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政府法制》2010,(20):20-20
7月29日,英国一群窃贼试图在夜间溜进伦敦多克兰中心区的一所民宅中行窃,但当他们打开大门的时候,一声高亢而又凄厉的叫声吓坏了这伙窃贼,使窃贼纷纷落荒而逃。这叫声来自屋主俄罗斯人根纳迪养的一只绿毛鹦鹉。  相似文献   

2.
消防兵赞歌     
金晶 《江淮法治》2011,(19):59-59
当大地沉睡的时候,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时刻提高警惕, 闻警出动;  相似文献   

3.
陈云鹏 《检察风云》2011,(19):68-69
有这么一群人,梦想着“等咱有了钱,就买两碗豆浆,喝一碗倒一碗”;也有这么一群人,不断地挑战人生的极限或热衷于作秀;还有这么一群人,过着看似低调平淡的生活,却默默培养着独特的品位或乐善好施去努力回报社会;更有这么一群人,天天忙于对付各类突发事件,或后院失火,  相似文献   

4.
2006年11月13日,我在北京保利剧院看了北京和平里四小的孩子们的演出,他们表演的是一出名为《梦幻成真》的音乐剧。为了能顺利公演,这帮孩子辛辛苦苦排练了长达7个月之久!一群来自普通学校的孩子连唱带跳再说,一点儿不比专业演员差。当时在看的时候我就在心里说:“这些孩子真了不起!”在谢幕的时候,这场音乐剧的策划者、也是我的好朋友卓朱慧敏女士上台谈了她的感受。卓太是一个非常美丽、优雅的香港人,以前在香港她就曾经搞过大型的校园音乐剧。看得出她很兴奋也很激动,我知道让孩子们走向这个舞台一直是她的心愿。最初在有这个想法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母亲这八年     
孩子突然被“抢走”王云家的对面就是北京市重点小学芳草地小学,当初买房子的时候,她决然没有想到,因为这所学校她会与儿子“咫尺天涯”。孩子五岁半的时候,我跟他父亲商量孩子上小学的事情,因为我不是北京户口,需要他父亲给孩子上。孩子的父亲突然提出要让孩子上芳草地小学,说这学校好,又离我家近。这些我当然知道,可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会加班或出差,所以我想让孩子上一所不错的寄宿学校。他口气强硬,说:“必须上芳草地!不然我自己教育。”我一听就火了,我自己独自带大孩子,他几乎不给抚养费,上学的钱我也没问他要,他凭什么做决定?!电话中…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05,(11):41-41
2001年,我的侄女李某经人介绍认识林某,随后两人结婚。因林某身体原因,我的侄女一直未能生育。后经亲戚、朋友的劝说,两人决定收养一个孩子。但在收养孩子的时候,两人并没有根据《收养法》的有关规定办理收养手续。2003年5月,二人因生活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感情出现了破裂,便决定协议离婚.但林某表示不愿负担孩子的扶养费用。请问:这个孩子的抚养费应由谁来承担?  相似文献   

7.
雨山前 《江淮法治》2012,(22):59-59
那一日,偶然读到了老舍先生写的《有了孩子之后》一文,老舍说,没有小孩时,一个人的世界还是未曾发现美洲的时候。小孩是哥伦布,把人带到新大陆去。这个新大陆并不很远,就在熟悉的街上和家里。  相似文献   

8.
《中国公证》2007,(4):55-58
⑤ 冬梅嫂子本来吃得香,睡得着,日子顺,心情好,可自从让叶永彬搅和了那一次后,五脏六腑再也放不平稳了,隐隐约约总觉得有事似的,干什么都心不在焉。你说叶永彬这个傻兄弟讨厌不讨厌,老给人添堵!冬梅嫂子实在耐不住这烦,便约了几个老姐妹活动活动。姐儿几个都是有闲一族,孩子或上了大学,或已经工作,不再拖累人了;老公均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时候;本人工作稳定,使不着,累不坏,收入也不赖。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60后     
《法律与生活》2009,(18):58-58
我曾读过一本日本小说,名为《一个人的巴黎》。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女儿是高中生,正处在叛逆期。和我年轻的时候比,这孩子差远了,一点儿都不可爱。”  相似文献   

