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937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我党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等与国民党代表顾祝同、贺衷寒、张冲等在西安进行谈判。谈判中,红军改编问题,双方争论得最为激烈。谈判前夕,周恩来向中央提出我党关于红军改编的最初方案:红军改编后的人数可让步为六、七万,编制为四个师,每师三旅六团,约一万五干人,其余的人员编为某路军直属队。关于红军改编后的性质,周恩来提出,军队中党的组织依然存在,拒绝国民党的组织、政训人员来我军,我军自行训练,可实施统一的政训纲领,但不能辱骂和反对共产  相似文献   

2.
一、福建事变前,在与十九路军合作问题上,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以蔡廷锴为首的19路军作为共产党的同路人,从北伐革命起,以其上层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所固有的摇摆性的蹒跚步履,划出一道从与共产党并肩战斗到脱离革命;从充当蒋介石炮灰“围剿”红军到联共反蒋,发动“闽变”的历史轨迹。“9.18”日军进占东三省,使19路军将领尚未泯灭的爱国热情得  相似文献   

3.
《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1期刊登关海庭同志的文章《1933年至1934年期间中共中央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其中谈到:“1933年8月,十九路军派代表陈公培到延平附近的王台会见了彭德怀,受到热情接待,彭向陈重申了中央工农民主政府1月17日提出的三项条件,并给蒋光鼐、蔡廷锴写信,‘告以反蒋抗日大计’,请他们派代表到瑞金,同中共中央进行停战谈判,共同抗日。”但实际上,从1933年7月初一直到1933年9月中旬,正是彭德怀率领红军东方军奉中央之命在福建与十九路军进行激烈战斗之时。在此期间,东方军先是在朋口一带重创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尔后又在闽北的夏道码头及芹山一带给十九路军以沉重的打击,这时双方  相似文献   

4.
1933年11月,蒋光鼐和蔡廷锴等人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为主力发动了抗日反蒋的福建事变。在此前后,共产国际对十九路军与红军的谈判及其协议态度消极;在政治上对福建事变的性质予以了全面否定;军事上没能提出切实有效的援助计划。共产国际的这种态度和立场,导致中共临时中央对事变作出了错误的应对策略,犯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加剧了中央苏区军事形势的危机。  相似文献   

5.
1931年12月14日,进攻江西红军的国民党第26路军,在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的领导下,响应中共“抗日救国”的号召,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参加红军,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对于壮大人民革命力量,打击国民党反动势力,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毛泽东曾高度评价宁都起义,他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说:“再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曾经和19路军一道进攻江西红军的第26路军,不是在1931年12月举行了宁都起义,变成了红军吗?宁都起义的领导者赵博生、董振堂等人成了坚决革命的同志。”1938年在延安和部分宁…  相似文献   

6.
赖国芳 《党史文苑》2006,(11):38-42
1931年12月14日,进攻江西红军的国民党第26路军,在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的领导下,响应中共"抗日救国"的号召,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参加红军,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对于壮大人民革命力量,打击国民党反动势力,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毛泽东曾高度评价宁都起义,他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说:"再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曾经和19路军一道进攻江西红军的第26路军,不是在1931年12月举行了宁都起义,变成了红军吗?宁都起义的领导者赵博生、董振堂等人成了坚决革命的同志."1938年在延安和部分宁都起义的同志合影,他又题词:"以宁都起义的精神,用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  相似文献   

7.
冯晓蔚 《党史纵横》2011,(12):23-27
季振同,1901年5月6日出生于河北省沧县狼儿口村。先在冯玉祥领导的军队里服役,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在蒋介石背叛革命后,所率的二十六路军第七十四旅被派往前线"剿共",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工作下,季振同和二十六路军其他进步军官一起,带领二十六路军在宁都光荣起义加入红军。起义部队改编为红五军后,他任红五军团副...  相似文献   

8.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为解决苏区急需的药品、医疗器械及中央红军机关所需的通讯器材等问题,中央指示在东北军张学良身边工作的中共联络员刘鼎负责采购解决。1936年初,红军与东北军、17路军的统一战线正在秘密形成,双方达成在西安建立红军秘密交通站的协议。刘鼎为交通站做了巧妙设计:它应该是一所医院,这样,大量的医药器材进出就有了方便的借口,容易瞒过特  相似文献   

