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激情犯罪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子贤 《湖湘论坛》2005,18(6):83-85
激情的动力性是激情犯罪产生的根本原因。个体的心理素质存在明显缺陷、心理失衡、不良情绪得不到调节是激情犯罪产生的个体原因;被害人自身的言行、案发现场当时的情境是激情犯罪恶产生的外界原因。激情犯罪可分为突发性激情犯罪和积蓄性激情犯罪,具有突发性和不计后果性、情境性、暴力性和情绪性等特点。预防激情犯罪的主要对策有:加强修养教育,培养良好个性;增强与人为善的教育,减少矛盾的产生;加强人生观教育,树立正确的自尊观;搞好调解、疏导工作,防止矛盾积累;加强自制力教育,克服不良情绪冲动。  相似文献   

2.
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由于会遇到种种矛盾、困难和不顺心,会时常产生不良情绪.那么,如何化解抑郁悲伤、愤怒等损害健康的恶劣情绪?心理学家向您推荐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情绪的含义及多样性的表现,懂得情绪对人的行为和生活的重要作用,掌握调适情绪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在情境中感受情绪的多样  相似文献   

4.
在警察射击教学过程中,射击技术的训练是基础,心理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课程.克服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警察射击训练的主要课程之一.通过情绪调节训练、注意力调节训练、自信心调节训练、意志品质训练、感知能力训练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警察心理障碍,培养警察良好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5.
人人都有情绪,情绪是人的生命力量,没有情绪就没有了工作、学习、生活的激情。但是,当期望与现实之间有较大差距时,当面临始料不及的精神打击时,往往会失去理智的控制,产生一种激烈的愤怒和对立情绪,这就是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自强不息在学习、生活和事业成功中的意义,培养自强的精神。2.以自强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克服依赖心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强者。(二)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培养自强精神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自强能力。(三)知识目标:了解自强的表现、意义,懂得培养自强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自觉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发展高尚志趣,陶冶高雅情趣,争取全面发展。2.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陶冶高雅  相似文献   

8.
<正>心理专家将情绪低落,健忘,兴趣和信心减退等症状称为"情绪感冒"。人们如何消除不良情绪,避免"情绪感冒",不妨做到6个S。Sleeping(睡眠):良好的睡眠可缓解不良情绪,使人精力充沛,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每日定点入睡、睡前喝热牛奶或听轻音乐等习惯有利睡眠。Sport(运动):良好的精神状况离不开健康的身体状态。经常做些快走、慢跑、游泳、爬山、郊游等运动,可帮我们放松肌肉和神经,促进  相似文献   

9.
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纵观全书内容不难看出,本课教材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第一课就提到了意志坚强的要求。第二课讲了调节情绪的内容和目标,也与意志有关,因为不论保持积极的情绪、乐观的精神,还是克服不良情绪,都与人们的意志活动相联。第五课讲能否承受挫折,是对人们意志的考验;第六课讲勇于开拓进取,更需要坚强的意志;以后备课讲到的心理品质的培养,都与意志品质相联系。特别是塑造良好的性格,增强自律能力等,都要求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其他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提高,就失去了基础和动力。所以,无论从初一《思想…  相似文献   

10.
当发现学生面对一些网络事件,乃至网络骂战情绪不佳时,学校管理者可以运用一些情绪管理方法及时调节学生不良情绪,及时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及时地中止网络不良刺激源对学生的继续影响,阻止不良情绪的蔓延、泛化。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的人生追求。2.知识与技能:了解诚信的含义、掌握诚信的基本要求。3.过程与方法:理解诚信与做人的关系,培养诚实守信的实  相似文献   

12.
个体事件发生后,网络上有可能形成正向、理性的社会情绪,也可能形成负向、偏激的社会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极易推动个体事件演变成群体性事件.为了避免这种演变的发生,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首先,要明确责任,加强对网络社会情绪的监测、分析;其次,要多措并举,促进对网络社会情绪的回应与引导;最后,应当建立个体事件平息后...  相似文献   

13.
"有效教学"是指能产生预期结果的教学活动,涉及到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益.效率的关键在于教师把握好分寸,把握住"度";效果则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产生效益,提升学生的思想、文化、身体和心理素质,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4.
课例: 这是初一《思想政治》 “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情绪”一课的教学片段:授课教师把如何培养和保持良好情绪的四个知识点渗透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去感悟、体验。  相似文献   

15.
现实中,语文的研究大多论及教学的艺术,练习涉及的较少。笔者试图通过人性化语文练习来克服语文教育学用分离、学考分离的弊端。并通过练习使文本与生活整合。这样的练习,能够充分引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促使他们能以最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进而实现情感上的"乐学"。  相似文献   

16.
毛翠玲 《青年论坛》2007,(5):126-128
紧张心理是困扰实习教师教学实习的一大难题.本文运用自然观察与试验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体育实习教师紧张心理的特点、规律及产生紧张心理的原因,并提出了克服或减轻实习教师紧张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情绪具有动力性,不良的情绪可能引发违法犯罪行为。情绪型犯罪是指犯罪人在强烈的不良情绪的影响下,直接引起或加速犯罪动机的形成而引发的犯罪行为。情绪型犯罪可分为激情犯罪和应激犯罪。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情绪型犯罪。  相似文献   

18.
1、生物钟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起落有常,这就是生物钟。人体的血压、体温、脉博、心跳、神经的兴奋抑制、激素的分泌等100多种生理活动都要受生物钟规律的支配,从而产生生理活动的高潮和低潮,高潮时期情绪往往比较饱满,工作效率高。而低潮时期情绪比较低落,容易表现出不耐烦等不良情绪反应,办事效率低下,容易出差错。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19.
公安院校教学任务日趋繁重,公安院校专业课程的特点是枯燥、乏味的,有小部分学员表现出消极、松懈、无兴趣,甚至厌学的情绪,这就需要情绪调控。文章阐述了情绪教学的含义以及在专业教学中情绪调控的实施方法,内容包括创设课堂的情绪气氛、与学员建立情感交流的人际关系、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用生理心理学的情绪认知理论和优势中枢理论,研究大学生过激行为的情绪调整原理和方法,对学校思想教育科学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过激行为的情绪调整方法主要有:制怒、合理宣泄不良情绪、适宜的心理需求转移、愉快情绪想象技术、辩证的看待挫折和实现理性的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