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晋林 《传承》2011,(21):12-1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上,建立了参议会"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对于抗日根据地巩固发展和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的建设上,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科学、完整的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成为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对抗日民主政权政权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土地政策与实施,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而进行的成功实践.在整个抗日战争中,陕甘宁边区成为新民主主义类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中国共产党对陕甘宁边区土地问题的正确政策和成功实践是主要原因之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土地政策和实践,是陕甘宁边区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靳连芳 《桂海论丛》2005,21(5):92-94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使民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实现。其时代主题、具体内容和检验标准,对于当前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王云清 《传承》2013,(6):34-35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抗战时期基本的社会经济政策,这是激发广大农民抗日热情的关键。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1942年春季以前,中共山东分局过多强调山东地区的特殊性,加之地主顽固派的消极抵抗,给根据地工作造成了被动局面。在党中央和刘少奇的正确领导下,山东减租减息工作走上了正轨。  相似文献   

5.
妇女与社会政策--论妇女地位在北欧国家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性别角度研究福利国家,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把握妇女和国家社会政策之间复杂联系的方法。这一维度的研究被北欧女权主义学者所发展,它强调妇女对发展福利国家的巨大贡献。然而本研究将考察妇女与国家联系的另一个方面:即国家的社会政策是如何影响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本研究将讨论妇女作为家庭主妇、母亲、配偶和公民的角色,揭示北欧国家社会再生产体系的转型,考察北欧国家的社会政策发展及其如何将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使她们成为社会公民。由此,本研究为思考在中国实现男女平等的现实道路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2013年11月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妇女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利益密切相关。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要兼顾妇女发展,才能使政策尽快落地。为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男女两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创造对妇女发展友好的社会环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就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加大社会服务供给、借鉴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2013年11月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妇女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利益密切相关。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要兼顾妇女发展,才能使政策尽快落地。为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男女两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创造对妇女发展友好的社会环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就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加大社会服务供给、借鉴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是从调整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开启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农村土地制度的巨大链条上,妇女既享有宝贵的制度资源,也受限于政策的性别中立立场;妇女的土地权益既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框架之下得以体现,也为家户所遮蔽。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背景下,充分认识妇女土地权益对于经济发展、基层民主、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促使法律政策倡导下的资源分配做出有利于性别平等的转变,实现"从身份到契约"过程中的男女平等,是重新构建农村妇女经济角色、治理角色、文化角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2013年11月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妇女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利益密切相关。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要兼顾妇女发展,才能使政策尽快落地。为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男女两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创造对妇女发展友好的社会环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就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加大社会服务供给、借鉴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2013年11月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妇女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利益密切相关。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要兼顾妇女发展,才能使政策尽快落地。为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男女两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创造对妇女发展友好的社会环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就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加大社会服务供给、借鉴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2013年11月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妇女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利益密切相关。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要兼顾妇女发展,才能使政策尽快落地。为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男女两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创造对妇女发展友好的社会环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就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加大社会服务供给、借鉴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2013年11月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妇女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利益密切相关。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要兼顾妇女发展,才能使政策尽快落地。为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男女两性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创造对妇女发展友好的社会环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就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加大社会服务供给、借鉴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姜秀花 《中国妇运》2013,(10):15-18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妇女健康作为人类发展的重要资源和重要的人类发展指标,是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公共卫生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的一面镜子。妇女健康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发展目标,它不仅涉及到妇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子孙后代以及整个家庭和社会的总体健康水平。《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充分体现中国政府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本的全面发展理念,将妇女与健康领域由上一个纲要的第四领域调整为第一领域,确立了妇女健康事业的重要地位。纲要提出“保障妇女平等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的妇女健康发展总目标,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7,(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层协商民主建设,要求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在农村基层,妇女往往占常住人口的大半,基层社会治理离不开广大妇女的积极参与,妇女是农村基层生产、生活中的"顶梁柱",也应当成为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主心骨"。组织引导妇女群众开展协商民主议事,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是现实所需,也是妇联组织职责所系。我省2005年起在全省推广妇女议  相似文献   

15.
"党外人士"这一称谓,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来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日、团结、进步的方针,加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1940年3月6日,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指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明确提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并首次使用"党外人士"的称谓,指出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给妇女参政注入活力张小媛改革开放,促使中国政治、经济建设发生了巨大变革,也促使中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家庭诸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深刻变化,而妇女政治地位的变化是最为引人瞩目的,妇女参政已成为社会和,妇女界的热门话题。在谈论这一话题之前...  相似文献   

17.
因婚嫁失地是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过程中困扰农村妇女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其可能的后果之一是使农村妇女由于没有自己名下的土地而在家庭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甚至增加遭受家庭暴力的风险。文章利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农村普遍遵从"从夫居"婚嫁习俗的背景下,在土地承包政策调整不同时期结婚的农村妇女,因婚嫁而失地的比重随时间大幅上升;因婚嫁失地使农村已婚妇女遭受来自丈夫的家庭暴力的风险显著增加。鉴于此,建议对土地承包等相关政策进行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调整,切实维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增强农村妇女的经济赋权,提高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有效降低其遭受家庭暴力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妇女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台湾也不例外。60年代台湾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农业社会解体,初兴工业社会结构逐渐代之而起。急剧的社会变革对妇女的冲击尤其激烈。这是妇女地位真正变革的开端。今天妇女的角色已不再局限于家庭,甚至存社会经济层面亦不再限于附属地位。但是,在妇女越来越多卷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同时,来自家庭的压力,社会的歧视和偏见仍继续妨  相似文献   

19.
"全面两孩"政策的出台是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延长人口红利,推迟老龄社会进程的重大决策。但是有关生育政策调整的研究,却常常忽略作为生育主体的适龄女性的生育意愿和面临的生育焦虑。工作家庭冲突理论认为,生育是影响职业女性职业进程的重要事件。本文以高校青年女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开放二孩政策下,这个特殊的高知群体所面临的生育焦虑。探讨了在社会性别标签下,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对高校青年女教师的不同角色期望,以及工作与家庭之间的边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模糊性对高校女教师群体的双重挤压。与此同时,社会福利制度的变革和母职标准化更加剧了职业女性生育的压力。因此,生育政策的调整要连接其他社会政策,建立以家庭为主的多中心儿童福利供给机制,全面降低生育给职业女性个人带来的性别代价。  相似文献   

20.
"组织起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进行的一次广泛的社会动员。然而动员对象并非简单屈从于"组织起来",其心理发展趋向不尽相同。一方面,消极应对心理蔓延。基层干部群体存在剥削、应付、自私、放任、抵触、漠视等心理;而农民群体则存在应付、怕吃亏、怕"变天"、怕冒尖、太平、散漫等心理。另一方面,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基层干部群体和农民群体随着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方式的改变,产生了倾向于政党政治意图的积极革命心理。通过分析晋西北根据地不同群体心理的发展趋向,以期重新解读历史现场中"组织起来"的复杂相,进而为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