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体系,它们中的许多精髓都被衍生成中国绘画的重要理论,对中国绘画的艺术创作、审美原则、艺术风格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构成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根基,因此,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绘画艺术必须从儒、道、佛的视角着手.  相似文献   

2.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体系,它们中的许多精髓都被衍生成中国绘画的重要理论,对中国绘画的艺术创作、审美原则、艺术风格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构成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根基,因此,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绘画艺术必须从儒、道、佛的视角着手。  相似文献   

3.
共情在灾后初期心理重建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满足灾民被理解的需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心理援助关系、有助于灾民的稳定等,心里志愿者在运用共情时要有共情的意识、真诚、尊重、转换角色、保持开放心态、关注非语言信息和恰当的运用绘画技术等。  相似文献   

4.
公安机关肩负着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 ,实现公正执法是民心所向 ,而影响公安机关公正执法的消极心态 ,却严重损害了公安形象 ,降低了执法威信。造成消极执法心态 ,既有内部工作机制上的原因 ,也有外部执法环境和主体自身素质方面的原因。矫治公安民警执法消极心态的对策主要有 :齐之以礼、法 ,提高民警的自身素质 ;束之以绳、规 ,加强民警的执法监督 ;待之以诚、信 ,增强民警的务实作风 ;予之以利、权 ,消除民警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人画家的绘画理论中蕴含了相当丰富的颐养心性的思想,这些思想对当代艺术家以及当代人的精神建设是有较高价值的。中国古代文人画家在艺术创作中虚静的心态及对理想人格执着的追求很值得当代艺术家学习借鉴。同时,中国古代文人画家致力于自由、超脱、自我完善的人格建构的精神,追求本真与自由的人生境界对现代人的人格建设也很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心理是行为的内在基础,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正确有效地应对舆论需要以积极的心理状态为支撑。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因认识不清、能力不足、制度不全而在应对舆论时存有种种不良心态,主要表现为:鸵鸟心态、路人心态、大棒心态、憋足郎中心态和幸运儿心态。对此,一方面,领导干部需要加强学习、提升能力,主动修炼积极心态;另一方面,组织部门要完善制度、加强教育,引导培植积极心态。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部分中青年干部贪嘴、贪财、贪色、贪赃枉法,成为历史罪人.个中原因纷繁复杂,除了外界的客观诱惑、内部的监督不力和某些机制上的弊端外,与他们腐化堕落的心态如膨胀心态、矛盾心态、侥幸心态、霸道心态、消极心态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正确认识、剖析这些腐败心态,是防治和减少中青年干部腐败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佛教题材绘画有着悠久历史。自佛教东渐中土以来,佛教绘画在逐渐中国化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既有过史册称道的辉煌,也有过门前冷落的寂寞。田沧海的画作,给沉寂已久的佛画创作投下了一抹亮色,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启示。也许,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作为"像教"的一种重要形式,佛教绘画进入中国已达两千年之久。这两千年的历史,可大致分为两段:前半段是在中国化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和辉煌,从南北朝之际的"张家样"、"曹家样",到  相似文献   

9.
关注当代工厂青年的个人问题、心态需求及服务的开展,是当代青年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查,当代工厂青年在工作生活环境、社会支持网络、休闲生活、自我概念、教育培训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工业社会工作,调整社会系统功能,开展工厂青年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心态却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不良社会心态迅速滋生,这给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谐干群关系的建立都具有负面的影响。引领、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已经成为一个必须引起各方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对不良社会心态产生的背景、不良社会心态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良好社会心态引领与培育的具体对策,以期对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不良社会心态问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当下很多不良的社会心态其实质都是社会问题,因此社会心态的培育关键是解决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的解决,法治是核心、是关键。因此,我们应该沿着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提供有效保障、着力养成公民法治意识的法治化路径,培育良好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2.
文化向上心态展现为主体对先进文化的选择和创造、对正确的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和追求、对文化理想的坚守和努力。培育文化向上心态既是文化主体自由发展的条件,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前行所依赖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文化向上心态培育既有坚实的社会基础,也面临浮躁、庸俗、颓废、偏执等不良文化心态的冲击。新时代,弘扬中国精神,树立文化理想,开展文化批判,加强文化治理,发展教育与文化事业,抵制错误的文化思潮,纠偏不良的文化心态,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向上心态培育的目标任务和路径系统。  相似文献   

13.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官兵良好心态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心态是一个人人格健全、身心和谐的重要标志,良好的社会心态是一个社会有序运行、和谐康宁的重要条件。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要大力关注军队官兵心态的客观现实情况,通过提升官兵的认知水平,校准官兵的价值追求,净化军营的环境,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和彰显组织的人文关怀等路径,不断纠正官兵的消极不良心态,大力培育官兵的积极心态。  相似文献   

14.
健康的政治心态,是两岸关系良性发展的关键条件之一。心态积极,可以使原本为阻力的因素变成动力;而心态消极,则可能会使原本为动力的因素变成阻力。决策层、思想库、军方、民众,是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要政治力量,其政治心态所呈现出的特征和应达到的标准不尽相同,这是由现阶段两岸关系的性质、特点及各阶层的不同角色决定的。应据此有针对性地加强政治心态优化工作。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进程要求社会从伦理型向法理型过渡转化,而少数民族社会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构筑的,面对转型,在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影响下的少数民族成员产生心理失衡不可避免。然而,以心理失衡反映出来的社会心态(包括政治心态、经济心态、民族心态和宗教心态)一经形成便以一种潜在的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体直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制约着社会系统总体功能的发挥。少数民族社  相似文献   

16.
基层公务员的心态是影响精准扶贫效果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十八大以来大部分基层公务员的心态是积极的,呈现出认同感增强、积极性提高、满意度增加、责任心增强的良好态势。但是,受基层工作性质、考核机制设计、政策限度过大和精准扶贫"内卷化"困境的影响,部分基层公务员也存在一些消极心态,如以"敷衍塞责"的心态面对责任担当、以"疲于应付"的心态对待检查填表、以"急于求成"的心态跟风产业项目、以"消极应考"的心态应付入户评估。为调适这些消极心态,应减少检查,破除扶贫中的形式主义;注重心理,激发基层公务员的内生动力;赏罚分明,建立扶贫责任容错机制;科学评估,完善精准脱贫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培育和谐心态,心态和谐方能自我调适、宽和处世、化解矛盾。当前,社会上存在着牢骚、嫉妒、放纵、贪婪、怨怒等影响社会和谐的不良心态。矫正不良心态,整合价值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本;加强心理疏导、保持心态平衡是关键;加强民主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是保证。  相似文献   

18.
齐鑫 《海南人大》2010,(1):45-45
接待:视上访群众为亲人,接待中坚持做到送上一杯水、一把椅子、一个微笑、一声问候,“四心”即热心相待、用心倾听、细心记录、耐心讲解,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知以法,顺势疏导教育,为群众的不良情绪“减压”,使群众的心态平和,消除社会不稳定隐患因素。  相似文献   

19.
董其昌绘画思想中的"自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渗透了董其昌绘画思想的方方面面,从学画方法到绘画分类以及绘画作品的评价标准,无不以“自然”为重,而这些实际上都是老、庄、玄、禅思想在其绘画思想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了南宋,在取景、构图样式、笔墨精神和意趣追求方面都获得了新的成就,尤其是马远、夏圭把水墨苍劲、意境深远的山水画风发展到了新局面.他们的边角取景、大斧劈皴的绘画技巧,对我国古代绘画水墨技法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对山水画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国美术史上很有独创性的一代画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