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省十分重视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把它作为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了年度民生考核指标.去年全省新建(重建)农村困难群众住房6500户,维修7000户,各级投入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资金2.85亿元.今年省财政继续安排1亿元,用于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目前,全省大部分地区完成了救助对象的审批确认,已开工建设住房5088套.  相似文献   

2.
2007年以来,山东省微山县连续5年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工作,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得到明显改善,有力促进了民生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何忠 《广东民政》2010,(3):23-24
社会建设,民生为重。低保救助是国家为特困家庭构筑的生活保障“安全网”,是保障贫困家庭基本生活的民生政策。近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低保救助工作,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的衣食冷暖,及时调整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目前,全市低保救助对象为22.9万人,基本实现农村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困难群众应保尽保。梅州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树立“民生为重”和“小财政办大民生”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邹城市政府连续五年把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工程列为年度为民所办的十件实事之一,该市民政局将其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内容和民政干部包保专班重点工程建设项目。2007年启动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工程以来,截至2011年底,该市已累计投入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资金3384万元,完成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2540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浙江省慈溪市不断加大社会救助力度,2006年全面启动了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改造工作。一年来,通过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完成了年度住房救助任务。全市共救助农村困难群众新建(拆建)房屋676户828间16376平方米,修建房屋482户1286间46492平方米,扩建房屋10户15间302平方米,置换房屋4户6间  相似文献   

6.
2007年,山东省济宁市启动了"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安居工程",并连续5年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好十件实事之一。5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5亿元,其中市、县级政府财政投入资金2.1亿元,完成16107户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任务,新建住房49891间、91万平方米,基本实现消灭农村土坯危房的工作目标。原农村居住危房的困难群众住有所居、安居乐业,无不感谢党和政府的关爱,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7.
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是指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资建立基金,对患病的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众给予医疗费用补助的救助制度。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是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最困难群体的基本医疗保障,是最后保命的"底线",彰显公平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加强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关系构建和谐河东的大局。区政协把加强困难群众救助作为常委会议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协商议政的重点课题之一,专门成立课题组,历时三个月开展了专题调研。在深入调研、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召开常委会议进行了专题协商,就进一步加强我区困难群众救助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政》2010,(7):62-62
山东省广饶县民政局积极开展城乡困难群众门诊费医疗救助工作。此次医疗救助共救助城乡困难群众237人.救助金额138万元.目前救助资金已全部发到困难户手中。  相似文献   

10.
2009年4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出台了《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决定》1+15文件,在广东率先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该区从社会救助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关系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人手,整合救助资源,规范救助行为,加大救助力度,建立和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法律、慈善、突发事件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解决辖区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1.
《广东民政》2011,(4):29-31
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坚持以健全体制机制为支撑、以创新社会救助方式为重点、以优化整合社会资源为核心,逐步建立了“政府救助为主导、社会救助为辅助、其他救助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2.
刘志锋 《人民政坛》2006,(10):16-17
当前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水平低,“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普遍存在,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比较突出。如何解决这一带百普遍性的问题,一直为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所关注。本刊记者就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情况专访了简少玉委员。  相似文献   

13.
《广东民政》2008,(10):30-31
近年来,仁化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为目标,强化管理,创新机制,逐步形成了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为基础,与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衔接配套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全力打造阳光救助、诚信救助、公平救助,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中央部委督查组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4.
2月10日下午,云安县召开全县民政工作会议,提出2009年全县民政工作将着重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夯实民生保障基础。提高低保和五保补助标准,将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加快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灾害应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15.
改革现行的医疗救助办法,变事后救助为主为事前救助、事中救助、事后救助相结合,确保更多的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得到医疗救助。日前,泸州市政府在下发的《关于加强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文件里,进一步传达出该市党委、政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政》2006,(11):62-63
河南省项城市出台《项城市城市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暂行)》,明确规定将为患急性心肌梗塞、恶性肿瘤、尿毒症、重要器官移植手术等29种大病、重病的城市困难群众提供医疗救助。从2006年7月1目起,全面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并通过财政预算、社会捐助等渠道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基金,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相似文献   

17.
短讯     
《中国民政》2012,(1):60-62
社会救助和灾害应急救援 为妥善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规范临时性救助工作,河南省许昌市民政局、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许昌市临时救助暂行办法的通知》,建立临时救助制度。(赵刘尊杨文超)  相似文献   

18.
<正>社会救助是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推进的一项民生工程,是维护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一项系统工程。进一步完善规范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救助制度的社会功能,对于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意义重大。去年召开的"全国救灾救助工作会议",对近年来我国社会救助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一年多来,我们的工作情况如何,有哪些进展,有什么经验,存在什么问题,下一步的着力点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对困难群众的长效帮扶机制,从2006年起,新疆阿勒泰地区探索性地开展了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着力建设一个各级政府主导、社会积极参与、政策法规完善、资金保障落实、组织网络健全,覆盖城乡困难群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提出:在我国要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 “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医疗权益,提高困难群众健康水平,实现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如何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这些年来,我省在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方面,深入开展了调查研究,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无不交口称赞。但仍然存在救助面窄、标准偏低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