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开阔视野     
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首因日前,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共同发布了《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结果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而“缺乏知识和技能”是城乡居民对挣不到钱的一致归因之一。调查显示,城市、小城镇、农村的  相似文献   

2.
《当代广西》2006,(5):56-56
日前。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共同发布了《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结果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而“缺乏知识和技能”是城乡居民对挣不到钱的一致归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莫让老百姓因病致贫 于井子,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护±,“于井子护理小组”组长。“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模”、上海市“十佳护士”。作为医疗工作一线工作者,她对十八大讲的“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印象深刻。化解“看病难、看病贵”是个大问题,需要制度、政策、软硬件都跟上。她亲见一些低保家庭一旦家庭某个成员得了严重的病,看病导致倾家荡产。“因病致贫”的案例说明了我们的某些制度还需要跟上,药学发展也需要跟上,于井子说。  相似文献   

4.
高考状元县“因教返贫”现象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被喻为高考状元县的甘肃会宁“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现象日益严重,演化出一系列矛盾。当务之急,在会宁建立一家专门为考上大学的学生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教育村镇银行方是长效之举  相似文献   

5.
“小病拖,大病挨,重病再往医院抬。”农民看不起病和因病致贫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疾病已成为当前农民致富的最大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宏军 《长白学刊》2010,(2):129-132
"教育致贫"是指由于家庭成员(子女)接受教育而导致家庭经济贫困的社会现象,"教育致贫"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挑战。由于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不合理、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偏差等政策和市场方面的原因,当前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低收入家庭面临"教育致贫"问题。为规避"教育致贫"现象的发生,应加大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下移教育投入的重心,调整教育投入结构,切实增加弱势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改革和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弱势家庭的风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7.
位于豫西南的镇平县是“中国玉雕之乡”“中国地毯之乡”“中国金鱼之乡”“中国玉兰之乡”,还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9341户52789人,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复杂、脱贫难度大。2019年脱贫摘帽后,该县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不摘”要求,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统筹推进“稳脱贫、防返贫、不致贫”各项举措,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对于社会弱势群体来说,“一人患病、全家致贫”,大病重病就象压在肩上的一座大山,难以逾越。4月底,由陵川县委政府部署、县民政局牵头开展的农村贫困人口基本情况谓查工作圆满结束,此次调查共涉及全县12个乡镇,371个行政村225955名农村人口,确定贫困人口23521人,致贫类型依次为:因病致贫  相似文献   

9.
短笛横吹     
《现代领导》2006,(3):41-41
国家建设部:“包工头”将退出历史舞台;黑龙江:国家公务员不得在行业协会兼职;江苏:事业单位“全员聘用”;上海:建立由政府资助的补贴培训个人账户制度;教育医疗成致贫首要因素 自认贫困者比例城市高于农村;去年全国传染病疫情:艾滋病死亡人数升至第三;“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揭榜;2006年最新流行语;学历高的人大脑易患病。  相似文献   

10.
“致富十年功,大病一日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了农村贫困人口不能消除的一个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葫芦岛市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05年年初,龙港区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议案。区政府对此议案高度重视,把认真办理议案工作作为“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社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1.
因病致贫返贫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因素,是挡在小康路上的“拦路虎”.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省因病致贫返贫户51.1万户,占所有贫困户的51.4%.因此,要实现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奋斗目标,就要高度重视和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对此建议: 一、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填平补齐”原则,提高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和临床专科建设;加强远程医疗能力建设,实现城市诊疗资源和咨询服务向贫困县延伸;实施好全国三级医院与贫困县县级医院“一对一”帮扶行动.  相似文献   

12.
“因教致贫”的社会后果及其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教致贫"会带来阶层差异代际继承"、读书无用"示范效应和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等社会后果。目前,由于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不合理、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偏差等政策和市场方面的原因,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低收入家庭面临"因教致贫"问题。为规避"因教致贫"现象的发生,应加大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调整教育投入结构,切实增加弱势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改革和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弱势家庭的风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3.
刘志锋 《人民政坛》2006,(10):16-17
当前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水平低,“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普遍存在,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比较突出。如何解决这一带百普遍性的问题,一直为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所关注。本刊记者就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情况专访了简少玉委员。  相似文献   

14.
预测     
《创造》2006,(1):26-26
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首要原因;去年大学生平均月收入比两年前增加  相似文献   

15.
推行机关报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现全面奔小康目标的重要举措。为把这一实事办实, 好事办好,新泰市人大常委会采取调研、视察、审议等形式,提出意见建议,督促和支持市政府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市政府按照人大建议,坚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原则,在狠抓“新农合”筹资工作的同时,打造坚实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台,强化了乡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新农合”运转监督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在各地开展,广大农民参合积极性非常高。我们可以乐观地估计,实行“新农合”后,广大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有望缓解了。过去那种“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的现象不会再出现了,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事也不会再发生了。“新农合”这一重大的惠民举措,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群众的真切关心,是一项在当前能有效缓解农民看病难的新政,所以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7.
千秋德政     
没有健康,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全面小康。9亿农民的“看病难”、“因病致贫”问题深深地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为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改善乡村卫生医疗条件,积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对贫困农民的医疗救助。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开始在全国推行。为了推进这项造福于亿万百姓的“民心工程”的顺利开展,本刊派出记者赴云南、湖南等地基层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8.
王静  刘振 《中国民政》2012,(9):58-58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民政局采取“看、问、访、算”四字工作法入户调查,了解申请低保家庭的具体困难情况,确保低保审批工作准确无误。一“看”,入户调查时,首先看申请对象的身份证、户口本,了解家庭人口状况,是否有赡养的老人及抚养的子女,子女是否有劳动能力;其次看室内家电摆设,了解家庭经济状况。二“问”,问申请对象的家庭收入情况,了解收入构成;问致贫原因;问子女婚嫁后家庭情况,有无赡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罗洪杰 《广东民政》2011,(1):33-33,36
近年来,汕头市龙湖区高度重视解决贫困群众因病致贫的突出问题,通过“五到位”的工作方法,全力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10年11月,龙湖区受理医疗救助847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382万元:资助低保对象和五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376人次,资助救助金25万元  相似文献   

20.
接到“诤友”谏言之后……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重重地烙在人们的心中,辽宁省农村贫困户中50%是因病致贫,这个消息震动着农工党辽宁省委会领导的心。他们当即组织省卫生防疫站农工党员中的专家进行了专题调查,广泛了解情况,提出大量详实的数据写成书面建议,提交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