9.
正朱德、毛泽东于1928年5月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5月25日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这是红军历史上第一支"红军"。1930年6月19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红四军与红三军、红十二军在福建汀州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旋改称红一军团。1930年8月23日,红一军团与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合编组成红一方面军。  相似文献   

10.
1932年4月,毛泽东率领红军东路军入漳,攻占了漳州城。这次战役在中共党史和军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今年是红军东路军入漳80周年,重温这段光辉的历史,将给予我们历史的启迪。一、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苏区发展的有利机遇1931年9月,中央苏区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就在这时,爆发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对日妥协退让,把制止日本侵略的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调停上.日本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到1932年2月,短短4个月时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沦为日本的占领地。  相似文献   

11.
“一·二八”抗战后,蒋介石本打算肢解十九路军,但由于蒋光鼐、蔡廷锴据理力争,加上全国各界强烈声援,才改调十九路军入闽“剿共”。这是一箭双雕的计策.既可以让十九路军削平福建的地方杂牌军队,又使十九路军和红军在拼斗中两败俱伤,蒋介石坐收渔  相似文献   

12.
1933年冬,国民党粤系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时为中共中央负责人的博古从起初赞许与十九路军谈判停战到后来转为排拒,前后态度截然不同,原因何在,文章从客观向主观的方向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3.
抗战爆发前后,国共双方在谈判合作抗日的过程中,曾就陕甘宁中央红军和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的军需补给问题进行了反复谈判。最终国民党方面基本同意了共产党方面提出的在抗战时期中共军队应享有国民党军的同等待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应予中共军队以军械、军服、军费、粮食与一切军用品的接济及兵员的补充意见,并达成了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后,国民党和政府中的一些人反共之心不死,一心希望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战中消耗与削弱自己,  相似文献   

14.
1933年7月1日,中革军委命令以红3军团(暂缺第6师)和红19师组成红军东方军,彭德怀任司令员,滕代远任政委,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率军入闽,并进军永安,留下红军标语"打倒屠杀工农国民……"署有"红军东进军9师27团2营2连(宣)"的落款,红军东进军这一部队番号,是否就是红军东方军?本文经考证,认为红军东进军就是红军东方军。  相似文献   

15.
1933年11月20日,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公开宣布联共反蒋抗日。周恩来作为当时中共中央高级领导人之一,竭力赞成红军援助十九路军,以打破蒋介石  相似文献   

16.
1931年12月14日深夜,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在中共秘密特别支部以及董振堂、赵博生、季振同等人领导下,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从此,董振堂走上了一条不同的人生道路,从一个对中国前途命运感到迷茫的旧军阀,成长为有着坚定革命理想、并为之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红军高级将领。一宁都起义爆发后,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宣布加入红军。  相似文献   

17.
1931年底,赵博生领导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宁都起义,1.7万多将士参加红军。为了对国民党士兵进行教育和整编,当时担任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主席和红军总政委的毛泽东亲自召集李伯钊等同志,批示立即组织  相似文献   

18.
一 1937年2月中旬到7月中旬,中共代表周恩来、博古(秦邦宪)、叶剑英、林伯渠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与国民党代表蒋介石、宋子文、顾祝同、张冲等,就国共合作、红军改编、中共地位及释放“政治犯”等问题进行了多次谈判.双方主要分歧在于,国民党只同意红军编三个师(45000千人),并由他们直接指挥,而中共却不认同.  相似文献   

19.
刘峰 《党史博采》2009,(12):43-44
<正>1933年11月,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等十九路军将领发动福建事变,树起"反蒋抗日"的大旗。其时正是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大规模围剿的时期,中央红军面临着被50万国民党军队合围的巨大压力,如红军借机与十九路军合作,不仅能增加一个重要的盟友,而且将大大加强自身的生存几率,或可顺  相似文献   

20.
30年代的东北,提起"南杨北赵",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南杨"指的是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北赵"就是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