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与城市化问题分析杨平城乡一体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本世纪以来,工业生产的高度集中,商品经济规模的扩大,促进人口和劳力大量聚集,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也空前加快。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中央要求广东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改革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几年前,农村改革取得突破,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了农村经济连续几年以超常规的速度向前发展。近一二年,随着改革由突破转向深入,农村经济的发展日趋正常。去年,粮食增产200多亿斤。农民收入增加。产业结构继续得到调整。乡镇企业在调整中继续发展。农产品市场活跃。农村商品经济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正> 繁荣商品经济非得以牺牲纯朴民风为代价吗?经济的发达必定伴随着道德的沦丧吗?改革推行十多年来,学术文化界对此始终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最近在粤、鄂、滇、陕四省伦理学会与广州哲学文化所联合举行的“商品经济与道德进步”学术讨论会上又出现了两种新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促进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比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来是个极大的历史进步。道德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发展商品经济带来社会进步,对道德发展来说,也肯定是个进步。这种观点还以广东商品经济发展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与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作为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4.
我国十年来的改革实践已经范分地表明:无论是从目前的社会主义经济现实还是从今后社会主义经济的充分发展来看,社会主义都不能排斥商品经济,也不能实行纯粹的计划经济,而只能是将二者内在地结合起来。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同时并存及其有机统一,构成了既不同于一般商品经济,又不同于单纯计划经济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形态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徘与价值规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  相似文献   

5.
《求索》1987,(3)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相同点 商品经济是几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经济活动方式,各种社会形态中的商品经济具有共同的一般的特征。我们过去否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往往是与对商品经济的一般特征认识片面有关,把商品经济的一般特征当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商品经济一般的或共同的特征,从目前讨论的情况看,可以概括为下列十点。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启东市这几年经济稳步发展,工农业总产值递增速度名列全省各县前茅。 这颗传统上以农业为主、更有“金山银山一担挑”美誉的江海明珠是如何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在商品经济大潮中迅猛崛起的呢?  相似文献   

7.
广东能不能在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不仅要取决于珠江三角洲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而且也取决于广大山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可以说,没有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就不能实现经济的全面进步,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因此,搞好山区经济建设,加快山区经济发展速度,是我们面临的一大任务.(-)对于山区来说,经济发展的优势在哪里?山区的经济发展应走什么样的路子?这是确定山区经济发展战略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在1987年全省第二次山区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就已经明确指出,山区的优势在山,要开发利用好山地,发展山…  相似文献   

8.
最近,笔者在广东等地就党内腐败现象的发生机制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下是由此而得出的一些初步分析和判断。一、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初始形态的商品经济与原有权力过分集中的旧体制(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相交汇改革以后,我们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但事物的发展必须有个过程,再加上种种因素的复合制约,形成了新旧体制并行的局面。在经济领域的许多方面,现阶段都只做到了半商品化和半市场化(如物质分配上的计划内与计划外,价格控制上的议价和平价)。在这种双轨并行的状况中,很容易出现下述情况:已经采取了商品型态的经济活动,其经营流向却沿着旧  相似文献   

9.
一、广东价格改革成效显著在广东各项改革中,价格改革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20年的价格改革取得显著的成绩。(一)价格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有效地促进广东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物价部门遵从价值规律,价格改革先行一步,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有力地促进市场的发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1979-1997年,广东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平均上涨8.2%,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平均递增14.2%,财政收入递增17.9%,职工平均收入递增15.6%,农民人均纯收人递增16.4%,实现了物价上涨率低于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群众收入增长速度的…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一些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理论文章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个命题:社会主义经济既是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统一。这个命题是否确切,很值得研究。它直接关系到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特征的认识,关系到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讨论。我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商品经济,是计划性(调节方式)和商品性(经济形式)的辩证统一。离开计划性的商品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失去商品性的计划经济也不是社会主义经济,而是共产主义经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不是  相似文献   

11.
所谓商品经济特殊,就是具有一些特殊规定和规律的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是三种商品经济特殊。(一)简单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个人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它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有二:一是社会分工的存在,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不同的使用价值;二是生产资料为个体劳动者所有。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直接生产者同时又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已经确立。近年来经济理论界对这一论断继续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和探讨。本文就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是怎样统一于社会主义的问题再谈一些个人思考。过去,我们把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划等号,把计划经济同社会主义划等号,因此,一讲商品经济就认为是资本主义,把  相似文献   

13.
贫困落后的山区农村,商品经济应从哪里起步,走什么路子?从定南山区农村经济发展调查分析来看,我认为,发展山裙经济是山区农村商品经济起步的必由之路。一、山区农村商品经济应从山裙经济起步一个地方的商品经济发展到底从哪里起步,走什么路子?这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愿,而决定于一个地方商品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以及与内部条件相关的基本外部条件。早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经济发达地区(苏南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靠种养起步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他们搞种养主要是在耕地上做文章,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由于他们经过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种养阶段,有了这一阶段创造的良好基础,所以他们能很快转向以加工业为主的乡镇工业,进,乡镇工业发展起步的阶段,山区落后的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能不能越过种养阶段,直接从工业起步呢?我认为,贫困落后的山区县,经济基础薄弱,资金严重不足,交通不发达,干部群众的商品意识比较差,科技人员奇缺。这些制约因素决定着贫困落后的山区不能超越种养这个阶段,超越就要摔跤。建国以来,定南在经济建设上出现过几次失误:在1958年的“大跃进”年代,盲目大办工业,全民炼钢铁,使全县的国民经济遭到严要破坏;在“文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大,根据多年来的改革实践,作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结论,这不仅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在实践上也为我们加速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找到了卓有成效的手段,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过去在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我们很想把经济发展速度搞上去,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因为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选择了发展商品经济、发挥市场机制的取向,才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些年来经济特区和沿海更加开放地区的经济之所以能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地区用更大的力量发展了商品经济,在更大的程度上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那么,为什么市场经济体制能更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呢?这就要从社会生产的历史发展及其结构谈起。我们知道,社会生产作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既有联系又有原则区别的两个范畴。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与多种所有制的存在相联系,有性质不同的多种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其它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后面两类商品经济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种矛盾和斗争,制定和实行恰当的政策,就可以使后面两类商品经济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否则,它们的发展就可能冲击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至整个社会主义制度。除了  相似文献   

16.
广东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助科布-道格拉斯函数和Solow方程式对广东GDP增长的科技率展开实证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广东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率总体水平不是很高,三大产业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率依次上升,珠三角比非珠三角的科技贡献率高。近年,广东科技贡献率的提升速度较快,但同时产业和区域之间的科技贡献率差距进一步拉大。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论断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它对于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经济既是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是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即有计划  相似文献   

18.
<正> 《军事经济研究》1990年第1期发表了尹兴水的文章。该文探讨从更深的层次上充分认识商品经济对军事经济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对如何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提出了建议。文章认为:发展商品经济给军事经济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一是物质利益观念增强,职业道德观念淡化,二是商品和市场意  相似文献   

19.
论点摘编     
商品经济对党风的影响中共山东省昌邑县委副书记翟振序撰文分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党风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纠正不正之风,坚决惩治腐败是我党的一贯主张。我们的做法是把反腐败斗争寓于经济建设和改革之  相似文献   

20.
商品经济:历史意义的再认识商品经济,是随着社会分工、财产私有而出现的一种经济形态。早在奴隶社会,商品经济就已经存在,不过那时是简单的,不充分的,在整个社会经济中仅处于从属地位。这种情形在封建社会也基本如此。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发展成为完全的、典型的形态,在经济生活中取得了绝对的统治权,所以人们几乎视商品经济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同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