信,经常拆阅给他的信件,并尽可能地回信。据不完全统计,1950年5月上旬,他就回了将近80封信,仅5月7日一天就回了18封信,但对于人民送来的礼物,他从来不轻易收取,廉洁奉公,并以自己的行动做出表率。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洛阳市政法界人士,都知道一个赫赫有名的人:他叫吴留锁,今年44岁,伊川县人。他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并非是建立了什么丰功伟绩,而是他在法院没有判决的情况下,被超期羁押在伊川县看守所内长达14年之久。1998年8月,洛阳市检察院的有关人士破例接受了记者的独家采访,从而揭开了此案久拖不决的层层内幕。 上篇 十四年前的一桩杀人案  相似文献   

5.
杨国栋 《政府法制》2013,(25):13-13
2003年3月,河北省保定市市民陈小东因自己一处商业门面房被强拆,愤而状告保定市政府。同年4月,他兴奋地拿到了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立案通知书。当时以为自己的案子会很快进人法律程序的他,没想到自己走上了一条长达10年的漫漫上访路。前期,他的上访诉讼是为了索赔,但慢慢地,在经历了一个个无望的循环后,他的上访诉求只有一个:尽快开庭。为了开庭,这些年来,他都不记得自己去过多少单位,写过多少封信,但还没有盼到走上原告席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6.
铁道部领导: 我叫黄庆红,今年37岁,是重庆市彭水人,来温州打工十几年了。我写了一封信,但我不知道该寄到哪里,就托报社的记者捎上这封信。  相似文献   

7.
江苏淮安周恩来故居中,陈列着1961年1月16日周恩来指示办公室同志写给淮安县委的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8.
"张书记:进看守所已近四个月,我错了,没听你的话,我悔恨不已,整夜难眠,万分惭愧,我对不起你.就是现在我死了,也没任何理由埋怨你,决(绝)忘不了你张书记对我的情、恩、德……"这是阜阳"白宫"举报人李国福在狱中给时任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区委书记张治安写的<悔过书>.2008年3月13日,李国福被人发现死在安徽省第一监狱医院,办案人员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了这封信.  相似文献   

9.
武金林原系铁三局新运处民工,原籍山西省灵石县静升公社静升大队。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他向党中央写了一封信,一九七五年五月八日即以“现行反革命”罪逮捕,一九七六年一月二十五日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信的原文是:中央:  相似文献   

10.
最近,《江苏司法》杂志刊载了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徐州监狱一位年近半百的老管教员王成柱同志,为帮一名痴呆犯人找到亲属,三年多来,共发出26封信,有25封信不见回音,直到第26封信才终于感动该犯的家属,使之与这名服刑人员见面。笔者读后,耳目一新。 26封信,在广大干警中掀起轩然大波。26封信,成了警民鱼水之情的象征。 写26封信,很容易,它不需要太多的体力和脑力。 写26封信,不简单,它要有严格执法、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一千万(上)     
亦云 《法庭内外》2013,(6):52-60
事事缘有因,事事皆有果,因果不可逆,善恶自分明。一郑明用力拉开却又轻轻地关上了办公室的门,他现在确实不知道是该愤还是该悲。他抬头看着墙上挂着的那面锦旗,摇头苦笑着。锦旗正中上用楷书写着"精湛医术医德楷模"8个金黄色大字,上款是:"赠给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郑明主任",下款是:"患者秦宝和"。这是患者秦宝和出院前赠送的锦旗。他出院后的半年多时间里,给郑明来过几次电话,写过两封信,似乎康复得不错。现在,郑明却因他之死,不明不白地陷入了一件医疗事故纠纷诉讼之中。秦宝和是在一年半前死亡的。8个月后,他的妻子李淑珍向市法院提起诉讼,因秦宝和的死亡要求医院和郑明赔偿1000万元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抚慰金。  相似文献   

12.
张忠 《人民调解》2007,(5):11-14
多年以前,曾经在《读者文摘》上读过这样一则故事:在美国,一个男子出狱前夕给妻子写了一封信,说他出狱那天将从家门前经过,如果妻子还接纳他,就在门前那棵老橡树上系一条黄丝  相似文献   

