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深入才溪进行农村社会调查,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科学、严谨的调查方法上。2013年是毛泽东《才溪乡调查》发表80周年,回顾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理论价值,对于新时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1933年11月,毛泽东到中央苏区模范乡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作调查,随后写出名著《才溪乡调查》。这一历史记录与这篇著作,折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苏维埃革命的宏大画卷,树立了一个光荣典范。这一典范不仅是苏维埃政权下的才溪乡,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调查研究与实事求是的典范。本文着重就毛泽东才溪乡调查这一历史场景和《才溪乡调查》作一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福建党史月刊》2013,(14):F0004-F0004
1933年11月下旬,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上杭才溪开展农村调查,撰写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才溪乡调查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为纪念毛泽东才溪乡调查80周年,弘扬才溪乡调查精神,贯彻中央关于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毛泽东《才溪乡调查》发表80周年。日前笔者有机会重返才溪乡,重温《才溪乡调查》,聆听有关毛泽东九赴上杭、三进才溪的故事,愈加感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毛泽东思想经典论述之一,重温经典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1933年11月,毛泽东在福建上杭县才溪乡调查研究,写出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毛泽东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才溪乡这一模范乡的调查,总结苏维埃政府的工作成绩和经验,以此回答在国内革命战争条件下,根据地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能的这一重要问题。才溪乡调查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思想作风,其精神应当永远坚持和发扬。  相似文献   

6.
△1933年,毛泽东戎马倥偬之余,来到福建上杭才溪乡实地调查。他不耻下问,甘当小学生,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调查后,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一文,为我党的调查研究工作树立了光辉典范。《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实》生动展现了当年毛泽东调查的全景,读来不仅让您深受教益,而且特别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7.
1933年11月毛泽东同志开展的才溪乡调查,成为我党历史上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2014年3月2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同志来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上杭县调研指导,在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考察和座谈时,特别指示有关方面要研究并弄清楚关于才溪乡调查的四个基本问题:一是当时的革命背景,毛泽东为什么要搞才溪乡调查?二是毛泽东来才溪乡是怎么搞调查研究的,调查方法是什么?三是通过这次调查研究解决了当时革命的什么问题,结果是怎么运用的?四是我们今天怎么来继承和发扬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精神和作风?要充分挖掘其精神实质和内涵,在讲解词中充分体现,让每一位来瞻仰者受到教育和启迪。福建省委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党史部门深入研究并回答好这四个问题,从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精神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能量,更好地服务中心和大局。为此,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有关党史专家进行专题讨论,形成资政报告。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暨才溪乡调查70周年。毛泽东在福建的伟大革命实践和理论创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刊发《毛泽东在福建的创新实践》,《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实》,意在纪念的同时,更好地继承毛泽东思想这份中华民族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典范。从毛泽东才溪乡调查可以看出,苏区良好干群关系是通过广大干部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相信和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建立深厚感情,关心群众生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官僚主义;以身作则,事事带头,创造一等的工作业绩,发挥模范作用等铸就的。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毛泽东才溪乡调查80周年,弘扬才溪乡调查精神,贯彻中央关于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推进在全党深入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龙岩市委拟于2013年11月在福建省上杭县召开"纪念毛泽东才溪乡调查80周年理论研讨会"。现面向全国公开征集论文。  相似文献   

11.
60年前,毛泽东同志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入我县才溪乡,广泛进行社会调查,并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同年才溪乡获得“中央苏区模范乡”的光荣称号。历史虽已过去60年,但苏区人民的革命精神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磨灭。调查研究,是搞好工作、解决问  相似文献   

12.
《才溪乡调查》的光芒让我们再读一读《才溪乡调查》,感受一下用事实说话的力量。与毛泽东的其他著作相比,它没有统领全局的宏论,有的只是具体和琐细。然而正是这样的具体和琐细,让我们看到一种精神。毛泽东有句名言,革命不是绘画绣花。但我们读了《才溪乡调查》,它对底层群众生活的细致关心,对苏区生产的周密安排,觉得革命也是"绘画绣花"。毛泽东用"绘画绣  相似文献   

13.
《才溪乡调查》是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第三次到才溪苏区调查研究后写下的著名篇章。通过才溪乡调查的历史实践,毛泽东不仅用事实粉碎了左倾机会主义的种种谬论,而且为我们树立了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在才溪乡调查中倡导和运用的一些切实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对我们今天端正调查研究态度,认清国情及决策,贯彻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仍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来源于对最底层劳苦大众的深入社会调查,大量的调查研究的素材和成果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主要来源,特别是1933年的《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更是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民生思想。正由于是以扎实的社会调查为基础,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无论对于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特别是对在全党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的教育实践活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此文既为纪念毛泽东诞生120周年,也为纪念毛泽东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80周年而作。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毛泽东才溪乡调查60周年,重温毛泽东《才溪乡调查》这篇光辉著作,倍感亲切。他从事革命的调查实践和伟大精神,不仅对过去建设革命根据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为什么要写《才溪乡调查》呢?因为:第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和开创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独特的、光明的正确道路,建设和巩固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争取全中国胜利的坚强的前进阵地”;第二、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所取得的经验,脚踏实地地领导广大贫苦农民向封建  相似文献   

16.
《才溪乡调查》系统总结了才溪人民革命斗争和生产生活的实践,是毛泽东同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坚持走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为我们树立了努力践行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光辉典范。重温毛泽东才溪乡调查这段革命实践,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才溪乡调查精神,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牢记为民宗旨,弘扬务实作风,锻造清廉品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进一步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17.
1933年11月,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关注点是苏维埃政权建设中的群众动员。从《才溪乡调查》所记录的模范乡基本情况中可以知道,群众路线是才溪乡在苏维埃政权建设中实现广泛而深刻群众动员的重要经验。主要体现在关心群众生活,注重经济动员配合政治动员,完成苏维埃各项任务;群众选举群众监督建设工农当家作主的苏维埃政权;密切苏维埃与民众的关系,使一切苏维埃工作的执行得着雄厚的力量。坚持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实现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发展目标的群众动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才溪乡调查》等历史篇章示以后人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8.
1933年秋,毛泽东赴福建上杭县才溪乡开展中央苏区农村调查,并写下了《才溪乡调查》一文。才溪乡是中央苏区的"模范乡"。经过土地革命而分到了土地的才溪人民,在苏区地方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很好地解决了党组织建设、苏维埃建设、支援革命战争和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生活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相似文献   

19.
在上杭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里,陈列着一本1934年1月出版的毛泽东著作<才溪乡调查>,出版者是当年苏维埃中央政府出版处处长黄亚光.  相似文献   

20.
在毛泽东同志才溪乡调查75周年之际,重温《才溪乡调查》和才溪人民创建模范乡的经验,令人深受教育和鼓舞。才溪人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以及扩大红军支援前线等方面.创建了光辉的业绩,成为当年中央苏区的模范乡,福建省的第一模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