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虞德亮 《台声》2002,(11):20-21
金秋九月,上海豫园,“孙中山先生史迹画展”在此隆重举行。这次画展由上海豫园管理处与“台北国父纪念馆”联合举办,也是“台北国父纪念馆”在沪的首次展览,展出的50幅作品,由台湾数十位书画名家共襄而成,件件皆是艺术精品,吸引了近万名观众前来观赏。常来常往情谊浓举办书画展览,传播中国文化,上海豫园管理处和“台北国父纪念馆”有着共同的理念,彼此往来密切已成为知己。2000年12月18日至28日,应“台北国父纪念馆”的邀请,上海豫园管理处赴台举办《豫园馆藏书画展》。数十年来,豫园收藏了清代和现代名家书画千余…  相似文献   

2.
陶跃庆 《台声》2001,(6):12-13
两岸关系要得到健康持续地发展,需要加强两岸的沟通与交流,让两岸的民众消除误会与歧见,逐渐培养起互信与共识。 2001年 2月 24日,我和同事一起来到上海,参加“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在采访台北市代表团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几件小事,使我对两岸关系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七不”与“八不”   2月 25日,上海方面组织台北市代表团参观上海的城市建设。明珠般镶嵌在黄浦江边的上海,不时引起台北客人的惊叹。   来到著名的南京东路步行街时,原本熙熙攘攘在此游览购物的人流都把目光盯在了代表团一行身上。台北方面非常重视两地之间…  相似文献   

3.
陆东红 《两岸关系》2009,(11):69-69
金秋十月,“两岸城市艺术节一—上。海文化周”在台北隆重登场,这是两岸开放文化交流以来,上海在台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性文化交流系列活动,人数达170多人。系列活动好戏连台,有上海昆剧团演出的经典戏曲、上海少年杂技演出、《上海故事》上海美术馆馆藏作品展、上海电影展、上海纪录片展,而“走进世博会”图片展除了介绍上海世博会的筹办情况之外,也展出世界各国的展馆设计方案,让台北市民提前体验明年上海世博会的盛况。通过这次活动,上海向台北展示了具有深刻传统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大都市的独特风采,掀起了两岸文化交流叉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0,(7):6-6
6月14日,上海虹桥机场与台北松山机场实现直航。两座“市区机场”的对飞将使两岸民众的工作、生活更为方便高效,“台北起床上海吃早餐”的梦想成真。上海浦东机场到台北桃园机场和松山机场的定期航班早已开辟。即便如此。6月14日上海虹桥机场至松山机场对飞线路的开通,仍然广受瞩目。相比以往线路。这条航线是“市区到市区”,大大方便两地通勤,有舆论甚至将这条线路称为“钻石航线”。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8,(8):64-69
第1天上海/台北 搭乘豪华客机飞往台北,办理入关手续后乘专车往台北市,参观位于福林路上的士林官邸(蒋介石故居),士林官邸分为花园与官邸两部分,原为蒋介石在台北士林的行馆,内有一栋官邸,称为“正房”,  相似文献   

6.
虞德亮  陈祖民  王跃 《台声》2002,(5):24-25
应上海文庙管理处的邀请,3月19日,由台北市民政局局长、台北孔庙管理委员会主任林正修带队,台北祭孔佾舞文化交流访问团一行36人来沪进行释奠佾舞文化交流,掀开了两岸文化交流新的一页。上海文庙能与台北孔庙交流,是两地热心文化交流的人士做媒促成的。黄浦区文化局负责人吴荣光先生不仅爱好孔庙和儒学资料的收集,对两岸文化的交流更是有心人。2000年上海豫园管理处赴台,举办“豫园馆藏书画展”,吴荣光作为副团长赴台参访。他对台北孔庙独特的闽南建筑风格以及对儒文化资产的保存早有所闻,能够赴台亲睹台北孔庙的风采是他…  相似文献   

7.
三月的台湾百花吐蕊,气息芬芳,一派春光。笔者随‘上海杰出妇女代表团”赴台参加“花开台北·海派妇女风采展——台北花博会匕海妇女活动周”及相关的交流访问活动。在3月21日以来的一周里,代表团不仅在花博会上精彩亮相,更行走台湾各地,拜访台北、桃园、高雄、屏东、台南、嘉义、台中等地,与当地的妇女组织进行了面对面的亲切交流。  相似文献   

8.
6月20日中国新闻网报道,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发表杨邦尼撰写的文章说,到上海书城买书,找不到你要的书,广播催促顾客到楼下结账;到台北(敦南)诚品,夜里睡不着的时候,你可以在诚品“梦读”到天亮。上海书城和台北诚品高下见矣!  相似文献   