10.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一个人获取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采取自觉行为的心理动力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当别人遇到困难或出现过错的时候,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他们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帮助而不是教训。渴望被赏识是人类最本质的需求,而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赏识尤为重要。欣赏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能够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11.
《亲爱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打拐题材"电影,由陈可辛执导,张冀编剧,赵薇、黄渤、佟大为、郝蕾、张译主演。电影讲述了以田文军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寻找孩子以及养育被拐孩子的农村妇女李红琴如何为夺回孩子奋力抗争的故事。田文军和妻子鲁晓娟婚姻破裂,儿子田鹏是二人唯一的连牵。一日,田鹏外出玩耍,一去不返,夫妇二人由此踏上了漫长的寻子之路。在此过程中,他们结识了一群同样失去孩子的父母,大家守望相助,纵使希  相似文献   

12.
约翰的困惑     
在我们的生活中,原则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但是,很多人却轻易地抛弃了原则。抛弃了原则,自然会受到原则的惩处,这个时候,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就只有自己了。约翰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天,他准备好简历以后便去了一家知名企业应聘,经过初试复试的角逐后,他顺利地进人到最后的面试阶段。面试的最后一道题是:有十个孩子在铁轨上玩耍,其中九个孩子都在一条崭新的铁轨上玩儿,只有一个孩子觉得这可能不安全,所以他选择了一条废弃的、锈迹斑斑的铁轨,他的行为遭到了另外九个孩子的嘲笑。  相似文献   

13.
如今,让一群孩子在一起待上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的手机,而非身旁的同龄人。这种现象向我们充分说明,科技的诱惑力对孩子们来说是那么的难以抗拒。  相似文献   

14.
砀山县人尉兴云,今年56岁,20多年前和妻子袁某结婚成家。有过两个孩子之后,尉兴云开始在外地打工,只在年节时候才回家住几天,夫妻两人的感情一直是不温不火的。几年前,他就听到传言说妻子有外遇,对此他也问过妻子.但妻子一口否定。  相似文献   

15.
他们是一群辛勤的园丁,拥有美好的心灵,为了渴求知识的孩子,一生选择了默默耕耘。他们对学生的爱永无止境、不求回报,不管在任何时候心中想到的都是自己心爱的学生。他们虽是一群从事小学教育的人民教师,但在重庆市开州大地上夺目闪光。在他们的心灵中,早已为孩子们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梦想。在老师们的努力下,孩子们的梦里常常是花的绚丽、叶的浓荫、果的芬芳。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奉献,才会使这些孩子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踏实又坚定、灿烂而辉煌!  相似文献   

16.
朱丽亚 《政府法制》2013,(20):47-47
有不少人认为美国人是非常随便的,不羁的,个性张扬的,这实在是一种误读。他们在公共场所对礼仪、对社会秩序的重视远在我们之上。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他们通常不会强调孩子做凡事都只听大人话的应声虫,但会比我们更注重教育孩子对公共秩序、社会准则的遵守。我第一次带儿子牛仔去美国的时候,他只有1岁半。凌晨5时就去赶国际航班,偏偏到了西雅图又是当地的凌晨。当天傍晚,我们和两个美国朋友一起去餐馆吃饭的时候,牛仔突然大哭,怎么哄都不行。我突然想起,因为时差的关系,他肯定是想睡觉了。周遭并没有人抗议,但我们的朋友却皱起了眉头。他请求服务生把我们的食物全都打包带走。  相似文献   

17.
孟亚生 《江淮法治》2011,(12):28-29
孩子是祖国花朵、家庭的未来、父母的希望.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前夕,笔者在江苏一所监狱采访了因为望子成龙心切而失手打死孩子的服刑犯人章勇,一想到因为自己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和无知,竟然失手打死了爱子.他忍不住号啕大哭,捶胸顿足,追悔莫及。  相似文献   

18.
都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而乌鲁木齐未成年劳教所(新疆工读学校)所(校)长肖瑞面对的则是一群特殊的天使们,这个军人出身的所长,用广博而真诚的父爱让这些未成年人重新获得尊严,给这些折翼的天使们插上了心灵的翅膀……  相似文献   

19.
《法律与监督》2006,(6):14-16
近年来,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在为经济建设作贡献的同时,其交由长辈或他人抚养、教育、管理的未成年孩子(以下简称“留守孩子”)违法犯罪的问题也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重庆黔江、巫山、渝北抽样调查的情况看,“留守孩子”违法犯罪在未成年违法犯罪总数中不仅占有较高比例,而且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一现象在农村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叶洪 《西部法苑》2003,(10):46-48
2003年8月,一条新闻在南京迅速流传:年轻的白血病患者张奇为了实现做母亲的愿望,决定冒着生命危险生下肚中的孩子。当女婴呱呱坠地时,一个伟大母亲的形象很快感动了南京的人们。而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女婴的父亲却抱着婴儿消失得无踪无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