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拓(1912--1966),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文史学家、诗人。1912年2月16日出生于福州道山路一户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初名旭初,学名子健,笔名左海、殷洲、邓云特、马南邦等。其父邓鸥予,是清朝最后一科举人,民国后,在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师,为人开明正直。邓拓从小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2.
趣文翁 《党史纵览》2012,(11):49-50
邓拓——申明开拓抗日救国的抱负邓拓(1912—1966年),乳名旭初、右任,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关白、殷洲、鸥子、晓晶、等。福建福州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代中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邓拓出生时,其祖父为他取乳  相似文献   

3.
由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中共福州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福州市民政局合编的《福州英烈》第三辑于今年三月出版。本辑收入了我国著名作家丁玲同志生前撰写的《胡也频》及邓云写的《回忆我的爸爸邓拓》等回忆文章10篇;介绍朱铭庄、郑长璋、陈亨源等烈  相似文献   

4.
福州别名三山,北有屏山,东南有于山,西南有乌石山。1912年2月6日,居于乌石山下“第一山房”的清末举人邓鸥予喜得贵子,他给孩子起名邓旭初,这便是邓拓的乳名。生长在知书识礼之家,幼年的邓拓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机敏、好学、沉着、朴实,这奠定了他一生的人格基础。  相似文献   

5.
林小波 《前线》2010,(5):69-71
<正>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者,邓拓同志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对如何做好编辑工作留下了大量丰富的论述,尽管邓拓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尽管邓拓的报刊  相似文献   

6.
李栋 《党史博采》2023,(3):57-59
<正>在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和宣传领域,邓拓无疑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邓拓,原名邓子建,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杰出的新闻工作者。1944年5月,由邓拓主编、晋察冀日报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以下简称《毛选》晋察冀版),是中国革命出版史上第一部《毛泽东选集》,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关于《人民日报》第一任总编辑邓拓的评传,传世的已有廖沫沙等所著《忆邓拓》、王必胜《邓拓评传》、张帆《才子邓拓:一位蒙冤者的血泪人生》、李辉《邓拓:文章满纸书生累》、宋连生《邓拓的后十年》)和李玲《书生邓拓》等佳作,为人们反思"文化大革命"提供了镜鉴。但社会学家和思想史研究者遗憾地发现:身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邓拓这个名字都是《前线》杂志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一面旗帜。从1958年到1966年的8年间,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的邓拓同志兼任市委机关刊物《前线》的主编,在他的带领下,《前线》杂志成果辉煌,其中以邓拓、吴晗、廖沫沙为主笔的杂文栏目“三家村札记”曾在全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今年适逢邓拓同志诞辰90周年纪念,我们刊发三位当年在《前线》杂志与邓拓同志共同工作过的老编辑的回忆文章,以缅怀邓拓同志并向他学习,在新的形势下开创《前线》杂志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9.
《北京支部生活》2013,(1):F0002-F0002
邓拓,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福建福州人。新闻家、杂文家、历史学家、诗人、书法家。中共八大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高中毕业,到上海读大学。1930年参加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开始写作活动。1931年-1933年,一面在上海法政大学读书,一面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  相似文献   

10.
邓拓同志离开我们已22年了。对这样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历史学家和诗人,人们将永远怀着深深的思念和敬意。1986年春末夏初,原北京国际广播电台台长、邓拓夫人丁一岚大姐来榕参加邓拓学术思想讨论会。她虽然60多岁了,却仍然神采奕奕,说起活来一口流畅的北京音,使人  相似文献   

11.
邓拓同志原名邓子健,福建省闽侯县人,生于1912年2月26日(阴历正月初九),今年是邓拓同志诞辰75周年。邓拓才华出众、学识渊博,在他的一生中,对党的新闻事业、思想理论和文化艺术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赢得了人们的崇敬。令人痛惜的是,他离去得太早  相似文献   

12.
作为无产阶级新闻宣传家,邓拓一生致力于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旨在考察延安时期邓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这能使我们更准确地确立邓拓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邓拓是我国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在办报过程中,他强调最多的是“实现群众路线,群众观点”。邓拓办报的群众观点包括:始终以“站在群众之中办报”为指导思想;以“群众内容、群众形式、群众写作”改造通讯工作和报道方法;“尽可能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对象”进行社论写作;以“编辑工作无小事”为报纸编辑原则。  相似文献   

14.
作为无产阶级新闻宣传家,邓拓一生致力于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旨在考察延安时期邓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这能使我们更准确地确立邓拓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滹沱河畔订心盟,卷地风沙四野鸣,如此年时如此地,人间长此记深情。 这首名曰《心盟》的小诗,是1942年春天,邓拓和丁一岚在滹沱河畔定下终身誓盟之后,邓拓写给丁一岚的一首充满炽热感情的爱情诗。在邓拓与丁一岚共同生活的20多年时间里,他们不仅有着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战斗生活,而且有着十分感人的“诗书深情”。  相似文献   

16.
在不久前举行的纪念邓拓同志九十诞辰座谈会上,许多邓拓的老战友、老部下都谈到:邓拓同志最关心最爱护同志,他用自己的心血灌溉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党的新闻文化队伍。邓拓同志1958年调来市委后,负责筹备《前线》杂志的出版。那时我们刚从下边调来的几个人都没办过刊物,工作很生疏。他不辞辛劳,手把手地教我们,亲自撰写社论,看原稿、改稿,教我们画版样、做标题,甚至到印刷厂等着看校样,找美术家研究设计封面封底等等。靠了他这个启蒙老师的教、帮、带,我们较快地掌握了编辑业务,刊物也顺利出版。邓拓十分重视编辑部人员的政治…  相似文献   

17.
钱理文 《前线》2012,(3):33-35
今年是邓拓同志诞辰100周年。从1958年到1966年的8年间,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的邓拓同志曾兼任市委机关刊物《前线》杂志的主编,邓拓这个名字就成为前线人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8.
邓拓同志是我国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回忆和学习他的模范作风,对于我们切实转变作风、端正学风、改进文风,增强走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近日,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邓拓女儿、北京市卫生局原巡视员、国务院参事邓小虹。  相似文献   

19.
“卅四年前喜识君,夜阑杯酒共论文。春风紫塞张家口,结伴还乡哈尔滨”。这是1979年9月5日,中共北京市委为邓拓同志举行追悼会时,著名作家肖军写的挽邓拓诗。这首诗既抒发了肖老的胸臆,也道出了邓拓与张家口的关系。 邓拓,原名邓子健,笔名马南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事变后,邓拓同志受党组织派遣到晋察冀边区工作。先后担任《抗敌报》编辑部主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1945年抗战胜利后,邓拓率领报社的同志从阜平来到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同年9月,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在  相似文献   

20.
邓拓,是我国现代的一位在史学、哲学、文学、新闻学上都有很深造诣,博才多学的无产阶级战士。收来病骨归闽苑莫对清江看冷枫邓拓原名邓子健,1912年2月26日出生在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