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顺应历史的潮流、时代的呼唤和实践的需要应运而生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提出来的,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面临严峻挑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历史进程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历史的新时期,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把新时期的历史推进到新阶段,因而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是新时期的第一个历史阶段。相应的,作为这个历史进程反映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从产生、逐步展开到走向成熟,形成了完整、科学的思想体系。这一形成发展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邓小平理论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形成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充分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丰富内容和建设途径等一系列问题。   一、建立现代化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期我们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成败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性,认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动力,从而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我们党…  相似文献   

3.
巨人之肩──论毛泽东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作用刘志国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是,...  相似文献   

4.
从1978年12月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大地兴起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最鲜明特征的革命,成就斐然,瞩目于世,其思想理论旗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一、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特点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十四大报告指出: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永葆生命力的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在实践中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建设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理论的发展是和党的建设实践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成功地领导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领导全党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实践中,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他科学分析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种种新变化,立足于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完整的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的视域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方法、主题和本质。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形成过程的分析,不仅能清晰梳理出中国现代化演进的脉络和中国共产党面对时代课题所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还能准确地勾勒出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经纬。  相似文献   

8.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共产党人面临的紧要课题。从逻辑理路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对历史的接续探索,为了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目标指向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更高的社会发展形态。从内容思路来看,要着力实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制度体系的现代化和人自身的现代化,形成一个逻辑自洽的现代化体系。从未来进路来看,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武装、坚实的政治保障、务实的行动纲领和崇高的精神指引,共同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党的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实践诠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深入展开对这一理论体系的研究,无论是对于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还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议,都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从逻辑理路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对历史的接续探索,是为了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是为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最终走向更高的社会发展形态。从内容思路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在先前的实践基础上着力实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制度体系的现代化和人自身的现代化,形成一个逻辑自洽的现代化体系。从未来进路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武装、坚实的政治保障、务实的行动纲领和崇高的精神指引,共同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张晓林 《前线》2012,(10):32-35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而易见,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应该说起步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形成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走向现代化的通途大道,可以简称为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12.
《党建》1996,(Z1)
深刻理解和认真实践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下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是邓小平提出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目标中包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是邓小平的重要思想。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略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宋林太本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初步形成。这是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时期历史...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 ,在设计中国现代化进程时 ,继承传统思想遗产 ,反思历史经验教训 ,立足客观实际国情 ,放眼世界现代化发展大势 ,将民族复兴梦想和民生幸福追求融为一体 ,提出的一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邓小平将其确立为世纪末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目标 ,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并围绕这一目标阐述了一系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 ,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小康社会思想体系。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一、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设计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5.
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描绘整个蓝图,领导这一伟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其政治家的博大胸怀.革命家的战略眼光.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使其成为亿万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指南。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  相似文献   

16.
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因而其理论体系也是紧紧抓住和围绕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中心展开的。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具有明显的时代感和针对性、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这一理论虽然没有关于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专门论著,但是在回答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称邓小平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凸显了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伟大事业作出"基本思路"设计的历史贡献。邓小平在开创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坚持从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和实际出发,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基本设计。其中,最重要的设计有党和国家基本政治路线设计,现代化发展战略设计,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重点设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设计,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设计,对外开放目标、途径及步骤设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目标、途径设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设计,军队现代化建设设计,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设计,实行祖国和平统一的方式设计,党的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设计,等等。历史实践表明,这些基本设计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肖贵清 《前线》2013,(4):9-1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理性、科学性的充分肯定和正确认识,是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一种自觉行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实践基础、文化基础和时代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是党和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思想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需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的观点,我们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李永胜 《求实》2005,(3):34-36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是我们党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它把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 ,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系统整体 ,在深刻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 ,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科学的实践探求,从而成为引领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持续、快速而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