9.
《今日上海》2011,(8):11-11
近年来,上海和台北的交流日益密切,两市各层次交往频繁,人民往来密切,在两岸成功签订ECFA之后,两市在经贸、文化、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势头良好,去年上海虹桥机场又与台北松山机场实现了直航,上海台北一日生活圈已然成形。  相似文献   

10.
“来也难,别也难……”──记大陆饮食文化领域赴台交流第一人陈祖民葛贤萼(中)和台湾餐饮界评委一起合影。应台湾观光协会的邀请,上海新亚集团高级技师、特一级点心师葛贤尊女士,曾作为“1993年台北中华美食展”评委之身份,于去年8月下旬飞抵台北,从而成为饮...  相似文献   

11.
缪璐 《台声》2023,(2):54-55
<正>利落的短发,蓝色的双肩包,左手拎着装满羽毛球的箱子,右肩背着心爱的羽毛球拍,这是来自台湾高雄的陈彦桦的标志性形象。曾经的职业运动员陈彦桦如今是上海的一名羽毛球教练。从昆山到上海2016年受球友邀请,陈彦桦第一次来到上海,在参加完一个小型赛事后,陈彦桦就对这里产生了“很好的印象”。“上海整体城市和街道的氛围跟台北很接近,但又比台北节奏更快,会让人感觉更有希望。”  相似文献   

12.
记忆     
2月2日,上海发生“申九惨案”;2月15日,解放区土地改革开始;2月18日,现代传记作家、学者许寿裳被害于台北;2月24日,邓小平率部北出大别山与刘伯承部会合;2月25日,营口国民党军队起义……  相似文献   

13.
朱亚夫 《今日上海》2010,(10):28-30
外滩是上海的精致名片,是上海城市的象征。外滩在公众心目中享有很高的美誉度。有例为证:今年6月中旬,为参加“两岸城市艺术节——台北文化周”,台北市市长郝龙斌来沪,上海市长韩正亲自陪同郝龙斌参观经过改建后的新外滩。两人徒步观赏外滩的浦江两岸风光,引来大批游客“追星族”,有的游客还以外滩为背景与两位市长合影。  相似文献   

14.
2010年8月26日,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先生携全家从台北搭机飞赴上海、杭州两地观光访问,这是李敖继2005年9月“李敖神州文化之旅”五年之后再度访问大陆。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0,(2):6-6
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2008年12月23日到达台北动物园,2009年1月24日首次在台公开亮相。与台湾民众见面今已一年。参观人数已突破360万人次。1月24日,大猫熊“团团”、“圆圆”到台一年,台北动物园举行庆祝仪式,当日,台北动物园园长叶贾森(右三)等人在庆祝活动上切开熊猫馆造型创意蛋糕。  相似文献   

16.
陈菊登陆:一石激起千重浪 陈菊5月17日才在台北街头参加了“呛马卖台”大游行,5月21日上午即搭机飞往祖国大陆,当天下午就会见了北京市长郭金龙,随后前往上海会见了上海市长韩正。陈菊此次是以高雄市长的身份,以“推销”即将在高雄举行的世运会的名义赴北京及上海进行4天3夜的“登陆之旅”。  相似文献   

17.
孙冬雪 《两岸关系》2008,(12):F0003-F0003
2008年12月15日,两岸同胞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台北、高雄、基隆等地同时举行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邮的启动和庆祝仪式。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三通”基本实现,海峡两岸交流往来从此迈入“天堑变通途”的全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规划”的内涵所体现的是理性,文明与智慧,其本质上就包含了对于已有规划的应有敬畏。上海将对64条道路实施“永不拓宽”的政令,以此保护堪称经典的“海派”历史文化风貌。这是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伍江日前在“上海一台北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交流研讨会”上披露的信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09,(2):4-5
2008年12月23日.大熊猫“团团”和“圆圆”入住台北木栅动物园,如今已完全适应台北新家的生活。台北刮起的“熊猫热“旋风却一浪胜过一浪,岛内乡亲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熊猫的喜爱之情。“团团”、”圆圆”的到来,无疑为台湾农历新年增添了不少喜气。  相似文献   

20.
<正>“规划”的内涵所体现的是理性,文明与智慧,其本质上就包含了对于已有规划的应有敬畏。上海将对64条道路实施“永不拓宽”的政令,以此保护堪称经典的“海派”历史文化风貌。这是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伍江日前在“上海一台北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交流研讨会”上披露的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