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就是通过我国和周边国家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构建区域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为亚洲国家探寻区域一体化和区域治理机制绘制蓝图,符合各方根本利益,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潜力。这对福建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应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尤其是东盟在各个层面的合作,争取在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9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东盟时又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一带一路"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战略构想,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深化我国对外开放、促进我国区域经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指出: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  相似文献   

4.
唐瑭 《唯实》2018,(5):17-20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并于同年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在2017年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面对全球治理的挑战,"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正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性标志,是中国同外国经贸文化交流往来的海上通道。东南亚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当前,中国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致力于睦邻友好、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党中央高瞻远瞩,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东盟国家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重大的战略构想和战略决策,对于深化区域合  相似文献   

6.
郎艳林 《当代贵州》2014,(26):23-25
正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与东盟的开放合作、共同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前景十分广阔。"教育交流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东盟关系未来发展的基础。目前每年近20万人次的留学生交流,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基础。"9月1日至5日,第七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举行,  相似文献   

7.
<正>杨宏云:2013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同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加快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当前,福建  相似文献   

8.
胡利琴 《世纪桥》2015,(4):89-91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一战略构想,继承了古代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友好往来传统,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广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有悠久的对外贸易历史和深厚的对外文化交流底蕴,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在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排头兵作用。  相似文献   

9.
海洋是国家的重要领土和战略资源,也是世界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蓝色伙伴关系“”海洋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讲话,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海洋治理话语权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海洋治理话语权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海洋治理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体现了中国在以中国智慧与中国方式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同时又是提升中国海洋治理话语权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0.
海洋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重要空间和平台,海洋治理也成为学术界乃至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是海洋国际合作的战略支点。海洋治理既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重要内容,也是核心区的基本保障和发展动力,对于打造蓝色经济引擎、推进区域海洋合作、维护海洋权益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我们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洋治理的理念滞后,推进缓慢。文章从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洋治理的内涵与目标出发,系统剖析了海洋治理地位与主要问题,从海洋治理困境的问题导向出发,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要全面提升海洋治理能力、创新治理体制机制、发挥海洋智库作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洋治理网络中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为扩大与各国各地区共同利益的重大战略,也是建设开放型新经济体制的重要措施。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不仅可以增进中国与各国人民之间的感情,而且可以体现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尤其是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可将中国和东南亚等国家的海洋城市与港口联接起来,通过海上的互联互通、以及港口城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再次明确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对福建而言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使命与责任重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3年来扎实推进,目前面临内外部环境变化、区域竞争加剧、多目标实现的复杂性等挑战。文章在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文献综述基础上,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三大目标定位;并从取得成效、面临挑战、策略分析等考察中,探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蓝色合作的可行路径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求是》2014,(17)
<正>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顺应大势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承贯古今、连接中外、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支持。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和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要抓住机遇、主动融入,发挥优势、积极作为,为建设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做出积极贡献。一、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着眼世界大局、面向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古代海上丝  相似文献   

14.
《北京支部生活》2014,(1):10-12
3月,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首站选择俄罗斯,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阶段;6月,中美两国元首在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开启中美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新时期。一年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出访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国家,阐述“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强调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发出建设丝调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盟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龙头作用,加强跨省区、跨国合作,  相似文献   

16.
<正>陈俊艺: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这是对福建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为扩大与各国各地区共同利益做出的重大决策,是站在历史高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     
《实践》2015,(7)
<正>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又在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提出了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变化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长远战略布局,是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东盟一体化建设的日趋成熟和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战略的提出,闽台经贸合作迎来历史新机遇.闽台经济合作发展的动力取决于两岸的理性选择、区位优势、经济互补和政策力量等四个要素,福建省必须结合当前历史新时期新机遇,未雨绸缪,掌握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经历了两次转向。第一次转向是从实现关系正常化到多领域合作,可谓“利益共同体”;第二次转向是基于共有利益,并将双方前途与命运联系在一起,可谓“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应对全球治理危机的中国方案,也是推动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助力器。然而,信任不足等现实因素成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挑战。对此,需突破固有思维,从观念入手,重视认同对国家行为的影响,以社会互动为框架,构建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