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广西是边境民族地区,作为中国-东盟的连接地带,能用于国际贸易的商品很少,要在自由贸易区中争到更多贸易份额,需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与周边国家的民族文化旅游。要把广西建成旅游大区、强区,建成中国连接东盟的旅游大通道,同时开发广西与东南亚的海洋文化之旅,使广西成为与周边国家连成一片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媒体,特别是广西的电视媒体,如何充分利用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的重要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广西与东盟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开展文化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3.
推进广西与东盟贸易向广度与深度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截至2008年,广西已成功举办了10届南宁国际民歌节、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及商务与投资峰会及多项大型的国际性专业会议,广西与东盟在经贸、文化、科教、投资、物流及旅游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与东盟贸易的广度与深度得到了提升.但广西与东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与广西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位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拓展广西与东盟贸易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提升对东盟贸易层次与水平已成为广西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广西与东盟合作已走过了10年历程,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与东盟关系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阐述了过去10年来在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动下,广西与东盟在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合作的主要业绩和发展特点,并对今后进一步促进广西与东盟携手深度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提出了努力方向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广西兴安县召开灵渠文化发展研讨专题座谈会暨《灵渠历史文化价值与文化战略思考》新书发布会。县领导阳明、张福垣、伍发进,美国国际日报总裁助理、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文汇报美洲版主编王艾伦女士,原自治区博物馆馆长、广西申遗专家、灵渠文化研究专家蒋廷瑜先生等嘉宾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与东盟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广西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也快速拓展。本文在论述国际文化合作研究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的成效、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鉴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仍将继续拓展和深化,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文化、经济互动趋势将日趋明显,故广西应发挥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7.
由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张锡镇著的《当代东南亚政治》一书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于1994年12月正式出版,全书共40万字。 《当代东南亚政治》一书为国家教委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相似文献   

8.
广西防城港市皇城坳遗址是明末清初抗清将士活动的重要见证,是清初广西沿海最大一批海外移民的产生地。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该遗址的保护、开发还处于较低水平。本文认为要提高对皇城坳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重要性的认识,并提出深入挖掘其内涵和价值、保护与开发利用其历史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保障体系是企业文化得以形成、发展与创新的基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建设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东盟之间加强与深化经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形势下,积极推进面向东盟的、具有多维视角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建设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内容提要中国和中东的传统文化中都含有重文化而轻种族的民族平等思想,在历史上都形成了不同形式的民族或文化共同体,以及民族自治制度,双方在民族国家建构方面也有着类似的紧迫性和挑战性。但是,当代中国和中东在少数民族立法、民族制度,以及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等民族政策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从而造成了双方在民族问题上的不同特点。当代中东民族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东国家对传统伊斯兰文化中民族思想的继承,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更离不开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和中东国家的合作与对话。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构成民族共同体诸要素中相对比较稳定的因素,是体现民族特色的重要的文化标志之一。广西京族有自己的语言,这种语言不仅跟它的同源民族、隔海相望的越南京族密切相关,而且与本国的汉语环境朝夕相伴,并随着中国广西和越南的经济贸易的发展而变化,构成了一种有趣的文化交流现象,值得为之探讨。一、广西京族语言概况广西京族现主要居住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的滨海村落和岛屿上,约2万人(2004年统计),其实,近几代系“正宗”的京族只有大约1万人。此外,还有少量京族人散居在江山、那梭、防城等乡镇和县城。京族有自己的语言。京语曾经是京族人…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纵横》2009,(10):F0003-F0003
由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古小松主编,广西社会科学院当代广西研究所副研究员龙裕伟、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建文为副主编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可持续发展报告》于2009年10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3.
论美国在全球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在当代全球化浪潮中具有“6L”的地位与作用 ,即主导 (leading)世界政治秩序、主导世界经济发展、主导世界科技革命、主导世界军事革命、主导文化全球化和主导世界各民族“聚合”。美国“6L”是由国内国际各种因素促成的 ,它是一个历史过程 ,它对当代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有助于了解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和中美建设性战略关系。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加强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等方面的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对当前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意义重大。推进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进程应结合双方合作现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着重从旅游国际大通道、旅游合作机制、旅游线路开发、旅游招商引资、旅游合作发展基金、旅游人力资源等方面加以推动。  相似文献   

15.
广西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不断加深,并日益成为中国甚至东盟各国文化消费的集群地带,使得广西动漫产业迎来发展战略机遇期.在此视域下,广西动漫产业应凸显以受众为本位的思维和创作模式,通过重拾动漫喜剧创作传统塑造观众喜爱的动漫作品,优先选用新媒渠和培养动漫迷的营销模式,形成广西动漫产业的良性互动,将广西的动漫产品与中华文化传播到东盟各国乃至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6.
广西民族体育文化经济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传统民族体育文化无疑是一种优势的文化经济资源.广西世居着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1个少数民族,人口达1700万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不少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延续至今,各自形成一整套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体系,如何充分利用和保护这一优势体育文化资源,是值得重视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培养中国—东盟跨文化商务英语人才才能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结合地方特点,中国—东盟跨文化商务英语人才应当强调在知识上东盟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英语输入,在技能上语言转述阐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意识上平等包容异文化。针对广西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差,教材、教师储备不足,考核方式单一的现状,本文提出要合理利用云端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加强广西高校与企业、东盟国家高校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编辑要想毫无愧色地充当中华民族的文化脊梁, 守护民族文化的血脉与精神, 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建设,就需要具备新的境界在广度上具有更广阔的国际 文化视野,在深度上具有更深厚的专业文化素养,在高度上具有更自觉的民族文化意识。只有这 样, 才能更好地成为新一代文化大厦的建设者, 为中华民族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进而为全人类 的文明进步,做出当代编辑出版者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究东南亚各国华人在变化的更大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本文从文化和经济的理论视角来审慎地评价文化主义的观点,认为不应通过幼稚的文化主义公式化,而是可以通过探究在当代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各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来获得比较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广西企业开拓东盟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博览会从2004年起每年都在广西南宁举行,这是广西开放和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也是广西企业扩大进入东盟市场的良机。在这历史性的机遇面前,作为东道主的广西做了怎样的准备?本文在对广西企业进入东盟市场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东盟市场特点,从政治法律、金融、文化、需求和人才培养等侧面分析了广西企业进入东盟国家市场的难点所在,并提出了广西企业进入东盟市场发展的重点和对策。一、广西企业进入东盟国家市场的特点广西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历史悠久,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缘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双方的合作关系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