13.
温家宝来信     
张扬 《政府法制》2007,(19):4-5
2006年12月27日上午,忽接湖南省人民政府电话,说是有我一封信: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字样的公文信封上用毛笔写着"湖南作协转张扬同志",下方签名"温家宝"。来电说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温总理给个人的信,问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14.
据我们现在掌握的资料,从一九二四年九月至一九二五年六月短短九个多月时间,张闻天同志在教学和斗争之暇,共创作了四个短篇小说:《逃亡者》、《恋爱了》、《飘零的黄叶——长虹给她母亲的一封信》、《周先生》。这些短篇,突破了他的长篇作品主要写自身经历、写美与爱的“既定的模型”,转向对社会生活的描写和人生问题的思考,表现了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捕捉题材、深刻地开掘主题的才能。在艺术上,作者也没有沿用自己在长篇作品中已经熟习  相似文献   

15.
一位北京网民在互联网上贴了一个帖子,讲述了来京打 工的一个外地朋友与居民身份证的故事。 "有一个哥们儿,身份证丢了,他打电话到老家央求朋友 代为补办了一个,用挂号信寄来后,他到邮局取。但是,取他这 个身份证,他必须用自己的身份证才能取出来--而只有把 那个身份证先拿出来,他才能取出这个身份证。这是一个悖 论。他急了,一遍又一遍地说,那证件就是我的,可是邮局工作 人员就是不让。他被逼无奈,发誓说,如果他撤谎,那么他就是 --他接着说了一大堆动物的名字。最后还是没有取到身份 证,他只得央求邮局把那封挂号信退回去。后来,他亲自回了 一趟老家,看到那封信上有一个改退批条,用圆珠笔写着:查 无此人。"  相似文献   

16.
就在曾有龙被汪臻带进公安局之际,谷凡正在卧室里暴跳如雷。 刚才,欧阳倩给他送来了一封信,那信是秦楚托人送到红房子迷宫的,信封上写着:谷凡先生亲启。谷凡不急于把信打开,把欧阳倩搂在怀里,说:“秦楚这小子的字还写得不赖。”  相似文献   

17.
张伟 《政府法制》2013,(23):35-35
《水浒传》中有两个做得非常成功的副手:前期是辅佐晁盖的宋江,后期是辅佐宋江的卢俊义.宋江不居功自傲,甘坐第二把交椅,辅佐晁盖把梁山事业搞得红红火火;卢俊义审时度势,不仅让宋江顺利坐上第一把交椅,保住了自己的第二把交椅,还让众人服服帖帖.当好副手也是一门学问. 宋江上了梁山,晁盖为报宋江私放之恩,让宋江坐第一把交椅.但第一把交椅不是晁盖的私物,宋江即使有心取而代之,也不能贸然接受.宋江刚上梁山,寸功未立,如果他坦然接受,必遭好汉们的质疑.宋江不仅没有接受让位,而且行事低调,在晁盖面前十分谦恭,对众兄弟礼遇有加,他不辞辛劳不断带领人马出去攻城略地,树立了无人能比的威望,赢得了众位弟兄的支持,且不居功自傲,为自己积累了足够的资本.  相似文献   

18.
1."一步二步三步,好!跌倒了别哭.自己爬起来再走,好!一二一,一二一……" ——父亲这样在教孩子走路,朋友们说他是"开孩子们的玩笑".父亲却回答:"老兄,这不是开玩笑,这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将来在社会上闯世界,全靠这第一步呀!"  相似文献   

19.
新书     
《诗性正义》作者:徐昕定价:29元出版:2011年8月本书作者是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他将自己近10年写的随笔收入这部集子,这些文字触景生情,发于心而运于笔,既写人写事写物写景,也写感写情写思写意;沿诗性智慧之踪  相似文献   

20.
新书     
《诗性正义》作者:徐昕定价:29元出版:2011年8月本书作者是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他将自己近10年写的随笔收入这部集子,这些文字触景生情,发于心而运于笔,既写人写事写物写景,也写感写情写思写意;沿诗性智慧之踪迹,放飞法律的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