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由太行、太岳两区南下干部组成,先后途经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历经万水千山,克服重重困难,于1949年8月11日胜利到达福建建瓯。在长江支队老队员的记忆中,当年太行、太岳老区人民欢送南下干部的热烈感人的场面是终生难忘的。而老区的孩子们在他们的心目中则无疑是这感人场面中的主角。  相似文献   

2.
太行一武夷,永恒成追忆 我的书案上放着一本薄老题写书名的<长江支队回忆录>,封面是层峦叠嶂的巍巍太行山,封底是飘逸秀气的武夷玉女峰.从太行到武夷,铁流6000里,传颂着一段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的不朽故事.全国政协主席、曾任福建省委书记的贾庆林同志在"序"中指出:"长江支队这段历史,是值得回忆、总结、继承和发扬的光荣历史."当2004年元旦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在晋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魁元同志带领下,我随"长江支队采访团"踏上了南下的征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华北太行、太岳两个老解放区中选调出来的4000多名干部组建的解放军长江支队的南下干部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干部一道,解放福建、接管福建、建设福建历史的研究,探讨我党从领导革命、解放全中国,到当家执政、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过程中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为搞好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1949年,4000多名太行、太岳两山革命前辈在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令下,辗转3000多公里,进军福建,解放福建,建设福建.60年来,他们与福建人民生死与共,水乳交融,在八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祖国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了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熠熠闪光的光辉财富-—长江支队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是新中国诞生前夕,中共华北局执行党中央、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部署,从太行、太岳两个老解放区选调4000多名干部组成进军福建的一支干部队伍。1949年4月长江支队干部远离家乡亲人,冒着枪林弹雨,从北到南,踏上了南下的征途。起初党中央把接管沪宁杭地区的任务交给长江支队,后因中央决定提前解放福建,并准备解放台湾,长江支队干部又听从党的召唤,踏上了解放福建、接管福建、建设福建的艰苦历程。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70多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这个诞生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由太行太岳英雄儿女组成的光荣革命群体,承载着随军南下解放福建、接管福建、建设福建的历史使命。长江支队南下福建的历史,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灿烂辉煌的历史画卷中的重要篇章,而长江支队一路南征的学习教育,是贯穿这一篇章的一条红线,它解决了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62年前,我作为长江支队普通的一员,和太行太岳老区4000多名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义无反顾地辞别故土和亲人,冒着天上敌机轰炸、地上散匪骚扰的危险,靠着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为人民奋斗到底的红心,跋山涉水6000余里随军南下福建,在八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是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华北局执行党中央、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部署,从太行、太岳两个老解放区选调4000名干部组成进军福建的一支干部队伍。它组建于1949年初,干1949年8月初到达福建,与三野十兵团10多万人,华东南下干部200多人,上  相似文献   

9.
正1948年底解放战争近尾声之际,为接管、巩固新解放地区政权,支援南方广大新解放区建设,中共中央决定,抽调大批党政干部随军南下。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山西抽调数万名干部南下支援全国解放、接管政权,分别是:太行、太岳抽调4000余名干部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南下福建,晋绥抽调4000余名干部组成西北入川工作团前往四川、西康,晋中区党委和太行区党委为主共抽调3000余名干部组成晋中南下工作团开赴湖南。于是,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是1949年初由太行、太岳革命老区抽调的4000多名优秀干部组成的,成建制接管福建省的一支具有传奇色彩的队伍。"出太行,风华正茂。留八闽,万般辛劳。你什么都不要,只要百姓的安康,孩子的微笑,你坚守了开拓者的高尚情操,留下了长江支队光荣的名号!"这首纪录片《永远的长江支队》的主题曲唱出了70多年前出征的这批长江支队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于9月21日至22日召开了长江支队南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长江支队二大队五中队南下崇安县工作的30多位同志应邀出席会议,中共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书记陈祥龙和武夷山市长张建光等同志在会上讲了话。会后,与会人员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了  相似文献   

12.
朱德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曾率领八路军总部和三师主力,转战山西并指挥华北战役,和山西解放区军民共同度过了长达两年零七个月的峥嵘岁月。为太行精神的孕育和发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朱德指挥华北抗战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太行精神的最初孕育、朱德指挥八路军与华北人民血肉相连的团结精神是太行精神的重要内容、朱德与华北军民顾全抗日大局的奋斗精神是太行精神的拓展发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锐意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影视资料十年浩劫结束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正了历史航向,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一组长江支队老干部的照片经过拨乱反正,长江支队许多老干部重新走上了领导工作岗位。在历史大潮流中,他们更加锐意进取,决心把福建的改革开放伟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建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是许多老同志的强烈要求,也是全省人民的共同心愿。1985年4月30日,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收到福州军区驻闽部队代表团"关于在福州市建立福建省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馆问题"的提案。我作为部队的代表、省人大副主任,认为"全国大多数省人民政府所在地都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福州是我省省会,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  相似文献   

15.
福建革命历史纪念馆外景。 纪念馆内广场。列队走进大厅参观的人群。 向革命先烈敬献鲜花的少先队员。 专注瞻仰“福建将军群星”的新一代青年。 这是一座神圣的历史殿堂! 这是一座耸立在3300万福建人民心中的历史丰碑! 当人民共和国即将走完半个世纪的历程,当我们将要进入21世纪的辉煌时空,回眸历史,回眸我们身后走过的路,谁不思潮澎湃,追忆那群星璀璨的共和国缔造者?!谁不深情怀念那些功勋卓著的革命先辈?! 革命烈士纪念碑叠印: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福州革命烈士纪念碑。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永定、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2,(30):9
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这句贵州人耳熟能详的话语,如今已成为贵州的时代标志。绚烂的精神之花绽放在贵州大地,精神的强大力量正在引领着贵州创造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优异成绩。 贵州大地上,革命先辈曾经以"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大气魄,坚定地走出了"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一九四九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的号召。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军从太行、太岳两个行署抽调一批干部组成了长江支队,随军南下,解放福建。在进入福建前夕,上级就确定长江支队第五大队接管龙溪地区。队伍进到泉州对,上级又决定第五大队第三中队所属的七个小队分成二部分,其中四个小队由蔡良承司志带领,成立海澄县委,准备进入海澄县;另外三个小队由郭丹同志带领,成立东山县委,准备进入东山县。东山县委由三个  相似文献   

18.
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和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前夕,毛泽东发表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为响应党的召唤,由太行、太岳两个老解放区选调4000多名干部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随军南下,解放福建.当时,除地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有些是30岁以上的外,绝大多数干部都是20多岁的青年.我当时只有26岁.忆往昔,记忆犹新,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9.
麦新纪念馆     
《实践》2021,(2):64-64,F0003
麦新纪念馆位于通辽市开鲁县白塔公园内,是一座园林式纪念馆。白塔公园因一座元代佛塔得名,是开鲁大地的标志性建筑,园内树木葱郁、繁花似锦,一座高耸入云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其间。纪念碑南侧就坐落着庄严肃穆的麦新烈士纪念馆,纪念馆是英雄不朽功绩的证明,已成为后人追忆革命历史、振奋民族精神的课堂。  相似文献   

20.
简讯     
《湘潮》1988,(6)
△蔡和森同志纪念馆在双峰开馆。4月17日上午,蔡和森同志纪念馆在蔡和森烈士家乡开馆,同日,蔡和森同志纪念碑(塑像)揭幕。纪念馆和纪念碑位于蔡和森少年时代求学的双峰高等小学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